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真、童趣 ——让儿童画插上想象的翅膀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下)1期   作者: 张 娟 媚
[导读] 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张 娟 媚
        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城关二小南街校区 陕西渭南 715399
        【内容摘要】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儿童画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的思维活动,它不受现实生活的约束,可以大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孩子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任意去表现,经常进行想象画的训练,可以让孩子的思维更加地活跃和敏捷。
        【关键词】兴趣  想象  创作  思维空间  创作欲望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我们常说“童心是纯洁的,童眼是单纯的,童感是直觉的,童画是朴素的。”儿童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兴趣,儿童绘画是打开儿童心灵智慧的金钥匙,他们通过手中的画笔表现多姿多彩的艺术世界。儿童画更是艺术、是创造。创造的前提是想象,没有想象就不会有图画的创作。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和训练儿童的想象力,让孩子轻轻松松打开思路呢?
首先,注重培养绘画兴趣。也就是让孩子一拿起笔就想画画,让画画伴随着孩子长大。然而有的孩子却随着年龄的长大而地变得不爱画了,这使不少家长和老师大伤脑筋。其实,这几乎都是平时不注意培养和发展孩子绘画兴趣造成的。比如幼儿喜欢涂鸦,有的家长不理解,进行限制;有的家长不理解儿童心理,看不懂儿童画,消极否定孩子的画;还有的孩子画一会儿不想画了,家长却还要强制孩子画下去;还有的教画内容脱离儿童实际,使儿童对学画觉得太难,学不会,产生畏惧心理。凡此种种,都会损害儿童的学画兴趣。
其次,创设足够的空间,启发引导。但这种引导不是去主导孩子而先让孩子的认知面见长,再引导他们去想象。比如在《树叶粘贴画》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课前我先让孩子们准备了各种各样的树叶并收集起来,然后进行色彩和形状的分类,上课时将分好的树叶分发给各小组,先让孩子看树叶,主要看形状看颜色,然后课件播放各种动物人物,景物。接下来想,就是把自己手中的树叶和课件里看到的事物联系在一起进行想象。接着就是摆,摆出自己由树叶联想到的事物,孩子们活跃的思维真的是天马行空,可爱的小松鼠,威武大恐龙,漂亮的舞蹈者,美丽的花朵…跃然纸上,充足的空间给了孩子们想象的激情,让孩子们思维开阔,兴趣盎然。
第三,采用故事引导,充分发挥想象力。

绘画的形成和发展,是早期教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几乎所有的小孩子都爱听故事(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民间故事等),故事中生动具体的形象、引人入胜的情节,都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引起孩子的兴趣,打动孩子的情感,可以随机进行引导,生动形象地传授知识,启发孩子的智慧,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孩子的想象是丰富的,也是独特的。4岁以后的孩子便能通过绘画记录自己生活当中影响情绪的事,也能给作品创编故事,因此,鼓励孩子把想象画作品编成故事讲给大家听,此时故事是想象画的最佳注解。而孩子也在创编的过程中重新激发了想象力与语言表达能力!比如,我在美术社团活动《能干的小蚂蚁》教学中,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想象设计、绘画了各种各样的小蚂蚁,有魔术师,有歌唱家,有路见不平的侠客,有跳大绳的好伙伴,还有荡秋千的小公主......每个小蚂蚁都有自己独特的本领和故事。在绘画结束后,我指导孩子把作品制作成画册,鼓励他们根据作品创编蚂蚁们的故事,并要求孩子们把故事分享给自己的家长或朋友。因为整个活动是充满诗意的想象,孩子们的作品瑰丽而且独具特色,他们创编的故事也愈加的完整、流利,富有想象力。
第四,凭借具体形象的再造活跃思维空间。虽然他们已经能够运用某些概念进行判断,推理,但很大成分上仍然与具体形象联系着,针对这个特点,在美术教学中,要充分活跃孩子的思维空间。如在《手形添画》这一教学活动中,我通过让孩子观看手影视频和表演游戏“石头剪刀布”来活跃学生的思维,然后设计出更多不同的手形,通过教师引导孩子看看说说:“上下左右转转看看,想一想你画的手形像什么?”有的孩子抢着回答:“我的像长颈鹿,我的像恐龙,我的像孔雀......” 这时再孩子将让孩子自己动手去添画他所联想到的事物,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孩子的作业纸上就出现许多与众不同的手形画。像这样看着,想着,做着,画着的教学,能够引起孩子极大的兴趣,激发了孩子的积极性。
最后,正确的欣赏和评价。教师一定不要用成人画的审美观来要求儿童画,以成人画的标准评价儿童画,总是用“像”与“不像”,“合理不合理”来评价一件作品,要站在孩子的立场来看待儿童画。儿童画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的思维活动,它不受现实生活的约束,可以大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孩子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任意去表现,他们的画面不合乎比例、透视,却合乎表达的需要。他们的画歪歪扭扭、粗粗细细、曲曲直直,构思独特、造型夸张,可是每一幅画都是一个妙不可言的神奇的世界,这正是任何成人作品无法比拟、无法替代的,这种稚拙的童趣也正是儿童画特有的美感。我们应该始终以欣赏的目光注视着孩子,用积极的态度激励孩子,让孩子的思维更加地活跃和敏捷。
    “启迪创造思维,激发创作欲望”是儿童想象画教学的灵魂与关键。“教无定法”,当我们在欣赏很多优秀儿童作品时,经常为他们的大胆想象而喝彩的同时,我们也可以大胆的设计一些新颖、有创意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们大胆想象,随意去画,画出心声,画出天真、画出童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