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路
宁波市镇海蛟川书院
摘要:小组合作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初中教学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伴随着初中历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当下的历史教学现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教学的模式开展历史教学,以便为学生带来更好的教学体验,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本文将从小组合作的意义、开展小组合作教学的具体措施两个大的方面,紧紧围绕初中历史小组合作教学实践探究展开具体论述。
关键词:初中历史;小组合作;教学实践
初中历史教学长期以来处于“知识为主”的阶段,绝大部分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处于一个被动接受的状态。而小组合作在历史教学领域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各种束缚,激发了学生对历史课堂的兴趣,使得历史教学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教师需要深刻意识到小组合作在历史教学中的实际意义,找到开展小组合作开展历史教学的具体举措,以便更好地推动初中历史教学进一步发展。
一、小组合作的意义
小组合作,更加强调激发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看法,而教师更多地起到组织和引导作用。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实践过程中开展历史教学,需要认识到小组合作的核心所在。教师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其意义并不在于让学生代替老师的工作,通过合作学习自学成才,而是在于解放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认知,在课堂上学会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如教师需要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本节课相关的学习资料,让学生在预习课文的时候,能够结合教师提供的资料进行理解,然后通过研究资料卡上的内容和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这对学生学习历史有很大的启发作用,而教师则需要在小组报告的过程中做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组织每一个小组的汇报和评价工作,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掌握基本的历史分析能力和分辨是非的能力。
二、开展小组合作教学的具体举措
(一)科学分组,实现小组合作教学的初步构架
初中历史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教学,首先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才能够为接下来的小组合作教学奠定构架基础。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对教师来讲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可以选择的有三个原则:其一,同构异质原则,其二,互补原则,其三,高效原则。
1.同构异质原则。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其目的是让每一个小组都能够满足最基本的教学要求。即每一个小组都需要有一位学生进行组织和领导,带领整个小组进行合理分工,能够在指定时间内对同一问题进行讨论,得出一个最终的结论。而同构异质原则刚好可以满足教师这个最基本的需要。例如,在“秦统一中国”这节课当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安排不同的问题,让学生能够根据教师提供的问题,参考课文信息与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料进行研究与探讨。每一个小组都有组长进行组织讨论,有一个组员进行记录大家的观点,有学生能够对大家的观点进行提炼和总结,整个小组能够在组长的带领下在制定的时间内完成讨论任务,这对教师顺利开展初中历史小组合作教学有着很大的帮助。
2.互补原则
一个小组的组成,最需要的特点就是组员之间能够互为补充,以实现“1+1>2”的组合效果。当让学生根据互补原则进行分组时,能够考虑到每一位学生的成员和优势所在,能够尽可能让每一位学生能够在小组讨论实践中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不仅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更能够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价值,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这对教师开展后续教学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例如,当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秦末农民大起义》这节课时,教师对学生分组秉承了互补原则,学生就会积极的投入到小组讨论环节当中,且能够在学习过行程中展示自身的优势,同时有利于学生发现小组内别人的优势。学生乐意在体现自己且能学习到别人优点的氛围中学习,这对提升初中历史课程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3.高效原则
不论教师采取哪一种分组原则,其目的都是为了初中历史小组合作教学变得更加高效,不论是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还是理解历史课文内容,都是教师在分组的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二)选择主题,避免学生进行无效的课堂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围绕一个问题进行针对性地讨论,并且能够在讨论的过程中,锻炼自己历史思维和科学的结论。但是学生在初中学习历史,需要一个有讨论价值的主题。而初中历史教师作为初中历史课堂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就需要在带领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具有讨论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能够有一个明确的讨论目标。例如,当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的课文时,教师就需要为每一个小组确定一个具有讨论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在拥有一个讨论的目标。如“西汉建立的背景是什么?”这个问题对学生的信息搜集能力就会形成一定程度的考验,而“文景之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文景之治?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实践过程中,为学生确立有价值的主题,能够极大地帮助学生将自己的精力集中在有价值的地方,从而避免无效的讨论,这对提升教师的历史教学效果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三)制定规则,引导学生按照既定的规则讨论
任何讨论都应当制定相应的规则进行约束,才能够将学生的讨论实现优化。初中生的历史学习处于初级阶段的系统学习,学生对教师所提主题的认知带有很强的主观臆断色彩,且不怎么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在讨论过程中若不加以积极的引导,学生的讨论容易钻牛角尖或者偏离主题。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制定相应的小组讨论规则来为学生进行积极引导。
1.讨论时间的限制
教师对小组的讨论时间进行限制,能够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具备时间意识,提升小组讨论的效率。另外,教师为学生提供的主题难度都是比较低的,学生占用太多的讨论时间对于学生来讲并不会有太多的意义。因此,教师需要制定时间规则,来规范学生的学习。
2.发言代表不能相同
小组讨论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锻炼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如若发言代表可以重复,一方面无法吸引更多的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不利于教师对学生的深入了解。
3.小组之间可以进行补充
正所谓“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每一个小组在讨论问题时,都会有自己独到的地方。而教师允许小组之间的观点补充,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认知,对教师开展小组合作教学会有很好的催化作用,对学生的成长有着较为显著的积极作用。
(四)合理评价,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优势不足
初中历史小组合作教学实践当中,教师需要对每一个小组进行一个合理的评估,而评估的方式将会对学生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初中历史教师需要重视小组合作教学的评估环节,一方面需要积极点评学生表现比较出色的地方,另一方面需要将学生的不足之处点出来,并且给出优化建议,争取能够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重视和关怀。
三、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历史教学小组合作教学实践的顺利开展,需要教师匆匆多个方面进行准备和优化。而当教师能够认识到小组合作教学存在的优势之后,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陶敬杰.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新课程学(中),2011(03):160.
[2]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 段勇. 新课程导学. 2016(06)
[3] 浅谈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J]. 陈丽红. 学周刊. 20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