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理念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实现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期   作者: 姚吉水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改进和实施,对小学教育和教学的关注日益增加

        姚吉水
        福建省南安市水头镇新营小学     362342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改进和实施,对小学教育和教学的关注日益增加。数学作为小学教学中的重要学科,也受到严格的要求和评估。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和落后的教学观念,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积极创新数学教学方法。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数学是非常系统的科目,小学数学就是整个数学学科的基础。如果学生对入门级的数学感兴趣,他们可以体验数学研究的过程并感受数学的建构,享受知识带来的快乐,学生将继续对数学保持兴趣,并在中学和高中阶段一定程度地提高的数学素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不能只让学生背诵简单的数学公式,而是必须使用各种教学策略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有趣和有益的本质。
        一、根据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学问题现状
        1.教学方法仍然过时
        任何形式的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以小学数学课为例,尽管新课程标准已有明确要求,如让学生扮演关键角色,促进学生的探究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许多数学教师仍然使用过时的教学方法,并在整个课堂上进行灌输。他们没有根据学生的需要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没有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注重学生数学思维和学习习惯的发展,而使用一种通过将学生转变为学习机器而拼命追求成就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迫使学生在高学习压力下对学习数学学习失去兴趣。
        2.教师未适应新课程改革
        由于对新课程改革缺乏了解,一些教师采用了不恰当的概念。他们试图在课堂上讲授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某些教学方法,以集中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但是,由于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的习惯和课程需求,采用的新教学方法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且成为课堂教学的障碍。例如,课堂上的小组学习是一种允许学生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交流的教学方法,小组表现被视作评估标准,使学生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共同实现学习目标和教学目标,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大多数教师不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互动性和共同性,这使合作成为一种形式,未能取得学与教的效果。
        二、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1.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
        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必须与考试相对应,而不在乎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可能性如何。在小学阶段学习数学是为了帮助学生增加数学知识和解决一些生活问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注意教学目标的制订。在制订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知识和技能,还需要考虑情感。
        例如,在小学六年级的“位置与方向”教学中,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学到了从八个主要方向描述物体的情况: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在课堂上授课之前,数学教师应先制订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特定情况下东西向的含义,并使用方向和距离来定位对象;学习通过测量描述对象的特定位置。然后设定情感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本课,提高学生区分方向的能力;在数学活动中,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另一个“图解运动”的例子是小学六年级的知识点,学生过去已经系统地学习了这些知识,因此有了一定的理解和印象,本课中知识学习的目的是直观地理解轴对称现象。情感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本课时理解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对称现象,并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总而言之,制订教学目标不仅可以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而且可以为教师提供明确的教学思路。


        2.与现实生活保持联系,以帮助学生理解
        教师与现实生活保持联系为学生解释数学知识,可以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加快课堂教学的步伐,并达到提高教师教学效果的目的。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将他们所教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并加以发展,能够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例如,当教师在教授乘法表中知识时,他们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个场景,批发商可以在该场景中快速计算商品价格,从而使学生了解乘法表的重要性,然后有效地理解和记住每个乘法表。又如,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玩七巧板的经验,帮助学生理解和记住乘法公式。此外,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向学生展示不同数字的模式,并要求他们回答:“使用了多少个七巧板?”学生有效地理解了“7”的乘法公式。依此类推,不仅进行了高强度的记忆练习,并且教师也实现了课堂上的有效教学。
        3.转变观念,完善教学方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学不必遵循传统的教学理念。它必须从师资培训和倾听学生开始,不能仅仅关注结果而不关注学习方法,不能仅仅关注学习量而不关注学习质量。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习惯的情况下,应改变传统观念,灵活地改变课堂教学方法,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以简单、直观、生动的方式向学生呈现课堂学习内容,让学生适用新的教学理念,在学习时利用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真正提高数学成绩。例如,过去,大多数教师将全部精力都投入教科书的内容上,很好地阅读教科书,并且非常熟练地准备教科书上的内容,但是他们发现在实际教学中没有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什么?这是因为教师在准备课程时只关心课本而忽略了学生。课程设计的关键要素应该是学生。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确定向学生的需求解释什么内容,以及如何设计以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接受。因此,在按照新课程标准设计课程时,教师不仅应该从考虑课程,而且应该考虑学生的理解,这样他们才能真正准备好课程并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开展实践活动,创建有效的小学数学课
        实践活动是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在实践中可以最直观地反映出许多数学概念和数学定理。实践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使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以便每个学生都可以改善学习经验,并体验构建独立知识的过程。
        例如,“统计与概率”一课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体验哪些事件是真实的,哪些事件不真实,发生的可能性很低。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准备一个彩票盒,并在盒子里放三张纸,第一张写唱歌,第二张写跳舞,第三张写背诵。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邀请三名学生,让学生从彩票盒中抽签,并进行适当的表演。当第一个学生抽签时,教师可以指示其他学生分析他会抽到哪张纸。当第一个学生抽到舞蹈,第二个学生开始抽签,教师指示学生分析该学生可以抽到哪张纸。当第二名学生拿出背诵标签,而第三名学生开始抽签,教师指示学生分析他将要抽到的标签。通过三个抽奖环节,学生可以正确地描述可能发生和不可能发生的事件的可能性,从而使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形成某种数学思维。
        5.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在搜索和练习中进行合作
        数学知识的实践和应用技能也是当前数学教育的关键内容。合作与实践可以有效地促进小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提高课堂上小学数学的教学水平。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开展合作研究。通过对某些内容进行教学,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特点将学生分为几组,组织学生一起准备各种教具,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活动,并指导学生分组练习。
        通常,创建有效的小学数学课需要有效的教师培训和有效的学生学习。没有双方的积极互动,建立有效的课堂将不会成功。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连接知识点,是教师和学生的连接。
        参考文献:
        [1]汤晓红.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学习(上),2013(11):48.
        [2]鹿娜.基于新课标理念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策略[J].中华少年,2019(15):98.
        [3]张建新. 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创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 新课程(教研版), 2019, 000(007):2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