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语言文字魅力 提升口语交际能力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下)1期   作者:肖云凤
[导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肖云凤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蜀龙学校    610503
        
        引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思考,保持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主动的表达自我;还需要教师运用丰富的课堂活动,开展多样的小组活动,增加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机会,培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创设有关的情景,让学生体验不同环境下语言的不同表达效果,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口语表达。总而言之,语文教师应该做的,是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行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相结合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师只看中学生的书面成绩,不注重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育方式会导致学生出现不爱交谈、沉默寡言的情况。教师若想改变这种现状,便需要帮助学生培养口语交际能力,而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必须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引导。尤其对于刚刚步入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更要重视他们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对他们自主参与课堂互动进行积极的引导,为以后良好的自我表达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由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比较小,不能正确认知事物,有些教师就会釆取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认为只要对学生灌输了知识就可完成教学目标。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育,无法主动参与到课堂中,这样做极有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更谈不上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的教学。
        比如,在进行《小壁虎借尾巴》这篇文章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询问学生,是否有不会的生僻字,让学生自行阅读,然后可以分角色阅读,可分为旁白,小鱼,牛伯伯,燕子阿姨等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在旁辅助,帮助学生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二、情境创设与教学相结合
        教师只有通过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而教师若想要激发出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首先就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会促使学生积极向上,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对低段学生进行口语训练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的模式进行相应的改变,这样能有效加强对口语的训练,同时提升这种训练的效率和质量。
        比如,在《操场上》这一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此创设情景,让学生想象若是自己在操场上会选择做什么?然后让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将自己的想法用口语的方式表达出来:是选择与同学一起进行集体游戏?还是选择某一项运动进行自我挑战?如果是选择和同学一起玩,你怎样和同学交流,让自己加入他们?是否邀请老师一起进行游戏?通过这一系列的情景创设,让学生体验到语言的魅力,拉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能有效地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锻炼。通过情景创设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还能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在教学中运用因材施教法
        学生是进行学习生活的人的代名词,不仅仅是一个名称,而且是一个一个的个体,个体与个体之间是完全不同的,学生之间也存在差异。面对心智幼嫩的低段学生,教师不能釆取批评性语言,要充分认识其存在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首先,教师应该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并根据其特点进行分类,设立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

例如刚刚步入小学的一年级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心智不坚定,容易受到打击,因此对这些学生进行教学时,首先要顺应学生的心理,减少批评性教育,防止对学生的积极性进行打击,因为积极性在口语交际中是很重要的一项内因。
        有些学生性格比较内向,教师与这些学生进行交流时要注意语气,鼓励这类学生与他人的交流,帮助这类学生树立自己的信心。对于一些语言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则应该设法鼓励他们课堂发言,学生的回答可能有些磕磕绊绊,教师一定要有耐心,将学生的发言听完,耐心地将学生的话听完这一行为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同时也激励了其他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具有很强的引导作用。对于一些自卑的学生,在鼓励其举手发言的同时,要对其进行正面的评价和表扬。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
        四、丰富课堂活动
        口语交际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游戏,还有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沟通都要运用口语进行交际,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丰富的课堂活动,为学生的口语交际提供实践的机会。带领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如可以让一位学生扮演超市的售货员,其他学生扮演不同的顾客,根据不同的人群,釆用不同的语言和语气,以此来帮助学生训练口语交际能力。
        比如,一位老爷爷来买做菜的调料,却忘记了要买哪一种?扮演售货员的学生可以上前询问:“爷爷您好,请问您要买什么?我可以帮您找找。”扮演老爷爷的学生回答:“我老伴让我来买调味品,可是我忘记她让我买的是什么了?”小售货员就可以进行询问:“爷爷,我给您念一下这些调味品的名称,然后您回想一下,看有没有熟悉的名称?”通过双方友好的交流,完成交易。然后教师和同学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析,例如对售货员在与长辈交流时运用敬语等情况进行表扬。运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在各种情况下的语言表达,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五、提高小学生的文学素养
        对于小学生来说,语文课除了知识点的掌握还包括文学素养的提高。在口语交际中,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在不同的情景下釆用不同的说话方式,并且判定自身的说话方式是否合乎情理。提高文学素养,还可以帮助学生在与他人进行语言交流时,能够把握交谈内容的中心思想。小学生的总体文学基础偏弱,学习的内容都是处在打基础的阶段,此时此刻,教师应该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文学熏陶,尤其在低段要着重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和理解能力,帮助学生做到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同时能够理解他人的想法。
        比如在学习《我多想去看看》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组织朗诵比赛,学生之间互相竞争,评选出情感表达最到位的的学生对其进行鼓励。学生也可以选择自己最为喜欢的诗词文章参与朗诵比赛,朗诵比赛的举行不仅扩展学生知识面,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对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六、合理利用教材
        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课文内容的讲解,却忽略了教科书中每个单元背后的口语交际模块,教师认为这一模块对于考试成绩没有帮助。部编本教材将口语交际模块独立设置,就是为了改变这种传统认知,教师应该重视课本的每一模块,遵循教科书的指导对学生进行授课,借助口语交际这一模块,对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科学有效的提高。教师应该认识到对于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师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根据科学有效的教科书内容,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系统培养,才能促进学生在语文学科中的全方面发展。
        七、结束语
        口语交际能力对于每个人都十分重要,是人与人进行交流的根本。教师必须重视对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来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将自己的所思所感用合理的语言表达出来,充分展现语文教学的魅力,在培养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对学生进行引导。良好的口语交际水平可以有效促进学生与他人的交流,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