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以《〈鼠疫〉(选文)群文阅读》为例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下)1期   作者:杨婉荣
[导读] 群文阅读是“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
        杨婉荣
        
        (岑溪市第二中学,广西岑溪市,543200)
         摘要:群文阅读是“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由教师和学生围绕议题展开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群文阅读”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语文学习任务群”遥相呼应、理念契合。这为群文阅读教学积极发展提供良好理论条件。但群文阅读教学仍处实践探索阶段,尤其笔者所在学校尚未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也未形成固定模式。笔者认为,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主要是“确定议题——选定群文——设计任务——展开阅读——共建生成”。基于这种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笔者展开了具体的阅读教学实践探索。现以《〈鼠疫〉(选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为例简要探索。
        
        关键词:群文阅读;教学模式;高中语文;实践研究


        近些年语文高考题题量逐年增加,阅读量日渐增多,对学生阅读效率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学生的阅读能力远落后于高考新形势下的阅读要求。究其原因,一是学生阅读基础比较薄弱,二是教师阅读教学方式存在不足。为改善这些不足,笔者较为关注相关的阅读教学方法,并注意到“群文阅读”这一模式。通过文献阅读、培训学习等多种途径,笔者进一步了解了“群文阅读”。笔者认为“群文阅读”模式比较适合应用于本校的语文教学实践,值得对此研究与探索。
        
一、对“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内涵的理解
        “群文阅读”是近几年出现在语文阅读教学领域中的一种新型的教学形态。“群文”这个词最早由台湾学者赵镜中提出。国内名师蒋军晶指出,群文阅读是围绕同一个议题来组织多个文本进行的探索性教学,是指向于学生阅读策略、文学感悟与思维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西南大学于泽元等人指出,群文阅读是“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由教师和学生围绕议题展开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这一概念强调了群文阅读的“多文本”的特征,同时体现了群文阅读背后的理念变革,包括:议题的选择由封闭走向开放,更具议论性;教学的过程由单向输入变为共同参与,重视师生集体建构;对知识的学习注重一元与多元的辩证,通过群体的协商达成共识等。这是目前国内较为规范的概念界定,对理解与应用群文阅读教学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在前者基础上,本文定义“群文阅读”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中,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进行阅读、讨论、集体建构,并最终达成共识的教学实践活动。所谓“文”,可以是一个句子、一个段落,或是一个篇章,是连续性文本与非连续性文本的结合。
        “群文阅读”,围绕群文展开整体性阅读的过程,具有结构化、研究性、创新性、开放性等特点,与单篇阅读最为清晰的界限,便是“整体性”。正因如此,笔者认为,“群文阅读”模式可以弥补单篇阅读的诸多不足,比如单篇阅读的零碎性、单一性。群文阅读将与单篇阅读一起,在高中语文阅读中占据绝对重要的位置。
        
二、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探索
        “群文阅读”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语文学习任务群”遥相呼应、理念契合。这为群文阅读教学积极发展提供良好理论条件。但群文阅读教学仍处实践探索阶段,尤其笔者所在学校尚未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也未形成固定模式。笔者认为,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主要是“确定议题——选定群文——设计任务——展开阅读——共建生成”。基于这种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笔者展开了具体的阅读教学实践探索:现以《〈鼠疫〉(选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为例简要探索。
(一)《〈鼠疫〉(选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群文文本阅读,包括:加缪《鼠疫》选文;海明威《老人与海》(人教版必修三);关于评点“塔鲁”的学术资料
        2.教学目标:(1)运用快速阅读方法进行群文阅读,准确找出关键信息、整合归纳。(2)掌握小说中人物刻画的方法,能概括、比较人物形象,了解人物形象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3)学以致用,借文本之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教学重难点:(1)重点:概括、比较不同的人物形象特点、掌握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2)难点:理解人物形象对表达主题的作用,探讨人物的精神品质及社会意义。
        4.课前准备: (1)学生阅读群文文本,并完成导学案;(2)教师准备课件、学生所完成的导学案的扫描件。
        5.教学过程: (1)导入:由现实疫情导入; (2)辨识与提取 : 1)围绕“塔鲁是一个怎样的人?”,评点学生所完成的导学案:表格1,并用一句话来概括“塔鲁”这一人物形象。2)“塔鲁”这一人物形象对表达主题有什么作用? 3)对比“塔鲁”与“桑地亚哥”的形象,两者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品质?(3)分组讨论: 1)你认为“塔鲁”是赢了还是输了?为什么? 2)由《鼠疫》你联想到什么?由“塔鲁”又联想到哪些人? 3)结合你的实际,谈谈面对现实中的“敌人”,你将以怎样的态度面对?(4)生成与表达: 1)小说人物形象的刻画方法及作用;2)从文本中汲取的人生智慧;(5)总结:1)快速有效阅读的方法;2)小说阅读三要素,人物对主题表达的作用;3)注意对信息的筛选提取、比较整合;4)重视知识的横向拓展、思想的纵向深化,由此及彼的联系、比较及整合。
(二)《〈鼠疫〉(选文)群文阅读》教学探索反思
        《〈鼠疫〉(选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以“确定议题——选定群文——设计任务——展开阅读——共建生成”的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为指导。
1. 确定议题,选定群文
        “确定议题,选定群文”是群文阅读教学的起点。以议题为线,串联若干文本。《〈鼠疫〉(选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中,笔者设定“探讨永不屈服的人物形象”为议题,整合了《鼠疫》(选文)、人教版必修三的海明威《老人与海》,以及《加缪〈鼠疫〉疾病隐喻的解读》这三篇文本,从而选定了群文阅读文本。
2. 设计任务,展开阅读
        设计任务、引导学生展开阅读。通过“辨识与提取”教学环节,设计以下具体的阅读任务:(1)围绕“塔鲁是一个怎样的人”评点学生所完成的导学案:表格1(如图1),并用一句话来概括“塔鲁”这一人物形象。

