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干预学生学习倦怠的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下)1期   作者:张文华
[导读]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环境下,学生在高年级的语文学习中容易出现学习倦怠的现象是非常正常的

        张文华
        漳州市平和县育英小学  363700
        摘要: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环境下,学生在高年级的语文学习中容易出现学习倦怠的现象是非常正常的。教师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只有干预和解决学生学习倦怠的现象,才能提升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在小学高年级语文的教学中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去干预和解决学生学习倦怠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技术;学习倦怠;高年级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学生在小学高年级的学习中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甚至是学生恐惧学习,厌恶学习。很多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没有重视学生学习倦怠的现象,此外,教师发现学生有倦怠学习的现象又没有想方设法地去改善或者是解决学生倦怠学习的问题。因此,教师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首先要去发现学生倦怠学习的原因,然后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探寻相关的解决方案。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
        (一)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得到激发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的教学中,很多学生因为不适用高年级的语文教学内容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的相关问题,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很容易出现学习倦怠的现象。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师的教学中得不到激发,教师的教学效率也就得不到提升,那么,学生出现学习倦怠的现象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此外,我认为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导致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出现学习倦怠的现象是与教师的教学有关的,教师在教学中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是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利用相关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学生在教学中会感到枯燥无味,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学习倦怠的现象。
        (二)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
        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因为教学任务越来越重的原因,使教师不再像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一样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所以,很多教师在高年级语文的教学中主要利用的教学方法就是讲授法,并且在教学中教师只注重讲授教学相关的教学内容,没有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就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长此以往,学生永远在高年级的小学语文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自然学生逐渐就会出现学习倦怠的现象。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干预学生学习倦怠的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术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对于学生在小学高年级语文的学习中是极其重要的,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想方设法地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相关的信息技术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小学高年级语文的教学中,我认为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小学高年级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在新课导入阶段利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创设相关的语文情境,通过多媒体开展情境教学活动,首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在教学课文、古诗等相关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来向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或者音频,使学生在有声的教学环境下学习相关的知识点。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式可以有效缓和紧张的课堂教学氛围,也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时可以直观地了解相关知识点的背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等等。既促进了高年级语文教学的发展,也在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在布置相关的作业时,教师大可不必利用传统的作业布置方法,即要求学生将相关作业要求抄写在笔记本上。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社交软件等方法布置作业。
        (二)利用信息技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分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可以利用电脑程序随机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避免学生出现拉帮结伙的现象。其次,教师在利用电脑程序随机对学生进行分组之后,在教学中教师提出相关的问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向学生展示,进而要求学生在小组中互相讨论,互相学习,通过学生在小组中自主探究学习探寻问题的答案,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后,教师还可以利用社交软件使每个小组中的成员可以在课后达成有效交流学习的目的。因为,在传统的分组教学方法中,学生的分组合作学习主要是在课堂中完成的,在课后,因为学生的距离较远,无法有效开展分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活动。而教师就可以利用社交软件使组员们建立联系。教师布置作业的时候,可以布置一些需要分组合作学习的内容,使学生在课后也能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共同完成相关的作业。这样的教学方法既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提升,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得到提升,也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将有效改善学生学习倦怠的现象。
        (三)利用信息技术减轻学生学习压力
        首先可以利用微信创建一个学生学习的平台。教师所布置的作业不一定非得使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完成,教师在微信等社交软件上所创建的学习平台就可以为学生布置相关的作业,以幽默的语言、丰富的形式为学生编写相关的题目,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其次,教师还要利用社交软件与学生家长建立联系,毕竟教学不仅仅只是教师一个人的事,与家庭教育也是息息相关的。教师可以通过社交软件与学生家长建立长效的联系,使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共同为学生减轻学习的压力。只有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教师才能在小学高年级语文的教学中逐渐解决学生出现学习倦怠的问题。
        三、结语
        很多学生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学习中往往非常热爱学习,但是升学到高年级就会出现学习倦怠的现象。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去干预和解决学生所出现的相关问题。但是,教师在干预的过程中也要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出现学习倦怠现象的影响,并且要不断提升自身教学素养与创新相关的教学方法,最终在教学中消除学生学习倦怠的现象,提升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小彦.信息技术下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倦怠的干预策略[J].学周刊,2020(13).
[2]何键.中、高年级小学生学习倦怠状况及其与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J].新课程(下),202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