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村初中班主任实施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对策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下)1期   作者:韦家林
[导读] 班主任要对班级管理进行有效研究

        韦家林
        广西省桂平市木根镇初级中学537212
        摘要:班主任要对班级管理进行有效研究,掌握相应的管理方法,注重爱与严并存,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与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新时期 农村初中班主任 实施 人文关怀 心理疏导 对策
引言
        因为农村自身客观教育环境的滞后性,落后思想非常普遍,因此生活在农村家庭的学生可能会出现认识不足、行为习惯没有良好养成的状况。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农村的班级管理,所以根据农村初中学生的自身特点班主任怎样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和进步,是农村班主任需要解决和关注的问题。
一、农村初中班主任教学管理现状
        (一)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初中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不够完善,容易受外界的影响。缺乏父母的呵护与关心,让他们感觉自己不受重视,产生消极的情绪。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许多农村中学实施封闭式管理,严格管控学生的行为规范。有些老师为了业绩,对学生的要求极为严苛,倒立、打骂。而存在于大部分教师身上的问题是动辄定义差生,只关注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更易产生烦躁焦虑、孤独不安等不良情绪,影响学习状况,严重的还会使他们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
        (二)班主任管理意识不强
        部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使用传统管理理念,没有与新时期的班级管理理念相适应,管理方法也没有持续性创新。还有一部分班主任对班级管理没有正确的概念,重视程度不强,管理班级意识薄弱,也没有真正了解和关心学生的发展情况。并且大部分农村学校采取的都是以班主任为主的管理方式,学生在长期的被动管理之下主人翁意识被严重削弱,自我控制和表现能力都非常欠缺,使农村初中学生并不喜欢班级管理,也不愿意参与到班级管理之中,将班干部以及班主任的管理看成障碍,使学风和班风的构建受阻。
二、新时期农村初中班主任实施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对策
        (一)健全班级管理制度
        掌握“团结”“纪律”这两大方向。班主任管理班级要有张有弛,平时要平易近人,但在某些严峻的事情面前,也要狠下心来当“坏老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班主任不仅要看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思想行为、集体活动方面,对家庭情况复杂、行为举止怪异的学生,要及时沟通,了解情况。这就需要班主任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保护学生敏感的心理,并妥善有效地帮学生解决问题。班级还应该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情感体验,开展亲情教育
        亲情教育作为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方法,教育活动的开展质量与孩子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情感缺失严重,导致一些孩子亲情意识淡薄,这对孩子的人格发展十分不利,因此,立足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我们主张在学校教育中融入亲情教育目标,引导孩子建立亲情意识。例如在班级中开展“感恩班会”“读《二十四孝》有感”“写给爸妈的一封信”“给爸妈洗脚”等系列活动,引导孩子认识亲情的重要意义。此外,给留守儿童和家长提供交流渠道和平台,例如,通过电话、视频、书信等方式给他们建立沟通渠道,班主任更要通过家访以及家长会等形式了解孩子和家长的沟通动态,让孩子体会父母外出务工的艰辛,以及父母对自己无私的爱与关怀,帮助孩子认识亲情、体会亲情、获得亲情。
        (三)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提升,增强民主意识
        在执行传统班级管理方式的过程中,大多数的农村初中学生的民主意识难以确立起来,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放弃思考习惯听从,没有意识到学生本身应该是班级的主人翁。因此,农村初中班主任需要对民主意识进行强化,让学生强烈认同班级,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班主任应当及时进行主题班会建设活动,以“我们共同的班级”“班级小主人”等作为主题,要求学生主动爱护班级,轮流清洁班级。将清洁管理班级的人数覆盖到全班学生,因为学生对自己辛勤劳动而装扮的成果会非常珍惜,那么爱屋及乌也保护了整个班级。班主任还可以执行“轮流的班干部机制”,使班长的职务可以覆盖所有学生,负责班级内事物的整体管控,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切实理解班级管理的辛苦,充分明白做好班级管理当好班干部的重要性。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对班干部和班主任管理的抵触心理减弱,从而自主地维护班级运转,遵守集体规章制度。
        (四)营造环境,关注心理影响
        开展心理教育活动,带给孩子积极的心理影响环境。留守儿童缺失亲情,很容易形成自我封闭和自卑等负面心理,性格一般比较内向、寡言。针对留守儿童常见的性格特点以及心理问题,我们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重视渗透心理教育,例如开展挫折教育,引导孩子们正确看待挫折和困难,直面挑战,拼搏进取。学校可以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咨询室,引导留守儿童建立正面的心理机制,获得全面发展契机。
结束语
        综上所述,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者,也是学生的代理家长,不仅要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也要立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开展教育活动,引导孩子正向发展。受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影响,初中班级管理有了新的要求,并且需要构建管理体系,找出工作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使农村的中学生可以接受更加良好的班级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陆宏岚.新时期农村初中班主任实施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对策[J].科普童话,2020(21):47.
[2]黄义敏.人文关怀与初中班主任管理有机整合对策[J].中学教学参考,2019(06):81-82.
[3]高春敏.初中班主任实施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探讨[J].新课程(中学),2017(11):2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