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龙
南安市註礼小学,福建 泉州362331
摘要:在当前新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下,作业在巩固学生课程知识、检查学生认知不足以及指导教学计划制定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但与此同时,面对繁重的家庭作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断被消减,整体教学质量难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成就。为此秉承着“校本教学”理念进行家庭作业的设计,是现阶段授课教师改善当前教育教学现状的重要战略手段。本文主要对小学数学校本化作业的提升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校本化作业;提升方法
前言:
与小学其它基础课程相比,数学课程由于对学生逻辑思维和空间思维有着较高要求,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度也相对较高。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家庭作业设计时,普遍采取“题海战术”,在增加学生学习负荷的同时,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也被严重消减。为从根本上改善当前教育教学现状,对小学数学校本化作业的提升方式进行深入探讨,是保护小学生学习健康心理塑造的重要手段。
一、新形势下小学数学校本化作业的提升方法剖析
(一)因人而异,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作业设计
众所周知,小学教育阶段中,学生个体化差异比较明显,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不同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掌握度和理解度,存在一定差距。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而言,教师安排统一难度的家庭作业,对于他们而言不仅会降低学生完成作业的主动性,甚至还会使学生丧失学习信心,长此以往对于学生自身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在当前“校本教学”理念的深化下,为从根本上规避上述问题的发生,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家庭作业设计过程中,需制定适合学生自身的特色化家庭作业,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的同时,显著的提高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能力。目前,为确保“小学数学校本化作业”实践效益的最大化发挥,教师需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在全面掌握学生基本学情和对数学作业期待的基础上,制定适合的校本作业,以期增强他们的成就感、愉悦感。
例如,在进行《小数除法》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与学生沟通交流可知,学生对数学作业的期待大多数是“减少作业数量”,少部分学生则是认为“家庭作业应该直指知识盲区”,因此,教师需综合学生建议并考虑学生对家庭作业的需求,对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家庭作业内容,以此确保作业发挥最大的功效。
(二)丰富作业内容和形式,增强学生的主动性
面对繁重的家庭作业,学生往往对其采取拒绝的态度,尤其是面对千篇一律的作业形式和作业内容时,抵触情绪会持续加重,对于后期教学工作的开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为从根本上改善当前教育教学现状,在进行家庭校本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对作业形式和内容进行不断优化和丰富,由此在激发学生主动性的基础上,确保校本作业实践效益的最大化。经大量调研数据分析可知,现阶段学生对于作业抵触情绪较为严重化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家庭作业形式内容的传统化。因此,为确保“校本作业”使用效益的最大化发挥,教师需对校本作业形式和内容设计进行不断优化,并通过设计层次分明的数学作业难度供学生选择。
例如,在进行《长方体和正方体》课程教学过程中,为巩固学生课程知识,在进行家庭校本作业布置过程中,教师可设计不同形式的作业类型,供不同学生进行选择。比如,设计基础题来考察学生对基础概念的掌握和理解程度;设计动手操作作业来深化学生对于几何知识的理解,并对其思维认知进行延伸;设计游戏化作业内容来弥补家庭作业的枯燥乏味。通过对家庭作业形式和内容进行不断优化,为学生设计多元化的家庭作业,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内容,在确保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的基础上,改善学生被动完成作业的局面。
(三)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督体系,对校本作业设计进行监督
伴随教育教学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深化,学生家庭作业繁重现象受到了教育部门的高度关注。为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为确保“校本作业”设计的合理性,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督体系,对校本作业设计进行监督现已迫在眉睫。相比传统家庭作业而言,校本作业在进行设计时由于组织和准备工作的复杂化,为规避教师违规设计行为的发生,教育机构需专门设置一个监督队伍,由具备一定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教师担任,在对各小学数学教师“校本作业”设计监督和检查过程中,针对违规行为进行严惩,由此在规范数学教育工作者教学行为的同时,确保“校本作业”使用效益的最大化发挥[2]。除此之外为确保“校本作业”设计监督工作的有效落实,教育机构除了建立专业监督队伍外,还可以通过开设学生监督渠道,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形式针对教师违规行为进行检举,由此为“校本化作业”改革口号落到实处打下坚实基础。
结论:
总之,在当前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下,为减轻学生家庭作业压力,确保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在家庭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需秉承着“校本教学”理念,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编制有效的数学校本作业,不断创新作业表现形式和作业内容,让不同层次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内容,从而消除学生抵触作业练习的心理,让学生从此主动完成家庭作业。
参考文献:
[1]杨小惠.浅谈小学数学校本作业的编制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01):129-130.
[2]黄丽兰.优化校本作业设计落实轻负提效的实验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10):17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