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慧琼
广东省东莞市石排镇中心小学 523000
摘 要:习作作为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在此背景下,如何提升新课改下学生的习作能力已成为当下语文教师重点研究课题。经过一系列实践教学研究发现,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凸显学生个性化特点,带领学生往心灵深处走,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自改习作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为培养和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供保障。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个性化习作;自改能力
所谓的习作自改,就是引导学生不断进行思考、修正,使得学生的习作内容逐渐趋于完美。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习作的认识也会由肤浅逐渐走向深刻,使得学生的习作思维得到有效激发,增强学生个体对习作的感悟,逐步走向其心灵深处,掌握习作的技巧,实现个性化习作目标。基于此,也就需要语文教师能够认识到个性化自改习作的意义,并能够通过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自改习作兴趣,使得学生的习作水平得到真正地提升。
一、引导学生个性化自改习作的意义
在传统习作教学中,学生会将写完的作文上交,然后由语文教师进行统一修改,最后返回到学生手中进行更正。大量教学实践表明,该种方式虽然能够确保“修改”一步到位,但是却与新课改需求不符,没有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呈现出来,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
在此基础上,相关教育人员进行了实践研究,发现由教师进行习作修改转变为学生自改,不但能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使得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大幅度提升[1]。
在引导学生个性化自改习作的过程中,学生会由被动习作转变为主动习作,教师能够据此看到学生的文字水平,以及学生的习作思维,为设计后续习作教学方案提供依据。
另外,教师所进行的习作修改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对于一些文字功底差的学生而言,这种习作教学方式很难接受;而学生进行习作自改是一个自下而上的提升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习作能力会逐步提升,学生更容易接受。
二、引导学生个性化自改习作的方式
(一)对学生个性化自改习作的兴趣进行激发
在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自改习作的过程中,需要语文教师能够从学生的兴趣着手,促使学生能够对习作自改产生兴趣,愿意敞开心扉进行自我修改,将“要我改”转变为“我要改”,进而使得学生的习作内容逐渐完善,学生的习作水平逐步提升[2]。关于对学生个性化自改习作兴趣进行激发的方式,本文给出了两点建议:
1.利用故事刺激自改兴趣
学生今天所读的书籍,也是这些文学巨匠们在不断自改后形成的。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自改习作兴趣,语文教师就可以向学生讲述这些文学巨匠们的自改故事,使得学生能够明白自改是反复修改,不能一蹴而就,文学巨匠都需要不断自改,更何况初入语文学科的自己,以此帮助学生树立自改信心,推动后续自改习作教学活动的开展。
例如,文学巨匠海明威在写《永别了,武器》最后一章节时,自改了39遍才满意;在写《老人与海》这本小说时,自己将手稿整整读了200遍才敲定……语文教师通过这些故事,不但能够让学生意识到自改的重要性,同时也能够促使其端正自改态度,使得自改能力得到逐步深化。
2.利用竞争刺激自改兴趣
语文教师还可以利用竞争刺激学生的自改兴趣,使得学生品尝到自改的乐趣,逐步爱上自改。
例如,语文教师可以将学生自改后的习作内容进行展示,或投递到校园广播站,并对其进行表扬。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能够增强学生自改信心,同时也能够刺激其他学生的竞争意识,学生们会为了凸显自己而认真完成习作自改任务,使其逐渐认识到习作自改所带来的欢乐,不仅仅是得到表扬的喜悦感,同时还有作品逐渐趋于完美的满足感[3]。
(二)对学生个性化自改习作的方式进行创新
1.在感悟揣摩中进行自改
在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自改习作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感悟揣摩中进行自改,以此使得学生的习作内容更加丰富,有内涵。
例如,在进行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习作:有你,真好》这节习作教学时,有个学生叙述了一件与好友分别的故事,习作中写道:“与朋友分离的那天,我记得是下雨天,我对她说,我要走了,有你的日子,真好。”这样的描写过于平淡,无法引起读者的共鸣。这时语文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感悟揣摩,让学生想象要好朋友离开时的心情,指点其是否能够借用雨天将当时心情呈现出来……
在语文教师的提点下,学生将习作内容改为:“与朋友分离的那天,窗外的雨下得正起劲,看不清雨丝,只觉得四周都是灰蒙蒙的雨帘,到处都是湿淋淋的,我对她说,我要走了,谢谢你温暖了我从前的时光。”这样的自改,不仅丰富了习作内容,同时也将学生的情感巧妙融入其中,给人一种“万千情感,尽在不言中”的美感。
2.在探究反思中进行自改
在引导学生进行习作自改的过程中,还需要语文教师能够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反思来实现习作自改目标。
例如,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语文教师可以对学生教材文本内容的结构、优秀语句等进行分析,为学生进行习作自改提供素材。其次,语文教师还可以找一些较为典型的文章,让学生进行集中探讨和修改,并在修改后进行自我反思,使其自改能力得到逐步提升[4]。
结束语:
要想通过习作教学促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真正提升,就需要语文教师能够重视自改习作在习作教学中的意义,并能够参考上述自改习作教学措施,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得学生的自改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进而使得学生的习作内容更具个性化,真正地有感而生,更具灵性,最终使得学生的习作水平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魏琴.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J]. 考试周刊,2021,(09):8-9.
[2]王高梅. 如何提高小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J]. 作文成功之路,2020,(39):51.
[3]胡小琴. 指导写法、初评修改、互评互改、自改提升——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四步曲[J]. 中华少年,2019,(36):265+267.
[4]袁志希. 激发自改兴趣 培养自改能力[J]. 名师在线,2019,(22):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