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虎
四川省成都市棠湖小学 6102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社会对小学阶段的教学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任务也越来越受关注。学生在小学阶段,心智尚未成熟,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会发现上同一节课的学生对知识而理解能力不同,特别是在测验阶段,学生的成绩更加应证这一现象。因此,在教学环节,教师要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上课阶段更好地接受知识。分层次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在自己的层次内进行学习,做到最大限度的知识转化,无论是对教师的教学来说还是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都是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分层教学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使学生在学习时更加得心应手。
关键词:分层次教学;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竞争意识;因材施教;学习热情
分层次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的不同,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等级,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设计相关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在上课阶段更好的学习,提高学生在上课阶段的学习效率,提升教学质量。分层次教学在课堂可以帮助学生最大限度的接受知识,提高知识的转化率,方便教师在上课时间内进行教学,根据学生的理解来讲解不同的重点知识。作为一名拥有多年教学经验的小学语文教师,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将分层次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教学经验分享给广大教师,希望可以对大家的教学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提高课堂效率
学生在小学阶段年龄偏低,对事物的理解会有很大的偏差,因此,教师在上课阶段,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教师在上课时的首要问题。分层次教学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同,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教师在上课阶段教师根据学生的层次来设计相应的教学,这使得学生在自己的理解层次上进行学习,学生在自己的进度上进行学习,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师在上课时要注意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这样学生在上课时间内才可以很好地学习,才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教师在备课阶段要根据学生的层次来备课,为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任务,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例如,在讲授《刷子李》时,教师在上课阶段根据学生阅读能力的不同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小组,教师在上课阶段分别布置任务,“A组将课文进行简单概括,B组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寻找刷子李的过人之处,C组学生阅读文章,思考刷子李的徒弟是如何描述师傅的。”这样学生会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来仔细阅读文章,既能在上课时间内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又能在自己在上课阶段在自己能理解的范围内尽可能的理解知识,这样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在自己的最大限度之内提高自己的转化率,同时给学生一个向上的目标,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分层次教学帮助学生在上课阶段最大效率地学习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转化率,提升了教学质量。
二、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
分层教学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进行教学,使学生在上课期间内进行不同的教学任务。由于将学生分为几个层次,使得在教学中,学生就会产生竞争意识,向上层次爬升,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是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帮助学生在上课阶段更好地学习。因此,教师在上课时间内进行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成绩,帮助学生在上课阶段更好地学习,提高学生的成绩,使学生更好更快发展。
例如,在讲授《匆匆》这一课时,教师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教师在开课期先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接着教师向学生发布任务“每组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寻找文中的优美语句,进行简单分析,看看哪个组分析的最好,轮流回答。”教师在将任务分配给学生之后,学生就会仔细阅读文章相互交流,为了小组的荣誉而认真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在上课期间的学习效率会有大幅度的上升。
教师在上课阶段内对学生的回答要做相应的鼓励,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比如层次较差的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就可以回答“回答的非常棒,继续努力。”这样对学生的鼓励效果远远大于其他时间的激励,集中学生在课上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课堂知识转化率。
三、根据学生能力因材施教
学生在小学阶段的理解能力是不一样的,对知识的把握程度也是不一样的,教师在上课阶段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快慢调整课的进度,以求将学生的潜力发挥到极致,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在课堂知识的转化效率,这样学生在学习时间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来学习,发挥自己的实力。教师在上课期间内就要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帮助学生学习知识时更快更高效。教师在上课时间内上上课时要注意学生的上课状态,实时把握上课的动态,调整相应的教学进程,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会更加高效,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例如,在讲授《古诗三首》时,其中一共有三首古诗,教师在上课期间内先向学生讲解古诗,让学生了解古诗的大致含义,接着教师让学生对古诗进行背诵。教师在学生背诵阶段可以先让学生背一篇默写一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进度来自由调整学习内容。教师根据学生在上课阶段的学习情况分层次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学任务,学生在上课期间,根据自己的能力再结合教师设计的相应的教学环节,在学习时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比如,有的学生10分钟就可以将一首古诗背诵完成,但有的学生在课上仅需5分钟即可完成任务,这样教师在上课期间帮助学生合理地安排时间,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学生在小学阶段,年龄偏低,生性活泼好动,但由于教师在上课期间,教学主要是以学习基础的语言结构知识为主,学生会感觉很枯燥。因此,在上课时会出现很多学生学习情况低迷的现象。教师在上课期间,采用分层式教学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在学习语文时的热情,让学生爱上学习,这样的教学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课堂知识转化率,提高学生的成绩,因此,教师在上课期间内要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更快地发展。
例如,在讲授《花的学校》这一篇课文时,教师先和学生做一下简单的互动,问学生:“你们平时上学,窗外的花花草草是怎样上学的?今天来学习花的学校。”接着教师根据分好的小组对学生派发任务“A组学生阅读前三段,B组学生阅读中间三段,C组学生阅读最后三段,看看哪组学生的阅读情况最好。”教师这样上课时学生不会感到很枯燥,相反学生在上课期间由于和其他学生进行比较学习,所以学生在上课时的劲头更足了。分层次教学其实内含竞争意识,教师在上课阶段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这样学生在学习时可以很好地融入教学环境中,学生融入教学环境中,在学习时也更加专注,这样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效率提高了,那学生的成绩也自然而然地的得到了提升。因此,教师在上课期间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总的来说,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主要是以学习基础的语言知识为主,较为简单,但是教师在上课期间内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这样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才会更高,这样教师在上课时间内的可以很好地进行学习。教师采用分层次教学的方法可以极大提升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组别,学生在上课时间内与其他学生进行竞争,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根据学生的自身状况进行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信息化的今天,教师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提升成绩。
参考文献:
[1]莫军苗.分层次教学在广西农村古文师资培训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2017(31):123-124+161.
[2]张翠霞.小学语文因材施教教学的策略探索[J].中华少年,2017(14):35-36.
[3]刘秀红.语文分层次教学初探[J].文学教育(上),2014(0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