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中心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究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下)第1期   作者:赖斌
[导读] 以“学生为中心”,便是以学生的学习发展为中心

        赖斌
        深圳市龙岗区华南师范大学龙岗大运学校 518172
        摘要:以“学生为中心”,便是以学生的学习发展为中心,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也是针对教师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所倡导的教学模式,意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学生学习的良好氛围,极大程度上培养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灵活应用此教学模式。本文将围绕“学生中心”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进行探索研究。
        关键词:学生中心;初中语文;语文阅读
        引言
        对于初中生来讲语文是能够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以及运用、思维逻辑、审美、提高文化底蕴等能力的重要途径。语文阅读作为初中语文教学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学习语文影响极大,但由于部分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学方法使用不当,导致阅读教学的教学成果不理想[1]。随着现代教育思想以及学生心理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被提出,以此教学理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自主学习意识。
        一、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对于语文阅读,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认知以及教学方法,部分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所以目前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参差不齐。目前我国初中学生在接受语文阅读教学时有以下几种表现:
        1.学生阅读量不足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积累知识、增长知识面等还可以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品格。但由于初中生的课业压力逐渐增大,阅读又耗时长,所以对于学生而言,语文阅读是一个很难提起兴趣的教学活动。从而导致了学生的阅读量不足,阅读面不足,知识面窄,对于后面文章的阅读很难产生情感共鸣,难以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2.学生想象能力较差
        语文的一大特点便是人们能够通过文字进行自主想象,每个人自身情况不同,想象出来的情境也是大不相同的。而初中生在进行语文阅读时,想象力丰富,但是仅是围绕文字表面意思进行想象,不能对文章内容所展示的更深一步的内容进行想象。
        3.学生知识运用能力较差
        文章是由多个优美的句子以及恰到好处的字词组成的,而这些内容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描写方法等都是学生学习的实例[2]。但大多数学生在接受语文阅读教学时时常会忽略这些知识,所以学生在运用时往往因为知识以及经验不足所导致语句不通等情况。


        二、基于学生中心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1.开展阅读活动
        对于阅读教学能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关键就在于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如果学生对于语文阅读有着非常浓烈的兴趣,那么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便会事半功倍,这也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体现。所以教师需要开展阅读相关的教学活动,例如:“知识抢答”“我问你答”等,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从而养成自主阅读的好习惯。
        2.结合实际生活
        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文章便是人们通过文字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方式,而其中所表达的情感内容也都是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需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以求学生在阅读时能够更深层次的理解感悟。
        例如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朱德先生的《回忆我的母亲》,这篇散文主要讲述的便是作者母亲的生平,通过母亲对家庭的付出而展开,后通过作者在母亲身上学习到的优良品质结尾,从文章起始到完,都营造出了悲痛、怀念的氛围。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讲述自己母亲在自己心目中的形象以及为自己做过最难忘的事情,结合课文让学生更深层次的感悟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
        3.引导学生积累知识
        阅读是一个耗时长、量大且重在积累的学习活动,而阅读能否取得成效,则需要学生长时间的积累知识,并养成长期的自主阅读的好习惯。例如文章中的词汇语法、修辞手法等,都是需要学生去积累的[3]。通过文章里好词好句的运用,学生不管是在阅读理解还是写作上都能取得一定的成效。
        4.引导学生课外阅读
        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多是取自名著中,而学生若只是通过教材中那一原著中节选的文章来定义一位历史人物,往往是片面的。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不论是期刊还是名著等。例如:学生只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但是对于周瑜、黄盖两位历史人物学生并不了解,也不知这一歇后语所表达的深意。
        例如部编版初中教材中的《三顾茅庐》,其中所表现出的张飞粗暴、鲁莽,若是学生没有阅读完整的内容,也许便会认为其就是这样的人,而在教学时教师讲述其他的性格特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去阅读完整书籍。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学生为中心”的基础上进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激发了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以及自主阅读的积极性。阅读是学生增长知识的一种有效途径,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优良情操,塑造良好的品格,所以教师需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完善教学方法,来正确引导学生阅读,提高学生阅读水平以及阅读理解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林艺君. 基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 新一代:理论版, 2019(10):202-202.
        [2]陈志阳. 基于"少教多学"模式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 课外语文, 2019, 000(001):100-101.
        [3]闫珍娟.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 000(003):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