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彬
浙江省玉环市实验学校 317600
摘要:应用体态律动教学法,更好地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激发学生潜在的音乐学习才能,促使学生感受音乐、享受音乐、解读音乐以及创新性的表现音乐,陶冶学生的生活情操,推动初中音乐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初中音乐 体态律动教学 实践方法
音乐学科教学,是学校整体课程配置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说是“艺术”的代名词之一。2011版音乐课标根据课改十年实践积累的经验及信息,对”教学建议”作了许多重要修订,特别是“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部分,增写了”重视教学目标的设计与整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实践活动”等音乐教学密切相关的具体建议,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而体态律动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用以激发学习者的课堂参与兴趣。
体态律动教学法是由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于1900年提出的,意在“唤醒天生的本能,培养对人体极为重要的节奏感,建立身心的和谐,使感情更细腻敏锐,使学生更加健康活泼,激发想象力,促进各方面的学习”。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培养和提到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音乐能力。
一、实施体态律动教学的重要意义分析
如今“体态律动”教学法作为音乐教学中一种较为常见的方法流行在音乐课堂中,并且从实践的角度来说,它的实施效果也是非常良好的。通过实施初中音乐体态律动教学,我们还可以帮助学生感受、理解和欣赏音乐,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表演和创造欲望,让学生拿起打开音乐知识大门的钥匙,进入辉煌的音乐殿堂。法国著名的教育家雨果先生曾说过,“人类的智慧掌握着三把钥匙,一把是开启音符的,一把是开启语言的,一把是开启数学的。知识和幻想尽在其中。”所以,从音乐启智以及情操陶冶等方面来说,我们应当实施音乐“律动”教学,从优化课程改革的角度来看,更应当将音乐“律动”教学贯彻到底。
二、体态律动教学法与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融合
1.合理设计律动教学,符合音乐课程本质
体态律动教学的过程和内容设计,要遵循音乐课程的教学本质而来。音乐教学要关注到音乐歌曲欣赏和表达教学的意义,从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我们不仅要促使学生获得基本的音乐知识,掌握基本的音乐表现力,更要通过设计律动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感受音乐作品创造魅力。
比如,八年级上册《献上最洁白的哈达》,这是藏族民间歌舞《弦子》中颇具典型性的一首歌曲。歌曲中宽广的音域、倚音、延长音等带有很强的抒情性及藏族民歌独特,也是学唱中的难点,A段的演绎,弦子舞中的长靠能展现音乐的绵长,左右手从下慢慢向上划动,双手线条拉宽舒展,在最后sol长音最后两拍做靠步动作。B段音乐节奏变得紧凑,欢快的旋律表达着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这时设计做三步一撩舞蹈动作,双手水袖做献哈达状。在课堂导入时,教师伴随着歌声起舞,学生模仿律动,营造课堂良好的氛围。随后教师伴随舞蹈律动带领学生哼唱旋律和歌词,学生在律动的节拍中解决机械的划拍演唱,同时解决一字多音等问题,有效增加课堂趣味性。课堂拓展时,学生围成两个圈,边唱边舞体会载歌载舞的藏族风情。
唯有学生们参与到音乐中来,具备了感受和表达音乐的基础,才能理解音乐作品的本质和样貌。
2.结合多媒体教学技术,构建生动律动情境
音乐欣赏是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中,虽然也设计有欣赏课,但多浮于表层,即教师浅显的分析了一些教材中涉及的音乐作品背景资料,讲解了几个作品创作者的生平故事,然后,就开始一次又一次地播放主题音乐,至于学生是否理解到作品的内容和意境,则很少有人去实际关注。
但笔者认为,这一僵化的音乐作品欣赏课应当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而终结,新课程改革中提出,教师要积极结合身边各项有利教学资源,让学科教学与科学技术紧密联系在一起。
比如,在教学《沃尔塔瓦河》时,我们应当知晓这是一曲交响乐,具有一定的西方古典音乐的美感,但也不失律动的教学意义。笔者认为,首先我们可以结合多媒体播放缓动的旋律,并且展示出沃尔塔瓦河蜿蜒崎岖,缓缓流动的诗意景象,让音乐的旋律能够最大程度上贴合多媒体播放的河流画面、展示出浓浓的民族之风、乡村之意,在欣赏完乡村婚礼的明亮和热情奔放,学生体态律动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一首捷克的地地道道的乡村波尔卡舞曲,有些同学随着音乐轻轻摆动,打节奏(拍腿)或踩舞点(邀舞),跟老师随波尔卡舞蹈的节奏做身体律动。随后抛出问题,你认为这段音乐是进行曲还是舞曲?哪个音乐要素使我们的身体不由自主地跟着做律动呢?
课堂结合音频、视频和图像等媒体教学方式,再加上学生通过感受理解音乐用体态律动的方式参与音乐表现中,将音乐作品中表达的情感、气势和意境表达出来,
3.及时作出课堂评价,优化音乐律动教学
对于初中音乐体态律动教学的应用,无论是从课上教学学生的具体表现来看,还是从课后是否继续巩固强化来看,我们都应当重视课堂教学评价的导入和应用。
如在教学指导学生学习《军民大生产》一课时,如何实施教学评价呢?在课堂小舞台展示环节要求同学们设计军民热火朝天、充满干劲儿的劳动场面所感染。邀请小组上台表演演唱,首先,我们可以对学生的演唱整体效果做出评价,其一,是学生对本课歌曲的曲谱是否能够流畅的演唱下来,其二,是评价学生是否融合了一定的劳作律动于歌曲演唱中。之后,教师还可以从学生对歌曲的中心思想理解的效果进行评价,看学生是否能够在歌曲的律动过程中,感受到歌曲创作者所表达出的强烈劳动热情,以及对人民热爱劳动的赞美,对军民一家亲的歌颂。让学生从体态律动深入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综上所述,体态律动教学模式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而逐渐被更多人喜爱,它的有效应用,打破了传统的初中音乐僵化教学现状,也让音乐的欣赏的静和音乐演唱的动结合在了一起,发挥了寓教于乐的真正教育作用,帮助构建了高效的音乐课堂,实现了教学改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兰兰.让音乐美得有形——尚美理念下音乐体态律动教学探索[J].小学教学参考,2019(09).
[2]刘岩鸥.体态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4(28).
[3]陈晓丹.探讨体态律动应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