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交交
(咸阳高新存志学校,西咸阳,712000)
摘要:传统小学语文课堂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较低。本文分析了当前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从构建高效课堂的角度出发,对教学手段、教学内容、评价体系进行创新,提出了基于创新模式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方案,希望能够为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提供有效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学手段;教学内容;评价体系
教师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作为主体,采取机械式、填鸭式等教学手段,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死记硬背、被动听讲,导致学生学习自主性降低,造成语文课堂教学低质量、低效率。基于这一现状,教师应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1]。高效课堂是指的是教师运用较少的教学资源与教学时间来完成教学任务,并达成高效率教学目标的课堂。学生在高效的课堂中有独立思考的时间与自主探究的空间,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潜能,提高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创新教学手段
(1)小组协作学习
高效的课堂是学生掌握知识与提升学习能力的关键条件。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应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角度出发,对课堂教学手段进行优化,在与学生形成融洽关系的同时,主动的去发掘学生学习的兴趣[2]。教师可以采取让学生小组协作学习的模式,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合作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竞争的意识。
例如在《将相和》的课堂教学中,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小组成员对文章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表现等进行讨论学习并形成相关看法与观点,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本小组总结并阐述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师根据发言情况给出相应点评。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与理解内容,让小组中的成员扮演文中角色,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品析文章中人物的言行,感受廉颇和蔺相如忠于国家顾全大局的崇高品质,增强学生对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与以和为贵的道理。通过这种学中玩和玩中学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加快学生相关学习任务的高效完成,有效的推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开展。
(2)运用信息化手段
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丰富了教学资源,信息化教学在语文课堂中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热情并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学习创造条件有利条件,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3]。因此,将信息化手段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推动高效课堂起着至关作用。
例如,在《四季之美》课堂教学时,授课教师可以使用信息化手段,采用多媒体课件将有关四季的相关景象的图片或视频,如春天的黎明天空颜色的变化,夏天有萤火虫的夜晚,秋天动人的归鸦和比翼而飞的大雁还有冬天下霜的早晨直接呈现到学生的面前,学生则根据各种景色图片、视频感受四季的动态美及作者的表达思想。同时,教师在所展示的视频中可以插入一些有动听的歌曲,使学生融入情景中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四季的变化的和美。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采用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在语文学教学中应用广泛,思维导图的使用即可来自学生的自创也可来自老师提供的模板。利用思维导图开展阅读教学不但能锻炼小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而且还能使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4]。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将思维导图应用其中,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通过对学生所画的思维导图分析,教师能了解其对课文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有针对性的相关教学,对高效课堂推动起着重要的保障。
以《田忌赛马》这节课为例,学生可根据思维导图设计出文章框架,将故事整个的发展进程展现出来,同时罗列出文中的关键语句、相关段落以及各个段落之间的联系等。采用通过这种方式,小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该篇课文,清晰的掌握文章架构、故事发展脉络。
二、创新教学内容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一步需拓展学生生词掌握量度,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加强语文基础语文知识学习。课堂教学中应一改往日枯燥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内容,补充相关情感价值充足的文章,以培养学生情怀和情感。
例如在《圆明园的毁灭》教学中,教师通过视频导入昔日圆明园的辉煌,圆明园被毁灭的过程,以及圆明园凄凉的现状,从而激起学生对列强的愤恨和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以激发学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情怀,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思想,初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统而言之,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逻辑及审美意识等。在语文教学中,作为语文教师应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惯,提升文化修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生综合能力全面提升。
三、创新评价体系
课堂教学的评价应采取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课堂评价时不能只评价优劣,应该点评学生对事物是非观念的认识。点评时不仅要采用“你真棒”“你不错”“你真聪明”等鼓励性语言,还应该重引导、分层次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评价,评价方法可采用学生互评、教师评生、学生自评等。
例如在小学语文作文点评中,首先,在教师点评的环节,将作文呈现的多媒体上,将问题与亮点进行点评,同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让学生对作文发表自己的看法,以进一步改善教学。之后,在学生互评环节中,采取学生相互交换作文,学生相互之间对作文进行点评,使学生在互评中感受到自己作文的问题与亮点,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最后,在学生自评环节,让学生通过作文来认识自身的水平,为制定更好的学习计划奠定基础。取多采元化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起着积极的作用,能够有效推动高效课堂的构建。
四、结束语
构建学校语文高效课堂是推进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关键,同时也是广大教师的基本任务和重要目标。但高效课堂的构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同时应该深入研究课程改革方向,不断的创新教学手段、教学内容、评价体系等,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提出最优方案。
五、参考文献
[1]王秀清.浅析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阅读教学策略[J].祖国,2017(8):211.
[2]费兴家,张静.探究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J].魅力中国.2020.
[3]谭红玲.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数码设计.2017(9):218-219.
[4]付书保.谈高效课堂的实施策略-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J].基础教育论坛.2019(18):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