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鑫
吉林省永吉县一拉溪镇中心小学校 132213
摘要: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但是根据学校的调查,您认为最无聊的是什么?答案是数学;您认为最困难,最头痛的是什么?数学;对最烦人的事情的答案仍然是数学。为什么学生眼中的数学总是枯燥而又不可预测?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人们看到数学的沉闷,神秘和不可理解的印象。原因之一是数学教学不同于现实。”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发现数学变得越来越无聊和困难,学习数学只是要做学习任务和参加数学考试。这种教学的结果是,数学不再与生活相关,并且完全失去了学习数学的意义和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意义;问题;对策
人们对数学的印象一直很枯燥和抽象,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很低,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生活化教学模式进入教师的视野,为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曙光。数学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数学知识被应用在了生活的许多地方。因此,数学教师要认真研究生活化教学方法,架起数学与生活之间的桥梁,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
一、发展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发展以生活为导向的小学数学教学非常重要,提高小学数学课的教学质量也很重要。首先,数学具有抽象性和强大的逻辑性,生活是现实的,丰富的和特定的。如果能将数学与学生的特定生活联系起来,定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其次,数学教学生活化可以渗透学生对应用数学的理解,提高他们使用数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同时,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第三,教育复兴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其目的是通过终身学习的概念,提高教育和培训的实用性,为国家和社会提供更多的实践型人才。
二、面向生活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教育目标的关注
在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还不够了解。他们认为,数学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有机会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忽略了数学的应用:有些教师没有考虑数学教学中以生活为导向的教学目标:有些教师出于教学服务的目的,没有考虑目标的需求,仅关注形式。一些教师过分强调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对学生应用能力和意识的培养,从而导致了以生活为导向的教学目标无法实现。
(二)理论与实践关系管理不善
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不了解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存在着强调理论而不是实践的问题,教师经常使用“断鸭法”和“灌输法”,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学生在感到无聊的学习中,没有专注于让学生体验,而是让学生背诵,忽略了数学理论。知识学习无法准确地理解在实践中,强调形式而忽略实践是一个主要问题。
(三)以生活为导向的教学状况与学生的生活无关
创建实际的教学情境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真实生活,而是创建了不符合学生最大利益的情境。与学生的真实生活无关的数学情境只会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不会真正服务于数学教学,这不会推动数学教学的顺利进行,它常常使学生感到无聊,难以集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学习效率将大大降低,学习效果将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三、生活化教学的对策与建议
(一)教师应加深对生活化教学的理解
生活化教学的实质是关注从生活中获得的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让学生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并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当前的小学数学知识体系太强大,与学生的联系太少,因此教科书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结构无法同步,因此教师采取有问题的策略来实现教学目标,重视机械学习,并阻碍学生的思考。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注意生活的现实,注意学生的直接经历,使教学回归简单的实践和生活。例如,在学习了24小时制和十进制乘法之后,我设计了一个活动类,以便提前了解小组中的食品市场价格,并在会议中解决时间问题。每个学生都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大师,他们积极制定计划,讨论存在的问题并发表意见。在课堂上,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还了解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并且真正了解了生活中使用的数学的真正含义。
(二)创造栩栩如生的场景以激发兴趣并引入新的场景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不是强迫,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管数学知识是单调乏味的,但有许多因素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在教授新课程时,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因素,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状况紧密联系起来,将社交生活主题引入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激发知识搜索。
例如,我在教学“理解分数”时引入了一个新课程,首先使用该课程程序演示师生在餐厅共享早餐的场景:每个一个鸭蛋,一个香肠……然后让学生分解(单独准备),要求相同的分数。最后,我指出,将项目相除后,每个部分都是相等的,称为“平均分数”。这样,利用人与物的分配现象就可以产生“平均分”,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还促进了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
另一个例子是,大多数学生在认识人民币时已经知道人民币。静态的“认知”不再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可以尝试创建动态的“购物活动”,让学生轮流当销售助理和客户,让学生深刻地感觉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这种情境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认识,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意识。创造一种将数学知识紧密地融入生活现实中的情境,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密感,即数学和生活同时存在,这种感觉并不神秘,但也引起了学生大胆研究的兴趣。
(三)放学后做作业,加深知识,理解和记忆
数学学习不应局限于课堂,教师应教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这要求教师分配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作业,这不仅会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而且还将有助于提高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能力。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下,教师更有可能将作业分配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但这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教师应改变作业的布局,注意准确性,并安排学生进行探索性的作业,以达到“互相学习”的效果。
例如,当学习百分比时,我为学生布置了课后作业:允许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百分比的应用,并总结使用百分比的好处。在研究中,学生发现了很多百分比:新服装标签的成分以百分比表示,例如10%的涤纶和90%的棉;牛奶纸箱上各种指标的含量也以百分比表示,例如脂肪0.5%,钙2.9%,蛋白质1.7%等;洗衣粉上标有有关如何添加25%的说明。此外,在学习了“简单方程式”后,我要求学生找到生活中方程式应用的实例,让他们自己创建应用问题,并在课堂上扮演“小老师”的角色,与所有人分享他们的学习成果。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了解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着眼于将数学资源融入日常生活中,营造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环境,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改进教学评估,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苏永秀.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2):231+233.
[2]王本忠.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1):107.[3]李玉婉,周春玲.关于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思考[J].职业技术,2017,16(11):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