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莉莉
浙江省泰顺县实验小学 (325500)
预习是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一个过程,有效的预习,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改变被动学习的局面,提高课堂的学习效果,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可以从一年级开始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长期预习与课前预习相结合
长期预习是指某一个教学教学内容,可以在开学初、甚至上一学期通过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分阶段、分步骤地预习。课前预习是指孩子在学习某一教学内容之前的几天或一天进行预习。通常孩子更多的是课前预习,但笔者认为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中的认识图形(一)、分类整理、认识人民币、找规律这些知识需要孩子丰富的生活经验、游戏经验,需要课前的实践预习,所以并不能等到上这节课的时候才去预习,而应该提前让孩子做好准备。当然长期预习跟课前预习并不能简单的分割开,有些知识既需要长期预习,还需要课前预习。
以下这份是笔者设计的《认识人民币》的长期预习单,从开学开始为学习这个单元的内容做好准备。
《认识人民币》的长期预习单
[第一阶段]辨识人民币:1.人民币纸币共有几种面值?2.硬币共有几种面值?
3.你能辨识一张(枚)人民币的面值大小吗?
[第二阶段]分类清点人民币: 1.请你置备一个储蓄罐;2.请你把平时买东西找的零钱储存起来,一段时间后按不同面值分类清点储蓄罐里的钱。
[第三阶段] 使用人民币:1.超市里商品的标价是怎样的?你看得懂吗?2.收集你最喜欢的 5 种玩具的价格标签。 3.与家长去购物,并尝试付钱,计算应找回多少钱。(每两周至少一次)
认识人民币不能脱离真实的生活情境,一年级学生需要在活动中认识、了解人民币、使用人民币,笔者设计这一样一份长期预习单,让孩子通过认识人民币、清点人民币、使用人民币三个阶段,以期孩子能在生活情境中掌握关于人民币的知识进而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二、预习作业单与动手操作相结合
由于低年级学生还不了解预习的方法,也缺乏主动预习的习惯和兴趣,如果让一年级学生直接阅读书本预习,孩子会不知道看什么,也不知道怎么看,容易忽视一些重点。如果直接阅读书本上的方法,没有自己的思考,不去动手操作,那么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考虑到一年级学生年龄小,预习能力弱,好奇好动、爱说、爱操作的特点,老师应当认真研读教材,针对教学内容设计任务具体、有趣、可以动手操作适合一年级学生的预学单。
预习作业的设计有两个层次:
(一)问题+操作———通过问题,有目的、有重点的的预习,让学生有明确的方向和要求,拒绝“放养式”预习。通过操作,让学生动手、动嘴、动脑,让他们去做、量一量、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移一移、画一画,在动手操作中锻炼他们的思维,激活他们原有的经验,对所学内容有了体会和感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触摸式的了解,有了这种经历,他们对数学学习才会有更多过程性的体验。
(二)尝试+质疑———尝试练习,检验预习效果,提炼方法。“试”是数学预习不可缺少的过程,通过做练习或解决简单的问题来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又能让学生知道自己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质疑,提出在自学过程中产生的疑问以及遇到的难点,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大胆质疑的能力与习惯。
预习单:《十几减9》
预习要求:
问题+操作:
1.请思考“15—9=?”。
(1)想一想:你会计算“15—9=?”吗?请你想想你是怎样计算的?
(2)动一动:请用小棒、圆片试着摆一摆“15—9”的计算过程,也可以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
(3)说一说:请你先静静想想“15—9”你是怎样计算的。请把你的想法说给爸爸妈妈听,如果你能用上“先算……再算……”说一说就更棒了。
(4)写一写:让你根据“先算……再算……”写一写15—9是怎样计算的。
尝试+质疑:
2.试一试。请你完成做一做的题目。
3.问一问。学完这节课,你有什么问题吗?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掌握“十几减9”的算理和算法,笔者在设计预习单时没有用情境图,而是直接出示了“15—9=?”,直接聚焦算理算法,通过这样具体的学习任务,学生通过想、动、说、写、试、问调动多元感官,搜寻自身的知识储备、学习经验掌握理解算理、算法,通过课堂反馈,预习的效果是不错的,尤其是平常不开口说话的孩子,也能说出算理。而在“问一问”环节,虽然并不是所有孩子都能提出问题,但部分孩子提出了“为什么要从10里面减?”
三、预习共享与预习评价相结合
一年级学生的学习意识不强,自觉性比较弱,如果教师只布置预习作业,不监督,很多学生都不会预习,即使预习也会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根本不会认真预习,这时教师应及时对预习效果进行检查、反馈、评价。要注意的是每个学生对课本的理解程度不一样,教师不能要求所有的学生通过预习都能说得很好、做得很好,应当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给予评价,在关注他们是否预习的同时,更要关注他们在预习及反馈的过程中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提升,尤其是对于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 应以更多质性评价鼓励他们主动阅读、认真思考、细心反思。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越小,附属内驱力体现的越明显,得到教师的夸奖或者同学“棒、棒、你最棒”的鼓励时,会由衷产生一种成就感。而对于做的比较好的预习成果,可以在课堂上的交流分享,引导学生进行智慧的对话、碰撞,拓展学生的思维。也可以通过微信分享,对学生的预习成果进行积极评价,运用激励手段,激发学生的预习成就感,点燃学生预习的激情。
预习过程中,孩子一开始的在提问环节显得不知所措,我每天将孩子的提问分享给大家,孩子们似乎豁然开朗了,提的问题都非常棒,这或许就是分享的力量,这些问题也让我们不要小看好奇心十足的一年级学生。
100以内数的认识一课中,孩子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要10个10个数,不20个20个、50个50个数?”可以20个20个,5个5个地数吗?银行的工作人员数钱也是用这样的方法吗?为什么个位、十位要写0呢?为什么10个10个数,就是100?百是怎么来的?”。
灵活、科学地预习,坚持不懈地对小学数学进行有效预习,对现有的预习模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决做到宁缺勿滥。不要为了预习而预习,要为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为了而预习,要为了课堂更精彩更生动更富有活力而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