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乃浩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二中学 255100
摘要:现如今,教育呈现着信息化的趋势,微课技术、几何画板、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正在逐渐改善我们的课堂,给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也带来了新的生机。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课所具备的重难点突出、信息量大、耗时短等特点,在教学中使用微课技术来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知识。
关键词:微课;初中信息技术;设计类型
在过去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程不受重视,以及容易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导致教师会将更多的重点放在加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方面,却忽视了学生在情感态度以及能力上的培养,不利于学生良好信息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微课的应用则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降低课堂上的消耗,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分析和实践上,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本文主要从微课的几种类型入手,探讨了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一、导入型微课
课堂导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堂课的进展,尤其对于初中学生来讲,虽然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比较浓厚,但是由于学生的心智还不成熟、学习能力还未养成等原因,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因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可以使用充满趣味性的微课资源来进行导入,快速地吸引学生的目光,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
比如,在教学“探究计算机的硬件组成”这一节内容时,笔者在课堂导入利用微课给学生展示了这样的情景:小伟想要拥有一台自己的电脑,小伟爸爸于是向他提出了要求,让小伟自己列出一台电脑所需要的硬件,如果正确的话就可以得到一台自己的电脑。在讲完了背景之后,视频上就呈现出了各种各样的电脑硬件。笔者将视频定格下来,引导学生对视频上的内容进行分析,帮助小伟来解决这个难题。这样,就将学生带入到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情景中去,可以更好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讲解型微课
理论知识的掌握是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操作的前提,同时也是教学的痛点,而灌输式的教育是不利于学生的理论掌握的,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讲解型的微课来传授理论方面的内容,让理论的知识脉络变得更加清晰明了,使学生快速地获取到知识。
比如,在教学“探究图像的合成艺术”这一节内容时,笔者将相关案例制作成了微课,利用微课案例讲解的方式来让学生逐步地获取到知识。微课首先展示了一些资源,包含各种各样的花卉、桥以及船等。
在一开始,笔者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微课上的图片,可以观察到哪些元素?”在学生分析完了之后,笔者再向学生提问:“如果我们想要对这些图片进行整合,制作出新的图片,那么可以怎样去操作?”并且鼓励学生使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这个问题。在随后的教学中,微课为学生详细展示了图层、魔棒工具、合成等操作的作用和方法,让学生在实际的案例分析中详细地记住理论知识,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
三、操作型微课
信息技术教学要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在多样化的练习中去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对操作方法的记忆很容易出现问题,教师却很难一遍一遍地为学生进行演示。对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操作步骤整理到微课当中,让学生使用微课来进行步骤的记忆和练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效率。
比如,在教学“用排序算法进行数据整理”这一节内容时,在一开始的教学中,教师最好让学生进行模仿性的练习,在学生熟悉排序算法之后再让学生进行自主的编程。因此,笔者给学生提出了一些简单的问题,要求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且使用排序算法去解决问题。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学生可以下载计算机上的微课资源,了解怎样设置字符串、转换数字列表、升序排序、降序排序等操作。这样,通过微课的帮助,学生可以更快地找到自己的缺失和学习的关键点,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
四、讨论型微课
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我们的教学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挖掘出学生的创新潜能。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讨论性质的微课,让学生学会质疑、提问和交流,营造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合作能力以及信息素养的发展。
比如,在教学“设计封面与美化版面”这一节内容时,笔者将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并且为每个小组提供了多个作品,让学生对这些作品进行讨论,从审美的观点去思考如何更好地使用学到的技术去美化作品,引起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生成和发展。
微课的种类有很多,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当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对可用到的微课类型进行分析和探究,总结出有效的微课设计方案,将其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去,帮助学生更好地展开信息技术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刘凯利. 基于微课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2017.
[2]任洪伟. 基于微课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