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雪伟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石坝中学 516153
摘要: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缺陷来说,就应在考虑各项基础要求条件下制定合理优化策略,使得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符合新课改要求,避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出现问题,确保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水平有所提高。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来说,必须强化各项优化策略在其中应用力度,并在各项策略支持下提升学生道德与法治知识学习效果,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水平。鉴于此,本文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道德与法治作为初中阶段的重点学习科目,是中考的重要考查方向。而在如今,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推行,这一学科的意义已经不仅仅是实现对学生相应知识内容的有效掌握了,更重要的是教师要能通过有效教学过程的开展达成对学生有效德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而在如今的教学中,其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都使得其教学效果受到了影响,而为了实现对教学的有效突破,达成对学生的有效发展,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要能采用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学设计的低效性
这一点主要显示在一些教师的教学设计之上。其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并没有对教材进行有效的研究,其关于教学流程的设计只是按照自己的教学经验而来,其忽视了对学生当前学情的分析,这就造成了教学设计的低效性。且也有教师在教学中选择的教学案例过于老旧,无法适应现在“00后”学生的现实生活。
2、教师教学方法的低效性
在如今仍有一些教师秉持过去知识性教学的理念,其在教学中仍将知识点的教学作为教学的第一内容,基于此,其在进行教学时往往会使用传统教学中的理论讲授法进行教学。而这样的教学方法设计使得学生的作用被弱化,教学的趣味性也较差。
3、并没有重视预习教学的设计
教师在教学中没有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在教学设计中往往不会强调预习的重要性,即使让学生进行预习,也只是简单的安排了任务,而没有给予学生有效的辅助,这使得预习的有效性比较差。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1、微课激发兴趣
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的教学中为促进学生高效学习,可将微课加以科学化运用,通过这一新的教学方式的应用,这对激发学生知识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有着良好的作用。微课的应用能将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形象化动画式的呈现出来,方便了学生理解学习,也能为学生学习知识提供丰富的素材,作为高效的教学方式这对促进学生可持续学习发展有着积极作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当中在微课的应用下为学生呈现学习的内容,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形式,学生在学习中一也能产生新鲜感。
例如,课程教学中教师在讲述“我与集体共成长”的知识内容时候,教师在微课的教学技术应用下开展教学活动,明确学生学习的内容,从整体上提升学生学习的质量水平,这就能为促进学生良好学习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教学当中通过为学生呈现相应的学习素材,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为学生播放相应的视频内容,促进学生从视频当中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如在拔河比赛的活动中,班级间的比拼,班级中的每个成员都成为了凝结力量的要素,通过让学生在观看这一视频内容下,就能促进学生从中体验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的学习要点,有助于让学生在实际学习中能够提升自我认知。
2、创设学习情境
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开展相应教学初始阶段,学生可能会因为自身政治思想和法治意识薄弱而出现问题,造成教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水平下降,相关教学与法治社会建设之间差距越来越明显。基于此,必须强化学生对新闻资料和实时热点关注力度,并结合各项新闻资料和时事热点开展拓展教学,从而优化相应教学效果,使得教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问题得到有效处理。当然利用真实可靠的新闻资料开展教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还可以在各类新闻资料和时事热点支持下创设合理学习情境,使得学生在标准化情境支持下深入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同时还应强化各项典型案例在教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价值,提升教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说服力,继而促使学生按照相关情境主题表现深入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有效改善教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问题。
例如,在学习“维护秩序”一课时,教师可以从实际生活出发引入与“秩序”相关的新闻资料和实时热点,并在实际案例支持下开展相应教学。有效提升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从而避免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受到自身固有思维干扰。彰显新闻资料和时事热点在教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应用价值,确保相关教学在短时间内得到全面优化。
3、结合生活实际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以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进行,通过真实的案例使学生获得更加具体、形象的认知效果。当然,老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对生活中的场景进行展示,使得学生可以很快地融入生活化场景当中,通过真实生活所展现的教学内容来对学习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知,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另外,也可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得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进行学习,把道德与法治相关内容充分地融入生活中,从而使得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进行生活化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道德实践来强化初中生的思想道德与法治意识。
例如,在对“生命的思考”这一内容有着重要的意义,需要老师进行深入教学,因此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对革命英雄人物相关事迹具有充分的了解,以此来感受生命的价值,懂得珍爱生命爱护自己。通过生活化教学和活动实践,不仅能够丰富教学资源,还可以帮助学生收获课本之外的知识和内涵。
三、结语
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而言,应借助合理措施对相关教学展开全面优化,有效改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继而彰显各项策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作用效果,使得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融入各项教学氛围当中。同时还应保证教师对各项优化策略有所了解,并在各项优化策略支持下调整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模式,并在学生全面参与条件下开展相应教学。
参考文献:
[1]康国平.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7,(11):7.
[2]周瑜.试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C].//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2017年专题研讨会论文集.2017:605-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