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对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的培养探讨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下)1期   作者:石龙胜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作为一门生物科学

        石龙胜
        陕西省商南县高级中学 7263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作为一门生物科学,高中生物也在综合素质与学科核心素养方面越来越受到重视。学习生物不仅是为了了解生命科学的奥秘,更是为了将生物知识有效地应用于实践之中,为地球上的生命造福。为了培养高精尖的生物人才,在基础学科教学方面教师也需要转变教学思路,掌握生命观念的培养方法,将生物教学核心观念中的生命观念融入到日常教学中。本文也将就此话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生命观念;培养
前言:
        随着现代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很多教师也开始注重学生三观方面的培养。尤其是理科教学过程中,由于理科相关知识涉及到与人类生命科学有关的很多内容,更需要教师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多多注意引导,让学生从学习中探索生命的自然力量,发现生命的宝贵之处,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课堂教学融入生命观念相关内容,培养学生生命观
        在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很多教师习惯了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情感态度的培养。然而,生物这门学科中蕴含着很多生命观念的哲理,为了培养更为全面的生物学科人才,教师也需要就生命观这方面进行着重培养。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就生命观念的问题与学生进行讲解和讨论。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这一节知识时,除了对基因突变产生的原因以及其影响进行基础知识的讲解之外,教师还需要将本节课的知识上升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层面对学生进行道德方面的熏陶。比如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看到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的有利影响,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为学生展示一些成功的医学案例,让学生明白能够巧妙地利用这种高精尖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一些医学难题,为人类做贡献。然而,基因技术也需要从反面来进行思考。在讲课过程中,教师也需要把基因技术的失败案例与其带来的重大影响进行更详细的阐释,向学生明确基因技术给人类乃至整个地球带来的影响并不仅仅是好的。这种技术如果没有得到妥善的利用,在影响生物多样性以及自然生态平衡方面都会带来一些不可逆的消极影响,这不仅不利于地球生命的可持续,更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部分物种,甚至人类自己的健康生存。


        通过在课堂讲解的过程中融入生命观念的相关内容,教师需要向学生明确技术的发展与创新需要得到妥善的利用,作为一个生物学者绝对不能滥用生物技术,学习生物是为了给全人类做贡献,更好地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将这种价值观传递给学生之后,学生的生命观念也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强,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引起学生对于生物科学的思考,探寻生物科学对生命影响的真相。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引导其深入思考,培养更加积极正向的三观。
二、课堂进行案例模拟,在体验中树立生命观念
        高中生物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理论性较强的知识,不仅需要学生大量记忆,更要求教师重点讲解。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容易出现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情况,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生命理念,提高学科素养,教师在正式讲课过程中也可以开展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知识进行实际案例的模拟,让学生在案例体验过程中树立生命观念。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二《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全班同学开展一个小型的教学活动。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可以邀请一名志愿者同学坐在讲台上假装病人,此时教师可以将提前准备好的便利贴拿出来,在纸上写下该同学所患的虚拟病症。经过学习,学生对抗生素如何在实际应用中合理使用,会有一些基础把握。
        而为了提高学生对抗生素的认识,教师则可以在课堂活动中设计专门的病例,在便利贴上写下“发烧”、“咳嗽”等不同的症状,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抗生素,以及使用方法。在课堂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室也可以对同学们进行积极提问,让学生回答对于不同情况的症状应该如何应对。当活动结束时,教师也需要引导学生反思抗生素的使用,会对人体带来怎样的影响。明确在一定程度上抗生素的使用虽然可以快速缓解病症,但是对人体造成的影响也是不能忽视的。因此,身为一名生物科学的探索者,考虑到抗生素的问题时学生应当养成思考多种因素和多种情况的思维习惯,树立严格的生命观念,更好地将课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案例中。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综合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总结:
        生物教学除了理论知识的教学外,还需要更加注重综合素质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了帮助高中生更好地发展以及具备未来在社会中发展的能力和要求,具备核心素养就特别重要。因为其具有综合性、发展性和终身性,所以教师需要更加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只有养成好的核心素养"生命观念",才能解决目前的素质教育对于学生的羁绊,使学生有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党巍.生命观念在高中生物教学的渗透策略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28):20.
[2]谢丽珍.多种途径促进高中生物教学"生命观念"达成的研究[J].科学咨询,2020,(39):1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