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低年级孩子看图写话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下)第1期   作者:朱清平
[导读] 看图写话,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朱清平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沙北实验学校 434000
        摘要:看图写话,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意义在于激发学生的写作表达兴趣,培养学生顺序、敏锐、全面和细致的观察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为低年级小学生有效学习高年级语文作文写作的技巧,提高作文水平而奠定充分的基础。因此,立足于笔者对看图写话的了解,本文展开了几点粗浅的分析和探讨,希望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提高教师、善用插图、细致观察和个性张扬,提高学生的看图写话能力,优化低年级语文整体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看图写话;能力培养
        写话,可以说是作文教学的前身,一个人在语文方面的整体学习水平和学习效果,从很大程度上来看,能够直接从写作能力的高低上看出。但是,当前无论是小学高年级,还是初中阶段,我们总能听到学生抱怨写作有多么困难,这是为什么呢?在笔者来看,与他们在低年级打下的语文写话基础有直接的关系。基于此,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看图写话兴趣,培养学生看图写话能力就显得尤为迫切。以下就是笔者的一点经验之谈,不足之处,还望同仁斧正。
        一、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强化教师教学技能
        教师过硬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教学技能的相互配合,才能切实为低年级语文看图写话教学提供专业的保障。比如,有的教师理论知识欠缺,对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不太了解,因此,在制定相应的写话教学策略和计划的时候,总是无法轻松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课堂教学中做不到引起学生的广泛注意,试想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又如何能够培养出写话能力和水平达标的学生。
        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盲目自信,可以经常阅读一些教辅类的书籍,如管建刚老师的《我的作文训练系统》和《我的作文教学故事》以及吕叔湘大师的《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认识》,另外,还可以阅读学习一些关于儿童心理学发展方面的报刊、杂志等,这些都将对我们实施专业性的看图写话教学有所帮助。
        二、结合教材插图,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育从来都不会是强制的。”有效的看图写话教学,必然也是建立在学生自愿加入的基础上。而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告诉我们,“说”与“写”都是“表达”的方式,因此二者是相通的。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看图兴趣的方式,引导学生尝试通过口述的模式,表达出学生个人的理解,或者是粗浅的说出自己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由此,实现以“说”促“写”的语文教学目的,让学生带着兴趣加入到看图说话的学习过程中。
        比如,我们可以在教学《四季》一课时,我们可以引导孩子说一说,“小朋友们,你们从第一幅图画中看到了什么呢?”,对此很多孩子纷纷举手,有的孩子说,“老师,我看到了一片绿绿的小草,还有一只鸟。”,我继续启发孩子,“那么,大家来看,这只鸟在做什么呢?大家猜一猜?”有的孩子说,“这只鸟想要在草丛里找小虫子吃”,有的孩子说,“这只鸟好像比较着急,可能它在给它的好朋友报警。”还有的孩子说,“这只鸟张大了嘴巴,好像是在给小草唱歌。”……由此,通过这样的教学启发,可以很好的引导低年级孩子展开回答和交流,从而构建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之后,我们还可以采用同样的方式,倡导学生说一说从第二幅图、第三幅图和第四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通过这样结合教材插图而引发学生思考和口语表达的方式,实现看图说话到看图写话的过渡,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优化教学效率。


        三、培养学生顺序、敏锐、全面观察的能力
        看图写话中,写话是信息的输出,而看图是信息的输入,大脑负责将看到的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深度加工,之后,就是我们教师看到的学生写话的作品。而“看图”这个环节是起始点,因此,是非常重要的存在。看图要力求全面、敏锐和顺序,这样写出的话才会具有逻辑性、因果性和全面性,而不至于颠倒黑白或者是丢三落四。在笔者所教学的过程中,就曾发现有的孩子不仅遗落了画面中重要的信息,更在语言表达上毫无逻辑性,呈现出“天马行空式”的写话模式,前一句还在写草坪上的花和草,后一句就开始写自己家中阳台上的花草,紧接着话题再次返回草坪上,写草坪上停留的蝴蝶和蜜蜂,这就给人以杂乱无序的感觉。因此,我们要侧重观察顺序的教学指导。
        比如,首先是要告诉学生要学会从整体到局部去看图,确定图画想要表达的一个主题,然后,再去分着看图画中具体的人物和景色,并细致的对人物的动作、神态和对话内容等进行揣测,唯有如此,小学生在写话中才能够不偏离主题。其次,就是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远到近的顺序对每一种事物进行描写,可以在每一种事物的描写中,适当插入自己的想象,之后,再对整个图画表达的主题进行点睛概括,如此的写话方式,才能在不遗漏写话要素的基础上,让整段话写得更加有条理性和逻辑性,凸显写话的重点,阐明写话的中心。
        如在教学《比尾巴》一课的时候,我就对学生提出了问题,“大家现在从上向下顺序看图,然后逐步告诉我都看到了什么?最先看到的是什么?”学生们回答,“猴子”,我继续问“然后下面是什么?”,学生回答“是小兔子和小松鼠,小兔子在小松鼠的左边”,我肯定的点了点头,之后,又继续问,“再向下是什么?”,学生回答“是孔雀”,我追问“你认为孔雀漂亮吗?它漂亮在哪里呢?”,我随机点名了一位学生,他起身回答到,“我觉得孔雀很漂亮,它身后开屏的时候,就像是有一把大型的扇子。”……如此,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逐渐明白看图要沿一定顺序,看细致,看全面的道理。
        四、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发表个性化的看法
        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标准中对于“写话”也曾提出过相应的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所以,既然儿童的想象力和联想力非常丰富,那么,我们不妨由看图入手,利用多媒体技术,让静态的图片“活动”起来,由此则可以提高学习积极性,学生对写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写出精彩的语言。心理学家拉扎勒斯说的:“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这句话,就是最好的诠释。
        比如,在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我并没有让学生提前看课文,而是制作了三张连续变化的图片,第一张显示乌鸦在天空中飞,第二张显示乌鸦找到了一个水瓶,第三张显示乌鸦用嘴衔石子放入瓶子,由此我播放给学生观看,然后,对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看这三张图,然后,把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用一个故事情节串联起来,写在自己的稿纸上,我给大家一些时间,之后我们邀请几名同学到讲台上来朗读自己写的话。”由此,激发学生为此展开想象的兴趣,学生仔细看图,发言踊跃,想象丰富,思维活跃,不一会儿就有几名学生停笔了,我邀请率先停笔的学生到讲台上朗读,虽然他做出的故事情节假设与教材相比有删减,但也可以看出是一个完整、连贯的故事,我带领其他同学向他鼓掌,而其他同学的朗读兴趣更浓了。
        总之,小学是实施看图写话培养学生初步写作能力的关键时期,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一定要坚信儿童的想象和创造力是无穷的,其中一个表现的途径就是写话,因此,本文论述了激发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兴趣,让学生乐学,会写,观察认真,写作条理清晰的教学方法,希望可以给同仁提供一些参考,使得小学生能够用自己的笔写出一个个精彩的片段。
        参考文献:
        [1]王宇.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0(09).
        [2]刘丽君.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问题与对策探析[J].小学生(下旬刊),2020(09).
        [3]刘艳云.小学语文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策略解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0(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