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倾听习惯的培养研究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下)第1期   作者:黄洁
[导读] 小学低年级正是学生良好的习惯养成和思维活跃的年龄阶段,

        黄洁
        广西南宁市横县横州镇龙首村委小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宁市530304
        摘要:小学低年级正是学生良好的习惯养成和思维活跃的年龄阶段,活泼爱动,自制力不强,对于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如果不能正确引导,很容易导致学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听课效率低下的问题,这样课堂教学效率就大大降低,学生的基础就不容易打牢固,为以后的语文学习埋下很大隐患。这一时期的教育状况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就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倾听习惯的培养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倾听习惯;培养策略        
        
        引言:        
        语文作为小学教学体系中的基础关键性学科,自身知识体系复杂庞大,还包含了大量的人文精神素材,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强烈的学习兴趣与热情,然而受到年龄认知水平以及性格等因素的影响,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缩短学习和实际生活的距离,让语文知识不断深化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语文知识。以小组学习模式提高学生自主性,小组中的优等生理解能力强,他们获取知识所用的时间短,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消化吸收,成绩较差的学生则有足够的机会获取知识,而且可以向优等生请教,这样以优带劣,只要小组里有一个学生学会了知识,那么所有小组成员就都可以学会知识,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高质量的语文课堂教学就是时效性的基本保证。语文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思维状况引导学生良好倾听习惯的形成,深层次的体会语文素材中蕴含着情感精神,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采用激励教学模式,合理运用教学用语。        
        低年级的学生生性活泼,注意力难以集中,想要让他们在语文课堂上认真倾听是相当有难度的。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可以结合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采取激励表扬的语言或行为鼓励学生学会认真倾听。通过信息化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才能记忆深刻,我们在小学语文课堂中 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程的学习,不仅如此,还能通过小组完成作业,进行课外实践等。教师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对于教学整体来说,手段是次要的,真正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才是主要的。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理论素养,让教师知道如何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掌握方法,发散思维,提高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再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知识面,将信息化手段摆在正确的位置,以此来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课堂上讲授重要知识点或学生走神情况严重时,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孩子们,下面要讲的内容很重要,老师只说一遍,我相信大家都能够掌握的。”孩子们的注意力立刻就会被吸引到教师的讲述上来。        
        二、创设相应的语文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部分学生不认真听课是由于课堂教学过程枯燥乏味,使他们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在课堂上无法集中注意力。时代的发展决定了我们如今的工作生活都更注重效率,小学语文课堂的时效性发展也契合了这个时代,同时也符合了现代教育的根本要求,教育效果好坏不能单纯以分数决定,而要以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标准,包括了解小学生思维习惯,小学生接受能力等,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课本素材为出发点,结合实际生活体验进行教学,努力深挖一些生活教学素材,并结合教学案例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并逐渐形成一种习惯。借助情境教学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能够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        
        三、注重对学生倾听技巧和方法的传授。        
        课堂上学生的表情、手势或身体动作是最能反映一名学生是否在倾听的表现。因此在语文课上,我们可以对学生的倾听姿势做如下指导。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才能记忆深刻,我们在语文课堂中 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程的学习,不仅如此,还能通过小组完成作业,进行课外实践等。教师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对于教学整体来说,手段是次要的,真正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才是主要的。听同学发言时,眼睛看着老师,而不能转头去看发言的同学的脸,做到神情专一,认真倾听。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学生这种眼神、表情的信息反馈,一目了然地观察、了解学生听课的状态,以达到更好引导课堂教学有序进行的目的。        
        四、及时评价,加深倾听乐趣。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情绪、情感的影响很大,因此,教師应用激情满怀的话语激励学生,即用赞扬、简短、恰当的语言给予评价,如“你的想法最有创意!”“你读得太有感情了!”“听了你的发言,老师仿佛看到了夕阳下山的美景。”……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学习的乐趣。提升语文教师文本解读能力,语文的魅力在于语言和文本,教师只有在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教授学生。小学语文课本的作品选择往往倾向于低龄化视角,文本优美简洁,朗朗上口,老师的备课可以当做一个享受美的过程,课文的意境美、语言美、形象美、情趣美、人格美等都需要老师用心去体会。设身处地的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本文的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怎么引导学生思考,又怎样抽丝剥茧般巧妙地将难点讲透彻,都是一名语文教师要做的工作。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自己的境界也得到了提升。        
        五、结语        
        综上所言,良好倾听习惯的养成是提高小学生倾听能力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综合素养的体现,更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自主学习是学习中的最高境界和阶段,如果学生能够自觉进行自主学习,那么学生已经成为学习的主导者和主人,脱离了教师的监督,这对于学生和教师都是一个质的飞越。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增强学生全面发展能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能够全面发展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史英红.培养学生倾听习惯 打造语文高效课堂[J].学周刊,2017(34):67-68.        
        [2]梁会颖.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倾听习惯的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7(28):63.        
        [3]王欣.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倾听习惯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6(03):70+72.        
        [4]王丽娟.培养学生倾听习惯与深思品质的研究[A].新教育时代(2015年10月总第3辑),201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