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下)第1期   作者:李惠东
[导读] 在新时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逐渐增加
                 
        李惠东
        福建省惠安第三中学
        摘要:在新时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逐渐增加,并且在教学期间,有效加强学生相关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是现阶段每个学科主要实施的教学目标。因此,根据这一背景,大部分教师都逐渐关注学生的“史料实证”核心素养在其教学期间的有效培养。然而,由于现阶段这种教学理念普及与实施的时间比较短,导致部分历史教师的教学技能还无法完全有效的落实学生“史料实证”核心素养在其教学中的培养,所以,怎样及时更新现阶段历史教学的手段与内容,并且确保学生在此期间有效增强“史料实证”核心素养依然使现阶段大部分历史教师需要探究的重要内容。此篇文章就根据实际情况对培养策略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历史教学;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策略
        引言:在近几年的历史高考中,更注重于“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考查,以往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以无法应对现阶段的高考需求。所以,教师在教学期间需要将“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进行适当的分解,并在此教学期间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协助学生构建历史认知的框架,从而使“史料实证”核心素养得到培养。
        一、“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内涵
        所谓“史料实证”核心素养其实是指依靠可靠的史料,并通过缜密的逻辑分析,建立历史认知,从而更好的形成自身独立见解的能力。“史料实证”核心素养需学生将自身置身于特定的历史时代,同时找出相关的史料并进行分析与推理其选择的信息,最后得出结论。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也使品格得到适当的培养。
        二、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精心设计教学思路
        教师在教学期间应设计教学思路,例如: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探讨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教师就可以从表说、图说、轴说、众说这四个不同角度进行教学,使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与学习新文化运动的基本知识,建立历史时空观念,并且也能及时感受到历史解释的实证性与历史评价的多元化,从而更全面的了解历史并提高史学素养。
        (二)丰富历史史料内容,培养学生对历史史料的辨别能力
        要想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核心素养,首先就是需要引导学生学习辨别、选择出更加真实、更具真实性的历史资料,而历史教材内容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这一需要。因此,历史教师可以在其教学中根据学生对相关历史史实的理解学习情况,结合相关历史史实,在网上或者其他纸质书籍文献中选出一些相关的历史评述、历史文物照片或者是一些历史文献等文字或音频资料,这些资料可以是一些真实的、科学有依据的,也可以是一些真实性和科学性都不确定的。然后在课堂上把事先准备好的资料打印出来发给每个学生,或者直接在多媒体展示屏上展示出来,要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清楚地进行阅读。

最后再引导学生结合相关教材中的具体知识内容,对这些资料的真实性、科学性进行辨别,并选出能帮助自身进一步理解吸收相关教材知识内容的资料,以此来培养学生对历史史料的辨别和选择能力。例如,在有关某一具体历史事件的教学活动中,历史教师需要先对自己班上学生对这一历史事件的了解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结合这一事件中的具体知识内容,在网上收集一些有关这一事件的历史图片、评价等资料,也可以在一些其他的历史纸质文献上查找一些历史人物对这一事件的具体描述和评价等,并将这些资料与历史教材中的相关具体内容有效结合,对教材内容进行丰富和延伸。然后在教学实施的具体过程中把这些资料结合教材知识内容在多媒体展示屏上清晰完整地展示出来,便于学生自主进行阅读,并利用一些语言引导,让他们对教师提供的这些资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辨别和选择,有效培养他们的历史史料辨别和选择能力,促使学生初步形成“史料实证”的意识。
        (三)引导学生正确阅读分析相关历史史料
        教师教学期间想要更好的培养学生历史“史料实证”核心素养,就需教师在音带学生辨别与选择相关的历史史料之后,教师对其内容进行相应的阅读分析,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其知识,同时这也为学生之后的学习提供了扎实的基础。所以,教师在此教学期间还需及时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分析其历史资料背后的真正含义,并且也包括这些资料的背景、原因、意义、以及在证实相关历史史实的具体作用等。教师可以在教学期间积极引导学生对上述知识进行学习与应用,这会使学生更快速的掌握史实的具体作用,从而更快速的推动学生历史“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培养。
例如,历史教师在组织学生对某一具体历史事件的相关拓展资料进行辨别和选择后,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最后选出来的历史资料进行阅读、分析,深入分析、探究每一个历史人物相关评述背后所代表的实际含义,分析这些历史人物所处的社会背景、相关评价内容产生的原因,以及这些资料在证实对应历史事件中的实际作用,从而促进学生对阅读分析相关历史史料技巧和方法的理解掌握。
        (四)丰富历史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利用历史资料证明历史史实的能力
        教师教学期间想要将学习的历史“史料实证”核心素养进行有效的培养,就需要历史教师在学生学会辨别和选择、阅读和分析相关历史资料后,并且也需要教师在此教学期间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实践锻炼的机会。同时,教师也可以按照班上对此历史资料理解与分析后,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积极开展各种历史实践活动,可以给学生一定具体的主题,并且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和互联网上收集相关历史资料,同时对相关资料进行辨别、选择、阅读以及分析,将资料上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其他历史史实再现出来,这也能够使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
        结束语:综上所述,历史实践教学期间必不可少的部分是史料教学,同时也是落实“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具体体现。教师在教学期间,需及时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创新史料教学模式,积极引导学生通过选择、整理、解读、应用史料,并且在探究中渗透实事求是的实证精神,从而更高效的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孟繁宇.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C]//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一).2019.
        [2]刘刚.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J].新丝路:中旬,2020,000(003):P.1-1.
        [3]杨军.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J].成才之路,2019(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