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辉
三门县浦坝港镇沿赤初级中学 317108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育越来越注重初中老师的讲课方式,鼓励初中老师在课堂中实施开放式教学。开放式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在讲课过程中是以学生为主体,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占有更大的主动权。尤其是在初中科学课堂中,更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篇论文将主要针对在初中科学课堂中实施开放式教学进行一些简单的探究。
【关键词】初中 科学课堂 实施 开放式教学
【正文】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老师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在科学课堂的教学方法中老师应更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更大的自主权。在开放式教学中老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把握课堂,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初中科学知识。初中科学课堂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所以老师在科学课堂上更应该以开放的方式进行教学。
一、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现阶段的中国,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于此同时教育发展也进入到了关键的时期。由于老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导致现在我国的一些老师仍然以传统的课堂形式进行,老师在课堂上才是课堂的把握者和主导者,学生只是被动的进行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非常低下,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于九年级马上要步入高中的学生。只有让他们真正的对科学感兴趣才可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开放式教学的重要性
2.1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开放式教学中老师会选择使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其中不仅包括在课堂上的开放教学,还渗透到学生的课下开放式教学,像老师给学生留的开放式家庭作业。在老师多种多样开放式的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开放式的科学课堂上找到学习的乐趣。
2.2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科学课堂本来就是要培养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在科学课堂上学生应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进行学习。开放式教学有利于让学生在开发的环境中形成创新性思维,让学生可以更大胆的进行讨论和思考。在开放式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中进行学习,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进行思考,在开放的环境中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如何实施开放式教学
3.1制定开发的教学目标
由于每个学生和每个学生的学习程度和理解能力不同,所以老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开放的教学目标。这样可以考虑到每个学生,让学生可以接受到更多的知识。
例如:老师在讲“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时,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知道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让学生知道一些简单的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由于学生的学习程度和理解程度不同,所以老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以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基础,在学生可以接受的教学目标上提高一点难度,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会区别一些有机物和无机物,老师在讲这节课的时候可以通过问学生一些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这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积极地思考。这节课学习的难点是让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有机物性质,老师在讲这节课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学生提问一些问题。像对于一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可以提问一些简单有机物的性质,也可以提问一些就在我们身边的有机物的性质,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让学生在科学课堂上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制定开放的教学目标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在开放的教学目标中老师会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制定多种教学方案,在多种教学目标中包含了每个学生,老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要考虑到每一位学生。科学老师在课堂上讲课有时会面对学生的一些提问,所以老师在课前也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以便回答学生的问题。
3.2合理利用开放式的教学资源
科学课本只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一部分,学生还需要借助更多的课外资源进行学习,科学实验室也是学习科学知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科学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大自然,所以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时要回归自然,在大自然中寻找科学的真谛。
例如:学生在学习“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时,老师可以利用开放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讲课。这节课主要学习的内容包括物质的变化、物质的酸碱性、常见的酸碱、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变化等。老师在讲这节课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教学的例子,像老师在讲常见的酸碱时,老师可以在讲课前,问学生一些简单的问题,像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酸碱有哪些?学生是怎样判断出来的?这些问题学生只要回归生活就可以找出答案,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老师在讲物质的变化时可以带领学生上实验室做一些有趣的实验,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像学习《物质的变化》时,这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让学生观察物质发生的变化,让学生知道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先说一些一直变化的物质,然后让学生判断一下这样的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在讲这节课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在实验室中学习更多的知识,像铁在高温下融化变成铁水是什么发生了变化,让学生观察硫酸铜发生的变化。通过正确的实验步骤在最后会让学生发现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在加热后会变成白色的固体,遇水后又会变成蓝色的。通过开放的科学教学资源让学生可以多方面的学习科学,观察科学现象。
3.3布置开放的课后作业
老师在布置作业时应更注重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而不是学生完成作业的量。科学的课堂作业应该是让学生去大自然发现更多有趣的知识,而不是只是让学生简单的通过完成练习册和一些卷子来完成科学课后作业。老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一些科学现象写一些自己的科学感悟,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有趣的小实验。科学作业的本质不是让学生简单的完成作业任务,而是让学生通过作业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科学作业中可以收获到更多的知识。
【结束语】开放式的科学课堂是时代发展的产物,老师利用更多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学习到更多有趣的科学知识,让学生进行更加有效的学习。老师在进行开放式课堂时要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在形形色色的教学方法中找到最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徐翠.在初中科学课堂中实施开放式教学[J].知识文库,2019(12):138.
[2]霍忠海.在初中物理课堂中实施开放式教学[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S1):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