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期   作者:罗春海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工作的发展要求

        罗春海
        贵州省都匀市匀东镇坝固中心完全小学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工作的发展要求,探究性教学理念也被教育工作者逐渐的重视,探究式教学模式主要是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在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本文就针对探究性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阐述,以期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探究式教学是当前应用较多而且比较新颖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这种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其能够通过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自主思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一、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学而不思则罔”在小学阶段,数学的学习是基础阶段也是关键阶段,如果教师只专注传授知识,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把数学相关的一些定理、公式、概念等内容通过机械性的背诵来掌握,长此以往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不能得到提高,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而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诸多优势,第一,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进行探究式教学时,学生的好奇心可以有效地得到保护,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不断地探索,积极地投入到探索学习中,进而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较好地开发。第二,提高学生自主高效的学习。探究式教学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这样能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才是知识的发现者,教师只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组织、调控、引导者。所以探究性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更加自主、积极,高效。第三,使教学氛围更加融洽。在探究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常会创设问题情境,采用小组模式进行相互交流,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的探究活动不偏离教学思路。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的交流就会变得频繁,进而在解题思路上或思维方式上有所创新,使教学氛围变得活跃,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1.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探究欲望
        在新课标中指出,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突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而问题情境教学法就是提高学生探究意识的重要手段。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兴趣,因而教师可以采用故事化的问题情境、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来拓展学生的思维。
        第一,故事化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爱听故事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所有新鲜的事物都比较感兴趣,教师利用故事情境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教师可以利用亡羊补牢的小故事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同学们都听过亡羊补牢的故事吧,阳光牧场的围栏年久失修,总有小羊从羊圈中逃出来,农场主这天要对围栏重新修建,可是农场主犯了难,他只知道需要修建一个长6米,宽4米的围栏,不知道总共需要多少米的围栏,同学们能帮助农场主解决问题吗?”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探究欲望。
        第二,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身影,教师利用生活化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例如在进行“小数的乘法”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买东西的情境进行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提高知识的内化吸收。课本上就展示了一幅卖风筝的图片,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图片从图片中找出一些数学信息,并通过自己探索尝试解决,教师适当引导,进而总结出解答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意识能力。


        2.小组合作模式,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数学课堂中引入小组合作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还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
        第一,构建趣味性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小学数学知识比较的抽象,而且概念和相关的公式比较的繁琐,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对数学公式理解不够透彻,逻辑思维能力不够明确,学生对所讲授的知识兴趣不高,久而久之失去学生数学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合理地应用游戏情境,提高课堂趣味性,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教学“位置与方向(一)”时,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教师:“同学们你们都玩过东南西北的手指小游戏吗?”同学一听就活跃起来。“咱们今天的教学内容就跟这个位置方向有关,同学们可以同桌之间玩一玩。”利用小游戏让学生明白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然后通过多媒体展示情景图,进一步了解方向和位置。另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教师内找找东、南、西、北四面分别有什么,和同桌说一说。进而提高学生空间观念,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知识的学习不仅限于课堂教学的知识,而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意识的提高,将书本上的知识进行有效的拓展,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教学“毫米、分米的认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所感兴趣的物品进行测量,通过自己反复的策略,进而明白1毫米到底有多长,深刻地感受到1毫米的长度,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三,提高团队协作意识。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沟通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有待提高。而小组合作模式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如在进行“统计”教学时,教师可以有效的利用小组合作模式,从信息的采集、数据汇总、统计、分析等进行分工,并利用小组合作对问题进行探索,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近年来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许多新颖的教学方法也逐步的引入到教学中,给教学提供了新的方法。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提高学生探究能力上也提供了方便。
        第一,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产生质疑,提高探究能力。质疑是学生学习和前进的基石,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提出问题,从而引导学生产生质疑,在预习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把本节课要讲授的新知识展示出来,并创设问题悬念,引发学生思考,并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解答,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例如,在教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时,由于这部分内容比较的抽象,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直观的展示,并提出问题小数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小数到底有什么意义呢?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提高学生创新性思维。
        第二,鼓励学生课堂中多质疑,课后多思考。学习源于思考,思考中产生质疑。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教学软件或者学习系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有效的融入到问题情境中,通过自己探索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灵活。课后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对课堂知识所教授的知识进一步的探索,提高学生创新性思维。
        综上所述,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的认识到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教学工作中要结合教学内容落实相关内容,让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进而思维得到有效的扩展,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断的积极探索,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奥秘。
        
【参考文献】
        
        [1]舒清玉.简析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上),2019,000(013):81-82.
        [2]纪文胜.有效探究,活化数学课堂: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9(14):36-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