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视角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方法探析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期   作者:吴权华
[导读] 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和抽象性极强的学科,

        吴权华
        湖北省宣恩县民族实验中学  445500
        摘要: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和抽象性极强的学科,对于多数学生而言,都存在一定的学习困难。特别是对于初次正式接触物理学习的初中生而言,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方式的形成和学习成绩的好坏。就现阶段的初中物理教学而言,模式僵化、方法单一等问题依旧存在,愈发不能适应学生和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对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与研究,既有其重要性,亦有其必要性。基于此,笔者立足自身教学实践与感悟,对多元视角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方法作以简要阐述,以期为广大物理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方法;目标;导入;实验;信息技术;分层
        在应试目标及观念的长期影响下,许多初中物理教师仍习惯于运用传统的一元化教学方法,只是机械地对学生进行书本知识及解题方法的灌输,由此导致的后果便是学生学习兴趣低迷,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在新教育形势下,物理教学必须摆脱以往单一、枯燥的教学形式,要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迎合教育改革的浪潮。基于此,作为初中物理教师,我们应及时转变思想观念,以科学的教育理念为指引,同时结合物理的教学特性,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全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切实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而从根本上突破一元化模式为初中物理教学带来的困窘之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
        一、做到科学备课,明确目标设计
        当前,很多初中物理教师确已致力于课程理念的学习与实践,但却常常忽视了对课堂教学目标的研究与制定。在这种情况下,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重难点的确定等必然是盲目的,进而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基于此,作为初中物理教师,我们应在课堂教学之前充分了解学情,继而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备课。只有明确了目标设计,才能使课堂教学始终沿着既定的轨道前进,进而才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在教学《浮力》这节前,我首先熟悉了教材内容和大纲要求,并对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进行了充分了解。之后,我从以下三个维度对课堂教学目标进行了如下设计:1.知识与技能:认识浮力,知道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掌握阿基米德原理,理解浮力与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揭示隐藏在生活中的物理规律,纠正对浮力的一些片面认识。此外,我还预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制定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充分保障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
        二、设计趣味导入,调节课堂气氛
        设计精当的课堂导入犹如一把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钥匙,能够有效聚焦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特别注重导入环节的设计,在联系学生实际和现实生活的基础上采取新颖有趣、形式多样的导入方式,以迅速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自觉投入到物理学习之中。
        在教学《运动的描述》这节之初,我利用课件出示了相关图片,并提问道:“这几张照片是在同一个路口相隔了很短的时间先后拍摄的。观察这几张照片,你知道哪辆汽车是运动的,哪辆汽车是静止的吗?你的依据是什么?静止的物体就真的静止吗?”之后,学生就上述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表示:1.某某颜色的汽车是运动的,某某颜色的汽车是静止的;2.根据它们在照片上的位置是否改变;3.不是,因为整个地球都是转动的。这样,通过在导入环节引导学生对生活实例进行分析,不仅调节了课堂气氛,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其学习新课作了铺垫。


        三、重视实验探究,突出学生主体
        物理教学是一个不断推理、不断加强概念的过程,仅靠教师一味地灌输是达不到“领会其中微妙”的目的的,只有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自主探索知识,才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思考和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自主习得新知,以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课堂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杠杆》这节时,我先是让学生观察了教材中所示的各种工具,并说一说它们有哪些共同的特点。之后,我启发学生思考了杠杆的概念和特征。之后,我结合幻灯片为学生介绍了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并说明了力臂的画法。接下来,我向学生问道:“如果大、小重物分别为F1和F2,距中间的距离分别为L1和L2。那么F1、F2、L1、L2四者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之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现有器材,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通过引导学生以合作学习的方式亲历知识的探索过程,不仅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了主动探究者,而且还促进了学生探究能力及核心素养的提升与培养。
        四、善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都在随信息化的发展而发生改变,教育教学也不例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为教育教学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作为初中物理教师,我们可以且应当科学地将信息技术这一现代教育手段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够化解物理知识的抽象性,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在进行《眼睛和眼镜》这节的教学时,我先是运用信息技术播放了自然风光,使学生认识了眼睛作为重要信息来源的作用。之后,我通过信息技术展示了眼球的结构图,介绍了眼睛的晶状体与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整个系统类似于照相机,这便使学生理解了眼睛看见物体的原理。之后,我利用flash动画模拟了眼睛看远近物体时的情况。这样,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模拟人眼无法观察到的微观变化,不仅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而且还突破了教学难点,深化了学生对眼睛调节作用的理解和认识。
        五、实施分层教学,推动共同进步
        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是物理教学的生命线。鉴于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在心理特征、认知水平、物理基础、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若采用“一刀切”式的教学方式,很容易出现“吃太撑”和“喂不饱”的问题。对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物理教学的各环节进行科学分层,以便为教师因材施教和学生的共同进步提供一个可靠保障。
        在教学《液体的压强》这节时,在课堂的前15分钟,我让高层次学生结合课本,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并对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进行合作探究。在这期间,我为中、低层次的学生讲授了新课,为分别为这两个层次的学生布置了相关习题,要求在十分钟内完成练习。接下来,我听取了高层次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对其予以了及时指导。最后十五分钟,我为高层次学生布置了一些拓展性题目,同时检查了中、低层次学生的练习情况,这样便使课堂教学时间得到了充分利用,推动了学生的共同进步。
        总而言之,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对初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提升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要及时摒弃以往的一元化教学模式,通过运用切实可行又富有成效的多元化教学方法,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满足学生的学习和能力发展需要,使物理课堂重新焕发出生命的光彩,进而收获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飞.良好的开端成就高效课堂——初中物理教学导入新课的方法[J].华夏教师,2017(16):65.
        [2]刘慧民.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J].经贸实践,2017(12):236.
        [3]刘玉颖.初中物理教学创新方法教学[J].新丝路(下旬),2016(05):1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