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育兴趣激发与探究激励的有效方法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下)1期   作者:刘敏
[导读] 在小学时期,小学生对于周围世界有着很强大探究欲和好奇心,

        刘敏
        滨州市沾化区富国街道城南小学    256800。
        摘要:在小学时期,小学生对于周围世界有着很强大探究欲和好奇心,他们普遍喜欢开口询问、爱动脑筋、勤于思考。在这个时期是培养他们科学兴趣、发展科学探索、体验科学过程的重要的教育阶段。对于老师来说,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是激发小学生进行科学学习和积极探究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育;兴趣激发;探究
        新课标是贯彻素质教育理念的改革,要实施素质教育,就要以学生为主体,而要让学生处于主体位置,就必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小学的科学学科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能把学生带入奇异的科学天地,让他们乐此不疲。老师要善于运用激发和探究激励的教学方式,激发小学生的探究和好奇之心,让他们全身心投入科学的探究学习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为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 把握时机,务实激发科学兴趣
        学生在进行科学活动时,也不是所有的活动都立刻让他们产生兴趣,然后就开始进行积极主动地探究的。所以老师要引导他们,让学生慢慢产生间接的兴趣,并要把这些间接兴趣转化为学生直接的兴趣,让他们对某些科学事物与活动的兴趣迁移到探究活动里来[1]。例如,进行探究“火山和地震”时,先播放地震与火山的情形,向学生提供一些必要的相关材料,让他们对这些感性材料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再进行对比、分析、概括、综合出来地球内部的真实情况。运用种种间接兴趣来培养直接兴趣,达到激励所有学生都对科学探究产生兴趣的目的。
        兴趣广泛的人特点是会在平常里关注各方面的知识。很多科学家都具有很渊博的知识,这和他们广泛的兴趣有关系。例如,学生进行哺乳动物探究时,他们都只对小狗、小兔感兴趣,对其他哺乳动物就不那么高的兴趣。为了让学生对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感兴趣,老师可以选取很多哺乳动物的趣事与生活习性的视频资料,播放给学生观看。由于受到科学探究的气氛影响和启发,学生不仅仅喜欢小兔、小狗,也开始喜欢上所有的哺乳动物。这就是通过科学探究让狭窄的兴趣转变成广泛的兴趣,让学生有了更广泛的知识面。
        需要注意的是,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对于学习兴趣很不稳定,往往兴趣持续的时间热烈却又短暂。老师在课堂教学时要运用直观、形象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探究兴趣,这样既保持他们思维的连贯性,有利于进行深层次科学探究,又磨炼他们的坚韧不拔性格品质,以后无论遇到什么问题和困难都能克服[2]。
二 寻找有效手段进行有效的科学探索
        小学生对于事物的认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这样就会使之逐步内化,使得思维能力得到提升。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探究本身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老师要为学生创造条件,指导他们进行动手操作探究。

科学教材里的教学活动都是鼓励学生自己寻找活动所需的材料以及发放,放手让他们进行探索、实践[3]。例如,进行“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科学探究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找一些材料,造一艘可以在水上浮起来的小船,无论是纸制的、木制的还是金属制的,只要能在水上浮起来的船体就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来研究浮力的相关的知识。
        在学生进行探究和学习知识的基础上,要引导他们根据事物个性特性而产生新的信息,拓展自身的思维,让他们对科学探索有了更深更广的认识。例如,在进行“空气与燃烧”探究时,灭火及燃烧知识的实践应用,让学生阐述灭火原理与灭火方法时,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不但可以发现多样式的灭火方法,还能对灭火原理进行多个角度的探究和分析,对其中的可能性进行取舍与判断。通过这样以结论为依据的探究能让学生思维发散,聪明的才智得以发挥,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 创建各种情景,培养创新人才
        在科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发现古人所未发现,疑问前人所未疑问,同时也要教会他们问难质疑的方法。学生只有知道如何质疑、会问难、善于发现问题,才能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全力以赴主动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4]。老师在科学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踊跃发言,让他们能够在自身所见的范围内发现更多生动有趣的科学探究的问题,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去分析和加以解决。要重视让学生思考的广、思考的深、思考的新,激发他们探索求新的意识。对于学生有时不能回答或解决的问题,老师不要即时给出答案,让他们展开交流讨论,最后解决问题。这样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也让他们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在进行科学探究时,要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不停地产生认知冲突,这样能激励他们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掌握科学的方法来挑战未知事物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设置问题情境就能让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索,自行解决问题。例如,进行“物体热胀冷缩”科学探究时,进行热喷泉的实验,让烧瓶里红色的水从一个玻璃细管口喷射出来,好像红色的喷泉一般,让学生感到特别惊奇。受这样场景的刺激,学生就会产生“为什么要向烧瓶里放热水才能促使这种现象的发生?”、“烧瓶里红色的水为什么能从玻璃管中喷射出来?”等等疑问,他们的探究问题的愿望就会产生,随后就主动进入探究阶段,把探究活动引向深入。
结束语:综上所述,把握时机,务实激发科学兴趣;寻找有效手段进行有效的科学探索;创建各种情景,培养创新人才,通过实施有效的激励手段,能充分激发小学生探究科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唤醒他们的聪明才智,培养他们创新能力和精神,为未来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向林.小学科学教育兴趣激发与探究激励的有效方法[J].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英文),2020,003(002):P.132-134
[2]黄婷婷.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教育有效策略探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000(043):37
[3]张春艳.激励探究体验评价——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有效性例谈[J].考试周刊,2018,000(031):7,62
[4]王周翔.小学科学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000(00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