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梳理文本、探索读写策略——巧用统编教材练笔写话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下)第1期   作者:陈永明
[导读] 统编教材关于孩子的练笔写话活动有一系列的安排,
  
        陈永明
        四川省巴中师范附属实验小学,邮编:636000
        统编教材关于孩子的练笔写话活动有一系列的安排,其目的是紧扣教材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发展梯度,促成学生的思维训练。与单纯、机械的作文训练相比,统编教材知识体系安排的课堂练笔写话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最能呈现知识的关联层面。让孩子拥有表达获得感的喜悦和心灵的顿悟,能触动心灵共鸣,领悟真情实感,在实践训练点集赞智慧,升华能力。
        一、在品析词句时巧妙练笔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能力的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的成功乐趣”。教学阅读文本材料时,就是要将文本规范的词句、恰当的表达方式、隐含的画面之美内化为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学会把静态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场景,能感受文字之美和情景之美。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潜心体验。那么文本材料丰富的内涵,灵动的精神就会鲜活起来。如在《走月亮》一课中围绕“月下情景”词句进行拓展练笔:
        师:《走月亮》意境优美,阿妈牵着“我”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我”和阿妈在这样的月光下散步。“孩子们,你们还记得自己月下的某个情景吗?请你们拿起笔来把你想到的最真切、最温馨柔美的场面描绘出来。
        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结合“月光如水,洒满大地”的诗意情境,记忆的闸门被打开,亲情的抒发,母爱的呵护倾注于笔端。
        生:每当月光铺满大地的时候,儿时的“我”就回来到院子里静静的欣赏美丽的乡村夜景。那柔和的月光洒在树上,树枝镀上了一层银圈,好看极了;那柔弱的月光洒在小草上,小草高兴得手舞足蹈;那柔美的月光洒在花朵上,花儿更加娇艳迷人。伴随着花草的芳香,听着虫鸣声,我久久不愿离去。
        生:深秋的夜晚已有阵阵寒意,奶奶用她那布满老茧的双手拉着“我”静静坐在门前的台阶上,望着夜空中皎洁的明月。空气中飘来阵阵花香,月色的暗影里,爬山虎长满了整堵墙壁,一片片绿油油的叶片努力的向上伸展,月光透过叶片照下来,枝叶上的叶露闪烁着晶莹的光泽,“我”和奶奶就这样静静的坐着。
        “月下情景”的写话训练,充分调动了学生生活体验,发挥想象,使生活画面浮现于头脑中;丰富了学生对幸福、温馨,浓浓亲情生活的立体感知,完全融入了“月下情景”的意象世界。这样的巧妙设计,与教材内容随文同步展开,既提升了对生活场景的深度认识,又不失时机的训练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在情感共鸣时融合练笔
        统编教材的练笔写话设计都渗透着浓烈的人文关怀,它通过充满真情实感的故事内容,向学生传达人世间美好的情感,给学生以道德情感上的熏陶。能让学生真切的融入文本所营造的情感氛围,随着情感的变化,悲文中所悲,喜文中所喜,与文中人物思想相通、命运共享。学生在学习这类课文时,情感很容易达到共鸣高潮,教师不妨在恰当处设计一些练笔写话,让孩子们把在阅读中获得的感悟和积蓄的情感升华成文字。如在执教《月光曲》一课时,我引导孩子们沉浸在优美轻柔、舒缓的音乐中随着皮鞋匠联想到海上明月升起的奇丽画面。

第一副:月亮正从“水天相接”处升起,海面上“洒满了银光”。此刻,音乐轻柔、舒缓。第二幅:月亮越升越高,天空出现“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此刻,音乐逐渐增强,曲调出现了波折。第三幅:“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巨浪,雪亮的浪花,一个一个朝着岸边涌来。”此刻,音乐高昂激越,节奏越来越快。
        多么美丽的画面!多么丰富的联想!时而舒缓,时而明快,时而悠扬,时而激烈。清新、梦幻的境界,优美和谐的曲调,让我们久久的陶醉在其间。这时候,我话锋一转:“孩子们,聆听自己喜欢的音乐,我想,你一定有很多话说,请拿起笔,倾述自己的内心情感吧!”此时,孩子们完全沉浸在课堂创设的情境中,思维的火花被点燃,情感的基调被渲染,倾诉的话语娓娓道来。
        生:我最喜爱的歌曲是《让我们荡起双桨》。每当听到那优美的旋律时,我的脑海里仿佛出现这样的情景:蓝天上,白云飘飘,艳阳高照。蓝天下,湖面平静,倒映着四周的绿树红花,明媚的阳光照耀着清澈的湖水,湖面上跳跃着点点金光。一条条小船随波荡漾,少先队员坐在小船里,轻轻的划着船桨。凉爽的清风吹拂着胸前的红领巾,快乐的歌声随风飘荡。
        生:我最喜爱的歌曲是《请到草原来》。每当音乐响起时,我不由得想到了草原的日出。一开始,草原一片漆黑,冷清清的;慢慢的,太阳出来了,照在青青草地上,人们已经开始了一天辛勤的劳作;后来,太阳越升越高,草原上的一切都苏醒了,大家唱着歌儿跳着舞蹈,牛儿马儿也自由地在草原上奔跑,鸟鸣声、虫鸣声有如一串串美妙的音符,小草、花朵、大树伴着这动听、悦耳的音乐摇摆起来。现在的草原,好热闹啊!
        三、在课堂生成时拓展练笔
        只有放权于学生的课堂,才是充满生机的课堂,学生拥有了自主的权利,情感会被调动,思维会被活跃,他们的注意力会在令他们敏感的地方停留。或是意蕴丰富处,或是情感强烈处,或是叙述描写突破常规处,或是遣词造句准确精妙处。于是在玩味深究中便有了出乎意料的发现,于是就有了固执己见的声音,争论不休的场面,群起“攻”之的壮举。预设之外的生成状态,正是进行语言训练的重要资源,及时捕捉他们,便能成功的把握课堂练笔活动的最佳契机。特级教师窦桂梅曾说:“情感是一种心智的唤醒,激励和解放,唯它才可以点燃孩子们表达的冲动,所有外在的力量聚合在一起,于是表达就成了一种真正的情动而辞发、言为心声”。
        如《北京的春节》一文中,作者列举了大量的的老北京习俗,但文章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自然,详略得当,推进自然,是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有详有略表达方法的典型文章。因此,在学习结束时我有意识的指导学生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练笔写一写家乡的传统节日,主要训练点落实到对写作顺序的安排以及巧妙构思上。
        如写家乡元宵吃汤圆风俗其目的是彰显团团圆圆、和和睦睦的文明新风尚,再现新形势下社会变革所呈现的蓬勃生机与活力;如写十六登高的风俗时则主要体现正月十六登高望远是巴中独有的民间文化风俗,具有深厚的人文内涵,独特的地方风情和良好的群众基础,是巴文化的重要元素。巧妙构思既体现在角度的选择,还表现在行文思路的与众不同。“文似看山不喜平”,人云亦云,千篇一律的方式往往不能充分展示出学生思维的个性。
        总之,统编教材编排体系设置的练笔写话活动巧妙的实现了读与写的有效链接,大大提高了阅读教学中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训练的强度。只要我们悉心专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流程,紧扣教材编排梯度,牢牢把握读写结合点,依据随文练写要求扎实推进,那么练笔写话活动就能为课堂增光添彩,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