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满
深圳市西乡中学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结合STEAM 理念和跳绳运动的特点,从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的长远目标和创造学校特色教育要求出发,对跳绳课程做了大胆的改革与尝试,研究了跳绳运动以及其他学科如语文、数学、物理、美术、音乐、美术学科的特点并设计了跳绳与它们的相应的融合课程,希望借此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综合能力,为培养新世纪的综合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打基础。
关键词:STEAM教育理念;跳绳;发展;综合能力
STEAM教育最早与上个世纪兴起于美国,而我国则在2007年开始引入STEAM教育。STEAM教育理念的核心在于在于整合各学科知识,将学生置于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强调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展示学科间的整合,并以学生为中心,帮助学生整合所学知识并将综合运用,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合作意识以及综合运用能力。
1、实践研究背景
1.1当前的课程体系与现状的要求:我国中学教育课程的主要体系采用的是分科课程,教育缺乏整合性使得学生所学的知识处于高度碎片化状态,学生不理解知识间的关系,知识就不能综合运用,而缺乏现实和实践性,使得学生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长期处于“休眠”状态,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的困惑也会越来越深,知识和学习对学生而言究竟有什么意义。我们体育学科的教学更是表现明显: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体育与其他科目的交集少之又少,体育课与语文、数学等学科基本上都是不“搭界”的,更别说美术、音乐等艺术学科和物理和化学等自然学科的参与了,许多学生一提到体育第一反应就是苦和累,更别提什么创造性了。因此,教育需要找到一种方法,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跨学科思考的思维能力和习惯。STEAM 教育蕴含跨学科思想,强调在解决问题中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不仅弥补了传统教育的缺陷,而且 STEAM 理念与我国当前教育理念革新、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的理念不谋而合。
1.2从跳绳单个项目本身的特点来看:同时具备健身性、娱乐性、观赏性以及竞技性,而且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对场地的要求以及对参与人员的技术要求均不高,灵活性很高,可以说老少皆宜。在笔者所在的城市很多中小学校都将跳绳作为自己的特色项目进行推广,基本上做到了“一人一绳”、“一生一绳”。 另外又因其为体育中考科目之一,在初中学校广受学生欢迎。但同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练习手段过于单一以及单纯追求结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难以调动,而在课程中如何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是一个难题。
因此,结合STEAM 理念和跳绳运动的特点,从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的长远目标和创造学校特色教育要求出发,我校体育课组对跳绳课程做了大胆的改革与尝试,研究跳绳运动以及其他学科特点并设计了相应的融合课程,并在实践前期取得不错的效果。现我们将具体研究的内容以及研究的实施步骤加以小结,以飨读者,供大家交流和探讨。
2、具体研究的内容
在学生练习跳绳的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如何融入相应的素质能力以及如何整合这些素质能力,例如:在练习的初期,我们可以让了解跳绳运动的起源、特点、作用、在本区校的发展情况以及掌握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撰写学习方案和研究报告的能力来来提升学生们的语文素养;也可以让物理老师来讲述跳绳是如何正确发力的,甚至是学生自己尝试手腕和手臂等部位发力的不同,从科学角度去分析事物的本质原因,进而提升他们的科学兴趣;练习的中期如何结合音乐来提升跳绳时的节奏感及速度—培养艺术感和创新能力;学生练习和掌握跳绳技术的过程中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来制作PPT、短视频、微课堂等帮助自己改进动作以及其他需要提高的同学---需要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学生就是在这样的一节节的与不同学科的练习过程中不断地、潜移默化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进而达到我们的目标。
3、研究实施步骤
对跳绳课的实践研究分四个步骤:
第一步,制作调查问卷对学校学生和老师分别进行关于跳绳以及STEAM教育理念调查与研究,确定课程的主题;
第二步,与其他学科教学进行创新融合,设计相应的课程内容,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表(表一)。
表一 科目融合进度表
融合科目 内容及要求 能力训练
语文 1.了解跳绳运动的起源、特点、作用、在本区校的发展情况等;2.能将收集到的资料以故事、报告、手抄报、微视频等形式展示;3. 能根据实际情况对我校跳绳运动的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 ,或者为自己如何学好跳绳做好计划和安排 掌握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撰写学习方案和研究报告的能力;学习运用多种形式展示研究成果组织参与小组合作探究能力
劳技 1.了解跳绳的结构组成以及材料;
2.能够自己制作跳绳的手柄以及跳绳并展示 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如何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
物理、
数学 1.了解跳绳时的发力原理、手腕与手臂发力的不同以及如何发力做到最省力和最有效率;2.了解在通过不同部位、姿势发力时跳绳通过头顶和脚底时的运动轨迹,分析导致“死绳”的多种原因 掌握处理信息的能力,从科学角度去分析事物的本质原因
音乐 1. 搜集跳绳相关的音乐 , 掌握跳绳音乐的节奏特点;2. 能根据跳绳音乐的快慢和节奏不同进行跳绳节奏的调整;3.结合跳绳音乐自编跳绳小套路 发展学生音乐的节奏感;展示自己的创作以及创新能力
体育 1.学习跳绳基本动作;2. 学习一套跳绳的动作套路 , 能完整地将套路动作展现出来;3. 能对跳绳套路的动作进行改良与创新,以小组形式展示出来 发展身体素质和提高体能;创新能力;小组合作探究以及展示能力
信息
技术 1.收集与跳绳相关的视频、电子文档、PPT等;2.录制跳绳相关的小视频或者电子文档;3.制作微课或者微视频并上传,纠正跳绳的错误动作或者宣传小组合作的成果 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通过互联网来自我提升和发展
第三步,分科目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按照第二步的时间安排和相关科目的教师合作,逐步开展相应的活动。在开展活动之前做好相关的工作计划,准备好相关的场地、工具和器材,保证每项活动安全有序的开展。在活动过程中或者结束后及时记录活动的过程和心得体会,为下一次活动的开展做好准备和打好基础。
第四步,在教学过程中收集相关材料汇编成册并在期末或者期中进行成果展示,并结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总结和修订,为更好的上好后阶段的课程做准备。
参考文献:
[1] 董宏建,胡贤钰.我国STEAM教育的研究分析及未来展望[J].现代教育技术,2017 (9)
[2] 胡畔,蒋家傅,陈子超.我国STEAM教育发展的现实困难与对策[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9)
[3] 王桂娇.《中国STEAM教育发展报告》发布[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7(4)
[4] 翁聪尔.美国STEAM教师的培养及其启示[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5
[5] 梁健霞 ,丁艳安.“多彩醒狮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J].文化交流,20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