(2)“塔鲁”这一人物形象对表达主题有什么作用?(3)对比“塔鲁”与“桑地亚哥”的形象,两者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品质?
        
时间    塔鲁的身体状况    塔鲁的行为表现    描写方法    塔鲁的形象特点    环境描写
中午                   
下午                   
傍晚时分                   
晚饭后                   
夜晚                   
快到黎明                   
窗外天还没有亮                   
七点                   
中午                   
        
        以导学案的方式,设置阅读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工作。学生通过“辨析与提取”这一环节,初步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故事发展脉络,对人物形象有整体了解。
3. 探究发现
        在辨析与提取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发现,思考更深一层的问题:(1)你认为“塔鲁”是赢了还是输了?为什么?(2)由《鼠疫》你联想到什么?由“塔鲁”又联想到哪些人?(3)结合你的实际,谈谈面对现实中的“敌人”,你将以怎样的态度面对?在这过程中,探讨与发现,步步引导学生到后面的生产表达。
4. 共建生成
        经过上一步骤的探索发现、联想迁移,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纵横拓展,将其抽丝剥茧,生成表达。生成的可以是方法的总结,也可以是思考的顿悟。比如《〈鼠疫〉(选文)群文阅读》这节课生成的是:小说人物形象的刻画方法及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从文本中汲取的人生智慧。
三、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意义探寻
1.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备课效率
        笔者所参与研究的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主要包括“确定议题——选定群文——设计任务——展开阅读——共建生成”这些环节。稳定的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增强实际教学的可操作性,更有利于推广。这种阅读教学模式具有流程化特征,但并不是僵化,而是根据不同议题、不同文本,能灵活应变的教学模式。备课时,参考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在脑海中快速预演课堂教学环节,从而按部就班安排授课内容,并做好应变准备,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备课效率。
2.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重视个体的阅读体验,让学生开拓视野、纵深发展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比较、综合、概括、归纳等阅读能力,促进文化素养提高与思维结构发展。
        课堂上“辨识与提取、探索与发现、生成与表达”等重要环节,克服了以往课程进度滞后、知识点不集中等问题,让学生思考的过程更符合科学认知规律、更高效学习,较好实现课堂的教学目标,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以《〈鼠疫〉(选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为例,通过群文阅读,实现了这些课堂教学目标:掌握快速有效阅读的方法;了解小说阅读三要素;人物对主题表达的作用;考察了筛选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在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更倾向于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重视知识的比较及整合、横向拓展、思想的纵向深化等综合思维的培养,侧重由此及彼的联想,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统编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提出了“1+X”的模式,即是“实施‘1+X’的办法,即每讲一课(主要指精读课),就附加若干篇同类或者相关的作品,让学生自己去读。”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不仅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还拓展学生的阅读面,更在对比思维、迁移思维、纵横思维等方面加以扩散与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 群文阅读教学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有整体性与多元性等优点,优化阅读教学模式,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提升教师综合业务能力。教学相长,教学与学习是相互促进的。群文阅读教学,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促使教师提高自身业务素质能力。在群文阅读“确定议题——选定群文——设计任务——展开阅读——共建生成”的教学模式中,无论在哪个环节,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都越来越高。要追上教学革新的步伐,要探求更科学更好的教学方式,教师的专业素养也要求能够跟上。这就促使教师在研究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
        
结语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应用,为本校阅读教学提供蓝本,改变阅读教学方式,让教师不断汲取新知识、更深入思考,提升自身业务素养,让学生拓宽视野、深入思考,“横向”促进思维多元发展,“纵向”加深思维深度,增强整合归纳、纵横比较、联想迁移等思维能力,并收获更多个性化阅读体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笔者所研究的“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可带动全校高中语文加入群文阅读教学实践,“以点带面”,实现“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良性循环,探索出适合本校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王宁 巢宗祺主编,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3]蒋军晶.群文阅读:阅读教学的跨越式变革[J].语文教学通讯,2014(9):41-42.
[4]潘玲.“群文阅读”教学的概念与策略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 (4): 101-102.
[5]刘俊岭.对核心素养下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的几点思考[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11): 100-102
[6]赵金堂.“多元解读”策略在群文阅读中的运用[J].名师在线. 2019(05):7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