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万荣
四川省成都市大弯中学校 610300
摘要:对于教育来讲,学生的每一个成长阶段都有与其相对应的教育方式,高中阶段是学生心智逐渐开始走向成熟的阶段,向师性逐渐减弱,并逐渐开始拥有自主意识,因此教师要注重品德教育的融入,教师在进行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作为一个班级的“引导者”,应该注重“以德治班”的重要性,通过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开拓心理沟通的多种方式,尊重每一个学生,不搞“特殊对待”等具体策略,将其贯穿在日常班级德育工作的整个过程中,并逐步落实。
关键词:以德治班;高中德育;实践策略
引言:
高中阶段不同于初中阶段,处于高中 阶段的学生逐渐拥有了自己的认知能力,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逐渐建立的关键阶段。在高中的教学工作中,德育工作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高中的学生需要教师进行正确引导,预防学生由于不当的错误心理产生学习的厌倦性。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运用正确的方式,一步步地引导学生打开心扉,逐步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从而更好的进行德育工作。
一、简述“以德治班”在高中德育工作中的优势
“以德治班”与其他班级管理方式比较而言更能够让学生接受,在传统意义上的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都担任的是“领导者”的形象,在对班级事务进行管理时,教师的态度都过于强硬,而不是“以理服人”,而“以德治班”的管理概念则是让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引导班级学生积极配合管理工作,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去深入、去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安排管理工作,消除学生的顾虑与恐惧。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再仅是师生关系,而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更多的像朋友之间的交谈,引导学生积极地开放自我,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在教师了解到学生的本质问题后,进行相应的德育教育,从而及时阻止学生错误思想的萌芽;而学生也通过与教师的交谈,进一步深化自我,使自身的德育水平进一步实现跨越。在教师与学生的心理沟通过程中,教师要渗透正确生活理念、向上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教育,促使学生德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二、在德育工作中落实“以德治班”的具体策略
(一)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对于教师而言,若想要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将“以德治班”贯彻落实,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是十分必要的。大多数学生对于教师是持以一种恐惧心理,不敢向教师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因此教师要做的就是打破学生的恐惧感,让学生信任自己,敢于向自己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在日常的班级管理活动中,教师要建立一个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不再是威严且高高在上的“狠角色”,而是可以打开心扉进行交流的朋友。教师要在管理工作中做到严慈并济,体现为人师表的教育理念,让学生愿意跟自己进行深入的心理交流,而且能够真正的听进去教师对自己的建议。
(二)开拓心理沟通的多种方式
对于高中阶段来说,学生自主心理开始发展,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考虑问题的方面比较广泛,对于事物的好奇心理较重,因此,教师要抓住高中阶段学生的特点。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已逐渐不能够满足学生日益完善的思想体系,教师要从其他方面积极开拓班级管理的多种方式。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太过于死板,通常便是教师占主体地位,长此以往,学生很容易对这种单一的班级管理方式产生逆反心理。创新是任何事物发展的不竭动力,教师对于班级管理方式也要积极进行探索,发掘多种可能。增添班级管理过程的趣味因素,让学生愿意接受,乐于接受。比如教师可以在与学生沟通交流之前,对学生进行富有趣味性的心理小测试,让学生先建立一个充分的心理准备状态。在整个心理沟通过程中,教师也可通过多媒体的辅助,给学生播放一些与心理沟通内容相符合的视频内容供学生进行观看与思考,通过多媒体辅助的方式让学生认为心理沟通过程不再是枯燥无味的,从而愿意更积极地与教师进行心理沟通。
(三)尊重每一位学生,不搞“特殊对待”
对于教师而言,每个学生都是珍贵的。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和宝贵的特点,因此,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及特点,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不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要求学生。对于教师而言,自己要了解的,是学生的个性特点。而了解学生的前提不是建立在成绩的好坏或学生父母的工作情况等方面,教师若是从这些方面去考虑,对学生的认识和评价,必然有失偏颇,每个班级有成绩优异的上等生,也必然会有成绩稍差的后进生。成绩并不是只是衡量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教师在与学生进行沟通时,要做到针对某一件事,而不是针对某一个人,从事情的本身出发,与学生进行沟通。若学生有错误,就让学生明白自己错在了哪里并疏导学生,让学生及时改正。切勿因为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事情的好坏,一味地去数落学生,从而使学生更加抵触与教师的沟通。
三、结束语
对于教师而言,通过“以德治班”,不仅可以充分了解班级学生的特点,从而进行班级德育工作的有效展开。对于班级管理工作而言,“以德治班”是必不可缺的一个过程。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二者之间的联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充分利用“以德治班”方式,从而通过“以德治班”的方式更充分地贯彻落实德育工作,心理沟通是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必要过程,只有充分的了解学生,教师的工作才能够更好的去实行,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教师的工作才能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马亮.浅析高中德育工作的低效现状及解决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177.
[2]朱财.高中班主任开展德育主题活动的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188.
[3]于忠英.新媒体环境下的高中德育工作探析[J].中国新通信,2020,22(16):207.
[4]陈淼.高中德育工作中“以德治班”的实践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1):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