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职思政课程改革中隐性教育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下)第1期   作者:徐志伟
[导读] 现代化教学理念倡导思政教学应当积极创新教学方法

        徐志伟
        福建省莆田海峡职业中专学校
        摘要:现代化教学理念倡导思政教学应当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本文在研究过程中结合思政课程特点与学生的学习需求,以现代化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对中职思政课程改革中隐性教育的运用策略展开探究,以期更好的提升思政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中职;思政课程;改革;隐性教育
引言:单一的显性教育方式所取得教学成效较为有限,基于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与方式来看,运用显性与隐性结合的思政教学方式能够取得显著成效。思政教师应当树立现代化教学观念,正确认知隐性教育的积极作用,并在思政教学活动中加以有效运用。
一、明确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对象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在于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受教育者实现相应的教育目标,需要立足于科学的价值观念,对教育过程进行完善,但同时需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价值观念与特定的发展规律,合理的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对于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来说,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较大,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占据了主体地位,学生仅是能够进行被动的接受。而隐性思想教育则是倡导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展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则是对教学活动进行组织和引导。基于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深化认知“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进行思想政治教学内容设计时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需求以及教育形式进行有效的融合,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中,更好的加强对知识内容的理解,与教师产生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从而更好的提升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二、完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
(一)以中职学校物质环境为媒介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环境对于教育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看,中职校园环境中的教学设施、活动环境以及校园建筑等内容都能够发挥出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这一作用方式就是隐性教育,对学生的情感完善、道德素养以及价值取向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基于这种情况下,为更好的发挥环境的影响和熏陶作用,中职学校需要注重健康校园环境的构建。中职学生走出校门后就会直接进入社会,因此校园环境的建设需要结合教育内容与学生的发展需求进行完善,通过校园文化与环境的融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可以主动的意识到修身立德的重要性。以图书馆的环境营造为例,中职学校需要适度的增加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社科书籍的占比,使其能够满足学生的探索欲望和思想政治教育需求;对于学校的活动环境营造来说,应当让学生参与到校园美化当中,通过学生的劳动深化对校园环境保护的认知,从而树立主人翁意识,能够从身体力行的小事做起,积极参与到校园环境的保护与维护当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以中职学校制度构建为媒介
        中职学校制定与落实的规章制度既是强制性约束措施,也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塑造,为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发展,中职学校需要结合现代化教育理念与学生的发展需求,对校园管理制度进行有效的完善与创新,使完备的管理制度作为开展隐性思政教育的媒介。具体方式可以是对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精华进行提炼,以具体的条例展现方式融合在学校管理制度当中,既要规范学生的在校行为,也要渗透“依法治校”的法治管理理念,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以此规避校园暴力和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出现;制度中也要展现“以生为本”的理念,结合教育部出台的相关管理指导细则,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制度完善,展现出其中的人性化元素,以制度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优化,从而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发展创造有利条件。需要注意的是,在制度管理的建设中也要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展现,制度优化中可以对学生科学合理的建议予以采纳,彰显出制度的民主性,通过这种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促进学生民主意识的发展。
三、优化中职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一)和谐民主交流下的隐性思政教育渗透
        以往的思想政治教学活动的开展方式是教师占据了主体地位,学生被动的听取教师的讲授,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有限,甚至是存在厌学情绪。隐性教育方法倡导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在交流中共同探索知识分析问题,在展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面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明确自身角色定位,扮演好组织者与引导者的角色,通过科学的教学活动组织与教学引导,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中。
(二)发挥学生群体的榜样作用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更加注重名人典故的模范宣讲,虽然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存在极大的差距,学生往往认为教师讲授的人物形象是自己毕生无法企及的,容易产生较大的心理负担,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发掘学生身边的道德榜样,通过组织各类的主题活动,为普通学生创造与模范学生的交流机会,利用同辈影响的方式深化学生的思想道德认知,发挥出隐性教育的内在价值。
(三)展现互联网环境下的隐性育人作用
        处于信息化发展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都在发生重大转变,中职学校也都开设了关于信息技术的相关课程,网络环境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以及文化认同等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并且,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极大的差别,不仅打破了时空局限,更极大的拓展了参与人数,学生的情感往往在网络环境下才会得到真实的展现,这一情况也为隐性思想正式教育提供了便利条件。基于这种情况下,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教师可以对网络信息技术加以有效利用。具体做法可以是中职学校积极开展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软件开发,建立学校德育教育网络平台,结合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兴趣,定期发布具有趣味性和吸引力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有效发展,更好的展现互联网环境下的隐性育人作用。
结语:教师需要认识到,由于学生青春期情绪波动较大,认知能力有限的问题,直观的显性教育可能会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加重,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加强对隐性教育方法的运用,潜移默化中深化学生的正确认知,促进教学效果提升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艳丽. 高校隐性思政教育资源开发运用的途径[J]. 才智, 2019, 000(005):29.
[2]张凤, 高东伟. 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对策思考[J]. 辽宁经济, 2019.
[3]司凯. 新时代背景下思政隐性教育建设路径[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9(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