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分层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下)第1期   作者:丁成龙
[导读] 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高中物理教学一直致力于打破只注重知识传授

        丁成龙   
        吉林省德惠市第一中学
        摘要: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高中物理教学一直致力于打破只注重知识传授,忽略学生主体和个性发展的培养模式。在此背景下,分层教学模式逐渐被大众熟知,它是新理念下提倡的教学模式之一,体现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为此,本文重点分析如何将分层教学应用到高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关键词:分层教学;高中物理;以人为本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才逐渐趋于多样化和全面化,以往单纯知识型人才已经不再实用,教育教学必须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此环境下,物理作为一门科学探究性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需要实施革新,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实现多元化人才的培养。分层教学充分满足了新时期教学要求,主要根据学生不同性格特点和学习基础,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由此可见,探究分层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分层教学在应用过程中的原则分析
(一)主体性原则
        教学主要指“教”与“学”,两者对应的角色地位不同,“教”是一种方式与手段,“学”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前者为后者服务。因此,分层教学在应用过程中,必须明确学生主体地位,根据学生不同特点和要求,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计划,平衡“教”与“学”之间的关系。
(二)公平性原则
        新课标教学理念下,传统“师道尊言”的传统思想已经不再实用,更加提倡师生平等,建立合作的师生关系。分层教学更加注重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构建,尊重学生特点和个性发展,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此外,教师还要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提供针对性学习环境。
(三)全面发展性原则
        该原则主要为了满足当下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深化素质教育实施。在分层教学实践中,除了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外,还要关注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激发各种学习兴趣与潜能,促进核心素养的培养,增强物理教学效果。
二、分层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分析
(一)教学主体分层
        学生作为教学的主要对象,对其进行科学分层是分层教学实施的重要条件。

为了实现科学准确的分层效果,教师必须对学生有全面细致地了解,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试卷调查、学周测试等途径,把握不同学生的已有的物理知识基础和学习特点,洞察内在潜力,将学生归为A、B、C三个层次,分别为学困层、中间层和优等层。之后再将每一层次的学生混搭成学习小组,以利于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实现全体学生共同发展。
(二)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向,科学的教学目标对于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方案选择、教学评价的正确的实施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分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每个层次学生的物理基础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以“分子的热运动”知识教学为例,主要讲述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分子的动能、布朗运动、分子热运动与扩散之间的关系等知识。此时教师要根据具体知识内容,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比如对于A层次学生要求掌握分子热运动的概念和规律,并在教学中多以鼓励为主,扎实基础;对于B层次学生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在A层次学习目标基础上了解分子的动能,并设计各类关于分子热运动的问题,像“能不能说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的运动,为什么?”等,加强对概念的深入理解;对于C层次学生侧重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重点结合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让学生进行判断与分析,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三)课堂教学过程分层
        课堂是教学活动实施的主战场,也是分层教学中最关键的步骤,直接决定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以及各层次学生的综合发展。因此,教师要充分优化各个教学环节。
        首先,通过求知欲激发实施新课导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动态化演示美术创作时染料扩散的现象,呈现扩散美,并提出问题“染料扩散的本质是什么?”从而引发学生思考。其次,面向全体学生,实施针对性引导。此时可以选择设计问题链,激发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当物体下落时,会有会影响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此种“中间问题”没有明确的层次化界限,具备很强的开放性,有利于增加小组讨论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最后,设计分层练习,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并及时获取练习反馈情况,为下一节课的计划调整提供依据。此外,还可以根据学生表现进行层次的动态化调节,激发学生学习斗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语:综上所述,分层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还促进了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的不断发展。因此,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实践分层教学,针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进行针对性分层,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挖掘学优生的潜力,实现物理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伟. 以学定教,因材施教——浅谈分层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4):120.
[2]张承坤.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创新思路浅谈[J]. 教育科学论坛,2019(32):56-57.
[3]古寿林. 浅谈高中物理分层教学——以平抛运动为例[J]. 物理教学探讨,2018,36(11):3-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