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积极性的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下)第1期   作者:韩福英
[导读] 目前对学生开展的教育体系中,要求能够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

        韩福英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广福二中,江西省南昌市    330205
        摘要:目前对学生开展的教育体系中,要求能够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当中,提高学生的自制力和主动性,进而能够为培养学生更加全面的知识体系奠定良好的基础,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发挥。本文针对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积极性的有效策略进行分析,希望为促进初中数学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积极性;数学教学

        数学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体系结构更加严谨,并且各部分知识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要求学生在数学学科的学习过程中能够维持对于数学学科的兴趣,并通过兴趣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紧紧跟随教师的教学脚步,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针对初中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如何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相当重要的研究内容[1]。
一、利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当中,计算机技术已经实现了在各行各业中的普遍应用,通过现代多媒体技术来将一些更加抽象的知识更加直观地展现出来,让学生更加便于理解。除此之外,还能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观察空间,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感官感受,并帮助学生构建更加深入的数学知识体系,创设丰富的课堂学习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举个例子,在人教版初中数学课堂中,为学生讲解关于行程的数学题时,学生对于两地相隔多少米以及同时出发等概念不能够产生直观的理解,就会导致学生在解题时出现疑惑[2]。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数学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来为学生进行展示,通过视频或图片的方式来为学生呈现具体的情景,就能够让学生了解相关的概念以及含义,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题意。通过在课堂中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更加新颖的娱乐方式来进行解答,帮助学生构建起更加和谐、舒适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了解程度,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进而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积极性。
二、融入语言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如果能够融入十分丰富的语言艺术,采取更加诙谐幽默的教学语言,就能够提高学生对于求知的欲望,让学生充分地关注课堂内容。除了能够调整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心态,还能够帮助学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构建出和谐、幽默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展现出与语言艺术的魅力所在。通过采取丰富的语言艺术来辅助教学,让一些更加抽象的知识表现地更加具体,转化这些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推动教学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数学教师使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案例,能够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举个例子,人教版初中数学进行“样本”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通过融入生活中一些具体的案例来对学生进行讲授: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购买干果、红枣等物品时可能会询问卖家关于红枣的品种以及甜度,此时卖家出于销售效果考虑会让买家来进行品尝,这种品尝会体现出一定的随机性,这就体现出“样本”的具体含义,将总体中的部分来作为统计的研究内容,从而对总体产生了解。这样的举例方式能够让学生对具体的数学概念产生直观的理解,提高理论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融合程度[3]。
三、结合生活日常,体现出数学知识的实践性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当中,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体系,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因此在教育过程中适当融入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帮助学生明白数学在生活中发挥的价值所在。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数学知识的吸收和理解,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好奇心以及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积极性[4]。举个例子,在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对学生进行形状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圆柱的概念,可以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思考,搜集相关的圆柱形状,从而帮助提高学生在生活中的观察能力,使数学的教学生活化,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利用意识。
四、采取分层教学法,让学生充分融入学习中
        在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学生,体现出一定的独特性以及个性化特点,这导致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充分了解这一特点,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分层教学的方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针对一些基础知识不牢固、对学习认知程度不高的学生,要在对他们进行课堂提问以及作业批改的环节体现出一定的宽松性,从而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这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直观地体验和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而对于教学过程中一些接受能力较快、基础知识牢固的学生,可以适当提高提问的难度,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知识更加深层次的认知以及了解。除此之外,教师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进步,还应当对其进行适当的鼓励,帮助学生更加积极地学习数学知识,建立克服困难的意识,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表扬,并能够在日常教学过程当中看到学生自身性格方面的闪光点,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被重视的快乐,从而鼓励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5]。
结语:
        总体来说,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获取以及了解方面利用传统的学习方式可能会导致学生厌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采取适当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本文的研究,思考了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式,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以及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玉婷.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J].才智,2020,03:65.
[2]阮征.浅谈数学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7,3506:123-125.
[3]邱堃铭.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高新区,2018,02:118.
[4]丁丽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7:239.
[5]吴宏,张珂,刘广军.数学写作融入初中数学教学的实验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9,2805:51-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