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微课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紧密结合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下)第1期   作者:张晓琴
[导读] 在各式各样的教学方法内,微课即一类较为新兴且有效的教学方法

        张晓琴
        渠县清溪场镇第一小学   四川省达州市   635225
        摘要:在各式各样的教学方法内,微课即一类较为新兴且有效的教学方法,这一教学方法对学生而言意义重大,其构建的教学气氛可以促使学生产生更多对于学习本身的兴趣,且更为灵活与真实。同时,微课这一教学方法对学生自身的学习成效与教师自身的教学层次得以提升均无可或缺。为此,教师就要全方位发掘出微课在小学阶段实施的语文教学内的运用优点,以更好地对微课加以运用。基于此,本文对于微课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紧密结合,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文;教学
        前言
小学语文在基本教育科目系统内即一类基本型科目,其相应的 教学方法得以革新,长时间以来均即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师急需处理 的关键问题。而现阶段多媒体有关辅助用具的推行,就使得多媒体一类课件在小学阶段开展的语文教学内获得了大量的运用,然而,其相应的归整程度不太优良,教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摸索更为健全的教学方法。微课得以研发,就给了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师以希冀,这一教学方法融合了现阶段主流的翻转课堂,转换了原来的教学方法,为小学阶段开展的语文教学予以了更多助推力。
        一、运用微课进行课前预习,完成课前热身工作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课前预习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课前预习能让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大概了解,并且能够保证课堂教学有效开展。虽然预习的好处显而易见,但是大部分学生自制力不高,难以独立完成课前预习工作,这就需要借助微课的力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提前录制微课视频,并且要求学生提前观看,这能让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了解课本知识,并且实现课堂导入工作,是非常高效的教学方式【1】。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对微课视频内容进行提问和复习,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这既能检验学生观看微课视频的成效,还能让学生加深课本知识。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汉语拼音》一课时,由于汉语拼音学习起来比较繁琐枯燥,学生普遍存在学不进去的情况,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融入趣味化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录制微课视频,让学生先了解拼音的来源和作用,并且把拼音包括的知识点做一个大概的叙述。当学生观看完微课视频后,教师可以抽出刚上课的五分钟,带领学生做一个回顾,让学生说出对汉语拼音的看法和认识,并且说说自己通过观看微课视频,说会了哪些关于汉语拼音的知识。当微课融入到预习工作中,这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还能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效率,因此已经被广泛应用到预习工作中。
        二、运用微课联系日常生活,达到生活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如果学生没有结合实际生活学习语文知识,那么很有可能无法实现对知识的渗透和研究;如果学生没有把已学语文知识运用到生活中,那么就失去了开展语文教学的意义。不难看出,语文教学应该和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而微课这种教学工具就能起到推动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向学生展示出各种各样的生活化用品,为学生营造出轻松、亲切、真实的学生氛围,这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且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2】。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九课《枫树上的喜鹊》一课时,不管是对“枫树”还是“喜鹊”,学生都没有准确的认知,因此很难顺利开展教学。教师可以先布置任务,要求学生提前查询关于“枫树”和“喜鹊”的图片和视频,并且了解“枫树”的生长环境和主要分布地带、“喜鹊”的生活习性和相关典故,查询完资料之后可以自行录制微课视频。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让学生发挥自主动性,对教学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分析,实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还能帮助教师发现学生在开展学习的问题,有助于教师更快速、更高效地解决学生学习问题,更能发挥出微课视频的价值,让微课视频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和创新。
        三、运用微课讲解不同知识,实现重难点的突破
        微课是对某一知识点或某一技能进行的深层次的讲解和分析,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碎片性,这样的教学方式非常适合运用到解决重点和难点上,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单一知识点的微课视频,从浅入深、从头到尾的学习和了解此知识点。学生通过微课视频实现对重点和难点的突破,能在短时间进行无限的学习和思考,这既节省了学生的学习时间,还能让学生真正了解知识点的本质和内涵,从而更加高效地开展学习。对于语文教学来说,随着课程的推进和年级的递增,教学难点和重点只会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教师发挥出微课的价值,让学生通过微课视频,突破各大难关。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九课《题西林壁》一课时,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感悟古诗中蕴含的道理,看到事物要全面,需要从各个角度去分析。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从各个角度出发,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把这样的能力运用到生活中。学生在学习古诗的时候,确实可以体会到古诗的深意,但是却很难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这就需要教师发挥出微课的力量。教师可以在微课中突出关于“从多角度出发观察分析问题”和“在生活中运用和实践”的重点,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不断加深对古诗重点的理解,并且提高自身综合水平和结合生活的能力。
        四、运用微课进行课后拓展,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想要更加高效的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教师不能只依靠课上的引导和督促,还要利用好学生的课后时间,促使学生不断进行学习和思考。在开展课外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微课的力量,不管是课后复习还是重难点分析,微课都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深入性。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时,需要不会的问题就可以观看知识点对应的微课知识点。学生想通过课本知识,实现课外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也可以通过微课视频来实现。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2课《桥》一课时,当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时,可能会对老支书和小伙子的关系不太明了,这时候学生就可以观看微课视频,在视频中找到答案,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当学生想要回顾这篇文章时,可能已经记不清教师的讲课内容,这时候可以不断观看微课视频,轻松回想起教学重点和要点,从而完成复习。学生还可以通过《桥》的微课视频,实现对建筑文章的拓展和延伸,不断学习更多有价值的知识。正因为微课视频对学生学习时间、学习地点的要求不高,因此可以有效开展课外教学,帮助教师开展教学工作【3】。
        结语
        现阶段,时代获得了飞速的进步,加上各式教学方法都得以革新,如此就使得原本的语文教学方法已无法与教学需要相符,与教学根本产生了区别,所以,各大学校与教师就应持续对教学方法实施革新。而微课这一新兴的教学方法与现阶段教学需要的进步相吻合,符合了新课程革新期间所要求的教学规定及目的,让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层次获得了极大的提升,促使学生获得了个体化进步。
        参考文献:
        【1】黄晓霞.浅谈微课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20,18(30):27-29.
        【2】种玉红.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文学教育(上),2020(08):88-89.
        【3】张发珍.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2):1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