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运生
柏乡县路村明德小学 河北省 邢台市 055450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与作文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关键。当前,不少学生在语文阅读和作文训练方面遇到了一定困难,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没有将两者有效结合起来,影响到具体的实践教学效果。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整合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整合
引言
阅读和写作是小学语文作文中两个重要的环节,而且两者密不可分、互为补充。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洞察学生的阅读特点,注重阅读体会,并将科学合理的阅读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个人的知识积累不断夯实基础。阅读可以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和创作思路,但是需要老师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一、小学语文课程中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一)阅读是写作的前提,也是写作能力提升的基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两个独立的教学环节,在考试中也是两个独立的部分。但从教学中可以看出,二者间存在着紧密联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阅读是通过自己对语言文字的感知,主动获取信息和认识世界的过程,从而得到相关知识。而写作是运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传递信息的过程。由此可见,阅读是吸收知识,写作是灵活运用知识去表达,这直接表明了二者间的关系。
(二)阅读和写作不可分割
阅读和写作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是相互依存的,教师要看到二者的关联性,如果单独教学会降低教学效果,效果也会不理想。阅读和写作还是互为因果的关系,阅读可以促进写作能力的提升,通过写作能使阅读更加顺利;阅读可以为写作积累比较丰富的素材,写作可以使学生懂得怎样准确运用语言文字,从而再进行阅读时才会更有效率。小学是学生进行系统训练的开始,是开展阅读和写作的关键时期,对学生影响深远。小学生的社会经验欠缺,阅读内容也比较有限,所以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合理开展阅读和写作教学,采取更加科学的教学模式,整合阅读和写作教学,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阅读教学和作文训练中的问题
(一)没有注重积累写作素材
现今,学生在平常的生活和写作中没有注重积累写作素材,写出来的文章不是饱满的,也不能吸引读者的兴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很少进行课外阅读,也就没有积累写作素材。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这样的作文题目:令我感动的事情,很多学生都被限制在扶老奶奶过马路,这样就不能体现出想象力。
(二)学生写出的文章不够生动
从当前的语文教学情况可以看出,很多教师没有注重带领学生融入到自然中,特别是城市中的学生。学生与自然接触的途径非常少,因此学生写出的文章是不够生动的,也没有和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同时,学生缺乏实践,也不能让文章凸显出真实性,经常出现雷同或者抄袭的情况。
三、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整合
(一)创设活动课堂,引导探究阅读
小学生的智力相对于幼儿阶段有了质的飞跃,他们的思想上更加活跃和奔放,因此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阅读方式,而是要带领学生通过更多的渠道探究文章,在教学中创设活动课堂,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开放,针对阅读后的分享和讨论也必不可少。
阅读之后学生们可以对阅读内容进行思维判断和二次创作,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将阅读材料中的信息不断地吸收和消化,并最终转化为自己的写作素材,在讨论中使信息反复在脑海中加工,让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
(二)增加阅读量,强化积累
很多小学生写作能力未能得到有效提高,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做好平时的阅读积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阅读量很少。很多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完成大量作业,阅读时间被挤压。要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时间和阅读能力,帮助学生通过阅读积累素材,学习写作方法,并注重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写作过程中来。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注重对学生的阅读行为进行引导和强化。具体来讲,老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阶段性特征和作文发展需要,为学生制定相应的阅读指导书目,这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目的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实践效果,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效吸取相应的知识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实现个人写作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阅读与写作的互相促进。
(三)在阅读中与创作者的情感形成共鸣
阅读和写作都是需要文字支撑的。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有很大的差异,感性是大于理性的。无论是试题,还是写作都没有统一的标准,一般情况下学生只要能够做到有理有据就行。教师讲授语文知识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在阅读课程中,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阅读课程中,教师帮助学生了解写作目的,学习创作者的写作方法,让学生与创作者的情感形成共鸣。阅读能够让学生与创作者形成共鸣,还能开发学生的思维,不断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丰富学生的情感。
(四)发挥阅读指导作用,掌握写作技巧
首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立意和思维。阅读不只是对文字的简单理解,还是对作者情感的认识,这样才能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达到有效、高效的阅读。学生应有较强的领悟能力,也就是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层层剥茧,挖掘出文章要义。这样才能了解到阅读材料的精髓,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自己在开展写作时也能准确表达,以免使写作和阅读材料产生偏差,从而产生跑题的现象。在阅读教学时,让学生准确立意和准确表达,是进行写作的关键步骤。其次,让学生阅读一些相同主题的材料,分析其中的表达差异。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教师为学生布置一些阅读任务,让学生自主阅读,自己分析阅读材料。基于此,可以让学生阅读一些相同主题的文章或者材料,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更具创新意识。
(五)激发学生的读写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有这样的要求:能够运用自己学过的词汇或者生词写出简短的句子,能够表达出一些浅显的道理;有写作的兴趣;学会运用标点符号。这些看起来比较简单,但是对小学低阶段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目标。从小学语文课本来看,学生需要接受大量的识字和口语交际的锻炼,虽然平常的锻炼是有序的,但是没有从整体上进行编排。小学低学段的学生向中学段转变,无论是在思维层面,还是心理的承受力,都是一种挑战。在语文课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将阅读和写作紧密相连,重视对低学段的学生的启发,还应该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平台,加强知识之间的关联。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学习有着它特殊条件和目的性,其中的语文作文需要我们不仅在写作形态上有个人风格,还要会揣摩评卷人的评判思维,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通过“以读促写”,以培养生的表述感知力,并在阅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以实现写作素材的积累,并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形成独特的写作风格,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性提升。
参考文献
[1]柴金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的整合浅探[J].新课程(中),2019(09):33.
[2]杜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的整合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28):67-68.
[3]安静波.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整合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9(75):34-35.
[4]于晓.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的整合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9(25):96+98.
[5]郑婉芳.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相融合的教学策略[J].考试与评价,2019(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