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课堂教学中学生自律性的教育与培养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下)1期   作者: 吴兆富
[导读] 各个教师是班级中的关键角色,

        吴兆富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第四中学     525200
        摘要:各个教师是班级中的关键角色,对于班级学生的教育以及班级管理的有效开展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正面的影响。而中学生正是学生处于青春期的时期,做某些事情的时候缺乏一定的自律性,因此只有各个教师充分发挥角色作用,通过有效科学的策略来引导学生加强自律性才能够引导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本文主要围绕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的自律性的教育展开分析,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效率。
关键词:课堂教学;中学生;自律性;措施
        新课标改革内容中明确指出中学教学需要推动学生的综合发展与健康成长,提高其综合素质与个人水平。在中学教学工作中,各个任课教师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并且各个教师作为班级的核心人物有责任、有义务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班级管理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个人能力,加强学生的自律性。教师们在制定培养学生自律性的措施的时候需要结合新时期教学目标与教学条件选择培养学生,同时还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做到严格管理与课堂教育相互结合,不但需要拓展学生的知识,还需要培养中学生严格的纪律意识与良好的班风,从而创设优良的班级管理氛围,推动新时期教学改革的落实。
一、激发学生们学习积极性       
        新时代多学科视角下,教师们应当注重培养学生们各方面的能力,加强学生课堂自律性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所有科目的学习当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对这门科目的学习兴趣,喜欢这门科目之后自己才能主动的去学习,才能够提升自己的自律性。大部分的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都会遇到一定的问题,因此大多数人对某一科目的学习没有浓厚的兴趣就不会自己主动的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部分科目对学生们的能力要求较高,需要学生们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也不能采用新型的教学方式教学,大部分教师采用的仍旧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为此,教师在讲课时应当重点关注同学们对学习的热情程度,努力使学生爱上学习。
二、引导学生接触新技术、新平台???
        将来的文盲,不是缺少知识的人,而是不懂得如何自主学习的人。

新时期学生课堂自律的能力是学生们的必备能力之一,因此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以此来促进学生们养成良好的自律的学习习惯,更好的促进学生未来的健康发展。教师在此过程中应当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的特点,为学生打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也应意识到如今的学生是在信息技术盛行背景下长大的,所以这些学生不但应拥有信息技术时代的生活方式,更应该拥有信息技术时代的思考与学习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自律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应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们科学正确的认识并学习新兴的信息技术和媒体,让学生可以在电脑、手机等设备上通过以微信、微课等方式进行独立主动的学习,以此来提升学生们的学习质量与效率,促进学生们自主协作能力的提升,加强学生自律性的培养。
三、创新教学方式
        在现阶段教学过程中,教师们要进一步注重学生们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加强学生自律性的培养,积极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提高学生们的听课效率,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加强学生们的学习能力。教师们要适当的舍弃传统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够体现出学生们的主体作用,从而会让学生们在学习的时候感到厌烦,同时还不能够培养学生的能力,不利于学生自律性的培养。因此,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应当积极的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能够让学生们的学习更加高效,还能够使课堂学习氛围更加活跃。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的提高能够有助于促进同学们思考能力的提高,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讲课的时候积极鼓励同学们进行思考,课下为同学们推荐相关的资料,让同学们进行学习,以此来扩充学生们的知识面,促进学生们全面发展。
四、优化管理明确奖惩
??在对中学生进行教学管理中,大多数学校由于对学生的奖惩不明确而导致实际管理效率较差,从而严重影响整体的校园环境,使得学生自律性较差。所以学校在进行学生自律性培养的时候不但需要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还需要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优化。在具体措施的实施过程中中学学校应将实际问题作为导向,以此为依据来制定合理科学的规定与制度。大多数中学生都具备一定的好奇心且缺乏一定的控制力与明辨是非的能力,并且自律性较差,因此常常会出现一些错误,却并未受到严格的奖惩处罚,导致学生无法充分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也就不会及时进行改正。因此学校应设立出严格且明确的奖惩制度,并组织学生们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学习,让学生明确奖惩制度。明确奖惩制度不但能够规范学生的行为,惩罚学生的错误行为,给学校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还可以激励学生的正确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与综合能力,加强学生自律性的培养。结束语
    总而言之,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自律性的培养,加强学生积极性的提升,以此来促使学生学习效率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1996.
[2]陈寒,周国韬.自我效能感和归因的自我调节之理论背景及研究现状,教育科学,199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