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盛
海南省东方市第二思源实验学校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新课改也随之深入,教师也需更加重视教学时间的反思。在此期间,怎样提升教学效率已经是目前重要的研究课题。此篇文章就对于现阶段初中语文课堂的现状,对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学生;实施路径
引言:我国是一个文化大国,语文作为我国的文化基础,在现阶段的初中教育教学中,初期的语文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奠定更有效、更扎实的基础。所以,教师在教学期间应以引导者的身份,在新课改的实施下不断的改革和完善教学的方式,以此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将课程打造成一个和谐生动的课堂,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目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方式单一
在传统的教学期间,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教师主要要采取传递和讲授的方法进行教学。在此期间,教师负责知识的传播,学生负责接收,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很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状态,课堂上教师一味地进行枯燥的演讲,学生进行机械的做笔记,教师始终没有离开粉笔和黑板的束缚,导致学生对知识根本没有真正的理解和消化,只是采取死记硬背的模式进行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而言直接影响了教学的效率。
2.师生关系不和谐
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不和谐的关系。教师在教学期间将自己放在主导位置,并根据自己的思想和进度进行教学,使学生只能被动的接收来自教师的信息,没有言论的自由。并且传统的教师态度相对严肃,导致学生都比较畏惧教师。由于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互动,使学生根本无法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由于教师在教学期间比较刻板,神情比较严肃,这些都直接导致了与学生生之间的不和谐。从而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也根本无法得到激发。
3.教学过程忽略学生个性
传统的教学在意的是教学结果,还有学生最终的学习成绩,无法发展学生的智力,但是教师却忽略很多细节,没有仔细对学生进行观察,无法及时发现学生的长处所在,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从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不能够拥有学习的主动性,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长久下去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动力,学生的各项才能逐渐被埋没,没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缺乏个性发展的机会。
二、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目的
1.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辩证与统一
教师在教学期间应了解到语文的教学,主要是帮助学生拥有语言的运用能力。并在掌握语言的同时,进行思想教育以及文化的熏陶。语文教育主要是一种思想教育,在听、说、读、写的教学下,努力提高学生的人文思想以及综合素质。同时,结合现阶段的社会发展,良好的人格素养会为学生之后的全面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2.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解决问题的基础是人的思维方式,因此在教学期间不能只是让学生对处理问题的方法和过程进行观察,更需要让学生从中感悟并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将其灵活运用到生活实践中,为以后更好的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做准备。
三、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1.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学期间,学生的个人发展也是极其重要的。由于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与优势,因此,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使学生的潜能都可以得到充分的挖掘,并且也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良好的发展。这样的教学方式也会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例如:有个学生的字写的非常好,教师可以让这个学生带领其他的学生展开练字;还有一个学生的普通话非常标准,这样可以教其他学生朗读课外;还有学生语言组织能力较强,能言善辩,教师可以安排他进行辩论赛。孔子便提出过“因材施教”的概念。因材施教是教学方法中极其重要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人有百性,每个学生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他们的认知水平、个人能力、自身素质以及兴趣爱好都有所不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差异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长处,避免学生因为自身不足而对学习失去兴趣,从而使学生树立信心,掌握学习方法并乐于思考学习中的问题。因材施教对于学生、家长、教师以及新课程有效教学的实现都具有重要意义。
2.张弛有度,立足于教材
张弛有度即松紧有度,收放自如。模式化教学是不少教师都会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讲课按部就班,将本应灵活的内容变得规规矩矩,课堂之上死板严肃,它不仅固定了学生的思维模式使学生滋生惰性,也限制了语文教学的发展,语文教学应是灵活多变的,例如:语文课堂上在学习刘禹锡的枟陋室铭枠这篇文章时,因为在文言文之中,词意是不定项的,跟我们日常通俗的语言有很大的区别,死记硬背不适合对文言文的记忆,只有做到完全充分的理解,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把一些关于陋室铭的知识通过图片或者是视频展示出来,让学生一边看一边理解文言文知识,还可以适当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在看视频的同时寻找问题的答案,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让复杂的文言文变得通俗易懂,学生在接受起来也必然会非常快,这种新颖有趣的教学方式,必定够让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灵活,学生们对学习的积极性也充分地调动起来。
3.评判教学
教学的目标最终还是为了有效的运用。语文教学的评判既要关注学生对所教授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运用,也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形成与发展。评判方式可以采用访谈评价和测试法。访谈评价不仅可以促进师生沟通也可以使教授直接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爱好、价值观等。交谈的问题可以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和教师需要了解的内容而定,教师在访谈期间应该适时鼓励学生。测试法即考试测试,在各类升级考试中,应试还是考察学生学习成果的必经之路。语文教学中也应渗透考试意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答题关键。
结束语:结合全文,教师在新课改的指导下,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但是怎样使学生的课堂效率得到提高和优化,现阶段依然是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教师在教学期间要着重展示语文科学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双重特点,使教师与学生处于乐于教和乐于学的学习状态。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大大提升语文教学的效率,从而实现“教”与“学”的双赢。
参考文献:
[1]朱笑影.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D].苏州大学.
[2]伍林.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9(029):256.
[3]李静.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