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下)1期   作者:陈慧君
[导读] 为迎合新时代教学思想,加大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陈慧君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龙溪中学  广东博罗  516121
        摘要:为迎合新时代教学思想,加大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新课程改革中强调,要基于核心素养下开展信息技术课堂,不仅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也要在此基础上加强学生计算思维,提高学生信息意识,彻底贯彻信息责任与数字化学习能力,实现初中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应用策略
        近几年来,信息技术在我国占领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对其的着重发展,能够有效地促进各行各业的发展,从而全面提升了国内经济水平。除此之外,掌握信息技术也已经成为了判断一个人能力高低的重要根据之一,因此,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是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根据有效的数据可知,对于小学阶段与中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来说,应该要“因地制宜”,在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之后,再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并且,中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一、游戏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1、给教师带来的优势
        首先,要想使教材与游戏有效融合,教师就需要深人研究分析教材,结合教材内容去考虑和选择合适的游戏,要考虑适用的游戏是知识类还是技能类、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游戏、游戏应该哪个环节应用等。通过这个过程,有效提升教师对教材的筛选、分析、总结及应用的能力。其次,在课堂教学的实践环节中,难免会发生一些突发状况,这就需要教师做出快速反应正确引导学生并解决发生的问题,而课后还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教师的应变能力,引导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并且会在学生反馈中总结教学经验。
        2、给学生带来的优势
        首先,利用游戏化教学方式符合初中生心理发展的需求,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融人游戏化教学方式,体现了寓教于乐的特点,在满足学生身心需求、与人交往、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去发现和挑战自我。学生在游戏化的学习中保持了高涨的热情,激发兴趣这一块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他们在愉悦的学习环境中,没有压力地自主探索,避免了单调的被动学习状态。
        其次,游戏化教学能够提升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教学关键,而其中包含了信息技能。利用信息技术课程自身所具备的实践特性,结合教学内容和目标,设计丰富的游戏活动,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实践能力就得到了锻炼。
二、游戏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游戏引导,培养兴趣
        课堂导人环节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初中阶段的学生大多都喜欢计算机游戏,但是当面对复杂深奥的计算机知识时,却产生畏难的心理,主要是因为信息技术相关知识较为深奥,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

信息技术课程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仍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势必会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造成影响,久而久之失去学习的兴趣,产生消极的情绪,课堂教学的效率也无法提升。因此,开展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时,借助游戏进行课程的导人,不仅能够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全身心地投人到学习当中。
        比如,在Power Point超链接的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触发学生学习动机,使其更加深人地掌握基础知识,可以根据知识内容设计走迷宫的游戏:即在迷宫游戏中,学生跟随鼠标指示灯穿梭迷宫,在穿梭的过程中不能碰到里面的障碍物,一旦碰到则触发相应的超链接,那么界面会直接弹出失效的链接,游戏结束。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借助该游戏,组织学生根据掌握的内容自主设计相关游戏。学生在开展自主设计的过程中,会与教师或者同伴进行设计相关知识点的分析和探讨,明确在游戏设计中需要的页面数量,确定每个幻灯片的具体内容。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游戏的方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然后安排他们自主设计掌握迷宫的组成,学生在开展设计时就有了相关的依据。当学生产生了学习的兴趣之后,教师再指导学生对超链接知识、模式等知识的学习,进而提高教学的时效性。
        2、巧抓学生的好胜心,促进技能训练提升
        信息技术课程重视实践操作,知识的掌握基本要靠学生实践操作训练完成,更需要在学生的实践中不断提升。而没有目标的实践操作非常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易被调动。因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以游戏化模式进行,学生希望通过反复练习,达到自己预定的目的,练习的过程中也带着期盼,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学习的效果也会提升。研究表明,有目标和结果追求的技能训练,效果远远高于普通训练,学生的反复操作带有目的性,会自觉记住每一次操作的流程,以期望尽快达到预期教学值。同时,初中学生的年龄较小,显得活泼、好动,一种机械的训练会显得无趣。但初中学生又有很强的争强好胜的心理,几乎都喜欢游戏,教师如果将教学训练与游戏结合,学生训练模式的趣味性就会增加,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就会提升。
        比如,以学习Excel图表制作内容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制作一张班级测试成绩表,并尝试进行成绩分析,成绩分析活动奖励用时最短,且结果最准确的学生,现场颁发相应的奖品。学生学习制作的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学习的效果就会得到提升。教师开展游戏化的活动要以提升学习效果为目的,最好组织学生相互观摩学习,并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准确评价。然后,学生能够找到差距,并有信心不断提升。
        三、结语
        作为一种服务于学生的教学方法,游戏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应以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以教学内容出发,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合理融入而不是照搬硬套。现阶段社会各界对我国信息教育尤为关注,教师应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并不断完善自身教学措施,利用多元化因素,构建丰富有趣的游戏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参与信息技术教学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信息意识、信息应用能力,为我国数学化经济建设以及社会需求的信息人才提供有效帮助。
        参考文献:
[1]陈莉,舒洁.用游戏丰富初中信息技术课堂[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24):58-59.
[2]蔡青云.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游戏化[J].电脑迷,2018,(36):1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