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磊
吉林省集安市经济开发区中心小学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加速,新的课程教育模式发生了变化。学生不再是只是学习的参与者,课堂学习节奏的掌握者。预习是学生学习的第一步,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通过预习,学生可以了解要学习的内容,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有一定的认识,使自己的课堂学习变得有针对性。本文的作者致力于分析和讨论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学前复习的必要性,讨论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养成这种良好习惯,以及为其他教师以后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提供实际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前预习
新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第一步是预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自己探索,自己动脑,自己进行思考学习。预习是上好数学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方法。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掌握基本的预习方法,然后逐步让学生学会独立学习,独立探索知识,尝试独立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1.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1)课前预习可以帮助学生详细了解教学内容,对教和学起到铺垫作用
小学数学为初中学习数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小学生应缓慢发展自主学习和预习的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数学学习的重要一步,在课前准备期间,学生可以自己发现和探索课本知识。养成在课前预习信息的习惯,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工具。课前预习是发现过去的问题,识别新知识并激发对新知识的兴趣的一步,并且在解锁新知识和旧知识方面具有催化作用。自主学习是解决难题的基础,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信心,降低学生数学的学习难度,为课堂教学做铺垫。
(2)预习是对教学内容的预测。对教师来说,预习起着侦察的作用,是备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应当要重视预习过程中的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学习时,放手让学生随意提问,结和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预习可以帮助学生对话题、关键词、重点句、教材中的矛盾提出质疑,这样不仅有利于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提出问题,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来说,预习可以帮助学生准确掌握新的学习内容,认识到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从而有针对性地学习。
(3)减轻老师的教学负担,并帮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小学生通过预习过程在上课前进行了全面的备学,可以让学生对一些知识一目了然。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更多地在教学过程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强调知识的细节,这大大减轻了课堂上老师教学的压力。有些知识即使学生在上课前准备过程中难以理解,但是小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解和思维能力,通过教师的后期指导可以更好的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意图更加准确,注意力更加集中,从而提高数学课的效率。
2.小学教师培养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方法
(1)加强学生的思维意识
在以往的学习活动中,很多学生对预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尤其是一些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他们认为既然明天老师就要讲,上课听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预习呢?一些学生甚至认为预习这是浪费时间。事实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是不可取的。为了提高听课的质量,提高学习的效率,那么就必然需要让学生放弃这种想法,注重预习,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因此,在开展这项活动之前,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给学生好的榜样。
(2)创造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预习
孩子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萌芽,也必须在开放的空间和时间的学习活动中才能茁壮成长。因此,要想让学生学会预习,教师首先要给学生提供预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好的种子有一个合适的土壤,在那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做好家访工作,动员家长参与学生培养学生的预习准备工作,在家里为孩子提供预习的空间和条件。通过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给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3)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乐于预习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拥有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科学的学习态度,就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生动、直观、有趣的学习方式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预习这种学习活动也不例外,开展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需要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正确的学习动机。教师可以在预习活动中引入“竞争意识”。例如,每周进行一次评估活动,选择几位“预习专家”或“预习明星”。还可以让预习特别好的学生在课堂上充当小教师,组织班级汇报交流活动。这样,学生就会在交流的过程中反思自己的预习方法,相互学习,提高预习能力。此外,学生有了成功的经验,可以激发他们的预习兴趣。另外,教师也可以让准备好的同学在舞台上进行阐述,展示自己的预习结果,并把预习方法分享给其他学生,让学生不断体验成功,树立信心。
(4)介绍小学数学课前预习的方法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可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加强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老师在培养学生的学前预习习惯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他们就像一个“灯塔”带领学生学生。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更新和总结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并不断鼓励自己完善数学课前活动,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例如,教师在教授“认识人民币”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布置预习任务,学生带着明确的预习任务去进行预习。展开教学活动,让学生结合生活常识进行课前预习。通过预习指导,师生可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更好地理解重要知识,同时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良好习惯。
(5)指导学生预习
让学生掌握一种特殊的学前预习方法,这对于养成小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至关重要。作为小学数学老师,我们需要结合小学数学内容,使学生学会掌握各种预习方式,以便学生可以更科学、更有效地进行课前预习。一般而言,最常用的预习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通读数学内容,开始画、圈知识点,理解主要内容。这个过程的重点是掌握数学概念。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通过阅读内容,从整体上了解新的数学知识。把他们认为重要的概念和结论画出来,圈出来,为理解和掌握知识做准备。
第二,仔细阅读内容,理解主要的内容。这是预习的主要部分。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消化”这些知识。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举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某一个数学概念,这有助于学生把具体概念形象化。
第三,学会思考和提问。学生在预习时要认真阅读数学课本,认真思考预习问题,理解掌握预习所需的知识点。如果学生清楚地思考这些问题,他们就能更系统、更有机地掌握知识,从而事半功倍。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这显示了一个人的创造性能力。对学生来说,提出问题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情。所以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提出问题对学生深入了解课本的内容和学习对象的特点很有帮助,也有利于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的来说,课前预习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提前掌握要学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在小学数学教育阶段,教师应该给学生布置适合他们的预习作业,合理安排预习任务,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预习准备,给予学生预习指导,鼓励他们进步,激发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连桂华.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习惯[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8):126.?
[2]杨素娥.小学数学教学要重视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J].学周刊,2015(17):172.?
[3]梁慧.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课前导学模块的设计和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