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下)第1期   作者: 甘增桃
[导读] 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和我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如今向世界宣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了各学段

        甘增桃   
        南宁市五里亭第一小学   广西南宁  530003

        摘 要: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和我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如今向世界宣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了各学段、各学科的广泛共识,要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内容就需要相关老师不断进行教学手段和方式上的创新。本文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
        关键词:小学学段;数学教学;传统文化的渗透;相关策略探究

        提起数学,相信不少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它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是理科的代表学科之一,而传统文化则是属于文科的学习内容,和数学学习好像沾不上边。其实并不是这样,传统文化渗透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们学习的每一门学科、甚至做的每一个动作背后都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如果只在一些文科性质的学科中对学生展开传统文化教育则很有可能造成学生对文化认识不够深刻、存在传统文化学习误区等情况。本文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从以下三个方面谈相关策略研究。
        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通过上文的叙述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我们也能明白,在所有学科教学中我们都应该渗透传统文化的内容,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内容究竟有哪几方面的意义呢?笔者将分点探究。
        首先是有助于学生学科兴趣的养成。数学本身就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在实际学习中要想学好数学也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我们都知道,小学学段的学生大多7-12岁,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还不是很健全,很多学生还不能进行系统的逻辑思考,这也是导致他们数学成绩偏低、对数学学科失去信心和兴趣的主要原因,这种情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是比较常见的,也是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实际学习的,而在传统数学教学中加入一些传统文化的内容有助于把数学从“纯粹理科”的大阵营中拉出来,教师在上课之前先教授学生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这些内容往往与生活联系比较密切、属于人文方面的内容,能够提升学生上课的专注性,而且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更加专注的学习数学知识,而这份专注不断发展就是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基础和来源,对学生学科兴趣的培养和学科能力的提升有及其深刻的意义。
        除此之外,在数学教学中加入传统文化内容还有助于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文化认同感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十分简单的过程,在实际教学中要想使学生形成文化认同感就需要学生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进行传统文化内容的渗透,小学数学课堂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场合。在数学课堂进行传统文化内容的渗透有助于学生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而且在数学课上都渗透了传统文化的内容也有助于在学生心中形成一种“传统文化很重要”的心理共识,这种共识也有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的学习和积累传统文化内容,从而最终形成一种有关传统文化的心理共识。
        2 在小学数学课堂如何渗透传统文化内容
        通过上文的叙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在数学课堂渗透传统文化内容对于学生学习兴趣和文化认同心理的养成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现实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养成教育其实没有那么简单,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如何渗透传统文化教学内容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方法。
        2.1 以文化为起点进行数学学习
        提起中国相信不少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千年的历史也为我们留下了非常多的传统文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加强备课、以传统文化为出发点进行数学知识教学。

例如在讲分数之前我们可以插入一个孔融让梨的小故事,给同学们讲在我国古代已经有了一个大孝子在分梨子,相信如果他学习了分数一定能够更加准确更加科学的进行分梨,这样的课堂导入方式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谓是一举两得。再比如在讲基本初等图形时我们就可以以窗花为切入点,带领同学们一起领略古人的智慧,看看窗花里都藏着哪些基本图形、又有哪些图形变换规律,这样的切入和学习不仅能够带动课堂学习的气氛,而且能够让学生近距离的领略我国古代剪纸艺术的精妙和美丽,客观上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2.2 通过古代智者学习数学知识
        在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我国也培养了很多数学家,这些数学家在成长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有趣的事件以展示他们过人的才能和品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些数学家的故事去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热情。例如在讲圆这个基本图形时我们就可以先给学生讲讲伟大数学家祖冲之量圆的故事,通过故事的讲授学生不能能够了解到祖冲之的智慧,而且能够学习祖冲之身上勇于探究、乐于实验的品质。在日常教学中老师若能经常以各种数学家为切入点进行教学长时间下去也能加强学生对于我国古代数学家的理解,而且能够在客观上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品质,知识是有遗忘曲线的,但品质一旦形成学生一定能够受益终身。
        2.3 深入挖掘教材内容
        不论是什么学科的教学、哪种具体的教学方式,要想真的取得良好的效果是一定不能脱离教材的,传统文化教学自然也不例外,教师在进行传统文化渗透时切忌“生拉硬靠”,即把本来没有关系的两个事物捏合在一起,这样可能会导致学生基础知识和传统文化都不能学好。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要想进行传统文化教学就必须深入挖掘教材知识,一切以教材为出发点。例如在讲长度单位的认识时我们可以充分挖掘长度单位认识和提出所经历的过程以及面对的困难,然后再讲秦朝统一了度量衡的伟大成就,通过这样的讲述学生在学完知识后不仅只学到了知识性的内容,而且也学到了知识背后的一些内容,这样的学习也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可谓是一举多得。
        2.4 组织各种文化活动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有这样的共识:让学生动起来能够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文化教育中也是这样,在教学中加入大量的文化实践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牢固对知识的理解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实际教学实验我们也能够了解到,学生要是真的动手去进行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实践了,即使日后忘了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也能够记得它带来的启示。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不断的丰富第二课堂,运用家校合作的方式去拓展第二课堂的内容,如果第二天的教学内容是有关加减法的计算,那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在第二课堂中与家长一起学习算盘的使用方式,这种学习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上课兴趣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传统文化和传统技能,对学生人生发展有益。
        3 结束语
        通过全文的叙述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不论是什么学段、什么学科,进行传统文化教学、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一直是我们全体老师的使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学也有助于学生学科兴趣的形成和培养,但我们都知道,进行传统文化教学往往涉及到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的一个更新,这种更新并没有那么简单,本文也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了几点将传统文化与小学数学教育相融合的具体方式,但有一点是我们需要意识到的,那就是其具体方式并不仅仅上文提到的这几种,更多的方式还需要教师去不断探究。

        参考文献:
        [1]郑洁.关于小学数学情境化课堂算数教学方法的探索[J].好家长,2017(29):44.
        [2]李菊华.找寻生活中的数学元素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思路探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24):47-48.
        [3]麻建芬.浅谈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3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