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下)第1期   作者: 任雪
[导读]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应更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任雪
        乌市第八十九中学830002
        摘要: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应更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培育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性人才。群文阅读为学生的课堂自主学习提供了更多的时间,使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究中加强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同时,群文阅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有很大的帮助。文章对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提出了一点建议,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前言
        小学语文阅读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其主要原因在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差,也并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群文阅读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或是多个与所学内容相关的文章,引导学生开展“横向”的阅读学习形式,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其对学生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的提升也有极大的帮助。
        一、以点面结合为前提,密切各个关联点
        部分教师在运用群文阅读教学方法时,会出现杂乱无章的情况,其教学效果并不佳,为了扭转这一教学局面,构建有条不紊、博而不乱群文阅读机制,教师应从教材出发,按照相似的或是相反题材的文章进行分类,再按照类别寻找出群文阅读的主题和关联点【1】。以此为基础,以点带面,逐步展开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例如,在开展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一课时,教师可以从课文中的“阅兵式”着手,引导学生分析阅兵式的情况,并向学生提出问题:“大家从课文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氛围?为什么说阅兵式最能够表现开国大典的盛况?”。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会对我国的“阅兵式”有不同的了解,继而向学生渗透“爱国教育”,并以此为基点,向学生推荐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让学生感受到该组文章所蕴含的语言魅力与精神品质。同时,学生在阅读不同文章的过程中,会感受到祖国自建国至今的变化,继而得到鼓舞,会努力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二、重视文本相关联,锻炼学生阅读能力
        群文阅读的文本一般有具有关联性,多个文本可以组合在一起形成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阅读材料。语文教材的编写是具有一定规律的,每个单元都会有单元主题,各个主题之间也会有联系【2】。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分析文本之间的关联性,鼓励学生围绕文本去阅读,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例如,在开展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一课时,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所蕴含的科学精神,并学生习文章的表达特点,在学习完这一篇课文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读选几篇类似的文章,鼓励学生去阅读,增强学生对同类型文章的表达特点的掌握能力,也会锻炼学生对同类文章的运用能力。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侧重对同一类文本的启发和引导,引导学生进行灵活的关联,达到群文阅读的教学的目的。在小学群文阅读教学中,无论是组文还是教学,都要注意文本之间的关联性,来促进学生将群文阅读中所学的阅读方法,运用到阅读学习中去,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三、注重思维的转换,提升学生阅读思维
        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会涉及到一些美文的鉴赏,学生通过阅读学习这些文字,能够有效提高自己的阅读思维。换言之,学生醉心于浩瀚的文字当中,通过对字词句的品析,能够感受到文字的强大魅力,在吸收文字中人生哲理的同时,来达到与之进行情感上共鸣的效果。同时,在群文阅读中,学生应该进行同类型、相似文本的阅读训练,在文本的选择上做到“求同”。

例如,在开展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桥》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朗读学习,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当时人们所处的环境以及人们的情形,继而向学生突出如下问题:逃生是人的本能,当人们跌跌撞撞地向木桥拥去时,老汉第一个来到木桥前,他没有夺路而逃,而是稳稳地站在木桥前,此时他想到的是什么?他有想过他自己的安危吗?这样的品质反映出了什么样的品质?在说完问题之后,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比较不同身份的人的心理活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通过群文阅读提高自身灵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对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而学生诸多思维能力的构建,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具有深刻性、批判性、创造性等优秀的思维品质
        四、注重读写相结合,促进学生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是为了养成学生多维度的能力,让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进行对外沟通和输出,进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所以说,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将“读”与“写”结合起来,通过两者的结合来达到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作用【3】。学生在进行群文阅读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文章进行仿写,模仿它的结构和行文风格,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就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例如,在开展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夏天里的成长》一课时,教师可以选取课文中具有代表性的一段文字,引导学生根据选取的文字进行仿写。在指导学生进行仿写时,教师应对其做以下几点指导。第一,向学生明确,对段落进行仿写,仿写的内容是架构和思路,而不是对其进行改写。第二,要为学生提供多样、相同、类似的段落进行对比仿写,在内容上要做一些创新,有自己的观点。同时,除了文章的结构外,学生在进行群文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应对文章内容的主题、体裁、写作手法、修辞手法等都有深入的了解,延伸写作可以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结合课外知识,提高学生综合阅读能力
        语文知识的学习并不局限于课内,更需要学生对课外知识的积累。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是语文教学中难以避免的问题,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语文学科其本身就具有极大的魅力,主要在于我们的语言文字意蕴深厚,一撇一捺都是对文化传承的表现,其中也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例如,在开展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其他相关的读物,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第一,选取同题材的文章。教师可以从“地球”着手,为学生推荐一些关于地球的科普类文章。第二,从主题着手,引导学生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环境。为学生推进一些关于地球的水土资源利用情况的文章,或是一些水资源浪费情况的文章,进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第三,将语文阅读教学延伸到课外,组织学生参加一次社会环保活动。在这样的教学安排下,学生就会懂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
        结语
        总的来说,群文阅读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全新的方法,使教师教学的重点从“授之以鱼”,转移到“授之以渔”上来,以达到更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另外,作为教师,我们应不忘初心,以育人为本,将学生培养成既有丰富的知识与文化底蕴,又能够拥有思辨能力与科学精神,同时又具有高尚审美趣味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凤珍.新课改语境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方式分析[J].天津教育(下半月),2020,000(003):123-124.
        【2】王小丽.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8).
        【3】程会军.刍议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写作融合的教学方法[J].考试周刊,2020,000(003):64-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