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前后后》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期   作者:闫琭琭
[导读]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美术(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第4课。

        闫琭琭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汤池镇中心学校   162400
        
        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美术(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第4课。
        二、教材分析:本课学习领域是造型·表现。教材中用两种形式表现前后关系,一种是粘贴画的形式,一种是绘画的形式。粘贴画的创作方式由远到近完成,绘画的形式由近至远完成。二者的共同点归纳成近大远小、近实远虚。通过本课学习将前后关系巧妙的运用在画面中能够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为今后的学习做铺垫。
        三、教学目标:
        1、观察生活中前后遮挡的现象,了解物体间尺寸逐渐缩小、放大或叠加,会产生视觉上的远近变化体现层次的美感。
        2、学习运用绘画或拼贴的方法,大胆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
        3、感受作品中物体的前后关系所产生的空间感,体验创作中的乐趣。
        四、重点、难点:
        感知前后关系的空间美感,学习用绘画或拼贴的方法表现出具有层次感的物体前后关系作品。
        探究发现生活中前后现象,运用美术语言,表达作品创作作品完成作品。
        五、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认定目标
        1、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人国与小人国》这一课,在画面中对大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大小的对比在画面中又会呈现怎样的效果和隐射出怎样的知识点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前前后后》
        设计意图:让知识点进行延续。复习导入巩固上节课知识让学生建立旧知与新知的联系。
        课堂效果:学生对上节课学习内容印象深刻,对本节课新知识拓展学习积极性浓厚。
        2、认定学习目标。
        1)了解物体间产生前后关系的两种方法。
        2)能够运用这两种方法完成作品。
        3)感受具有层次感的画面产生的美感。
        设计意图:学习目标能够让学生明确知道本节课自己要完成的任务。从而实现带着任务学习。
        创新、信息技术手段:学生默读学习目标并表达自己对哪一个目标最感兴趣,让学习兴趣有一种代入感。
        (二)自主互助,探究新知
        1、自主学习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周围是否存在前后现象呢?
        生:......
        设计意图:通过自己观察发现前后现象处处存在,近距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课堂效果:身边的事物学生发现快,和老师的思路紧密结合。
        师:说的很准确,我们来看看这组图片,在图片中你发现了什么共同点?
        生:......
        师:近处的物体大并且清晰,远处的物体越来越小了模糊甚至看不清楚,并且有遮挡,这就是近大远小所产生的现象。现在老师用一个魔术来让同学们分析产生前后的方法有哪些。这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植物大树,你能看到几颗树?
        课堂效果:学生表达出远近效果的不同,但不会用术语准确表达,在教师的指导下明白近实远虚的含义。
        生:......
        师:老师能把它瞬间变成一片森林你们信不信?
        创新、信息技术手段:希沃白板图片克隆功能将图片无限次重复使用,而以前只能一张一张复制使用。
        课堂效果:魔术的使用领学生叹为观止,既兴奋又好奇,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思考中去,充分体现了自主的教学模式。
        生:......
        师:现在这片森林诞生了,独立思考第一个问题:大树因位置的变化产生怎样的效果?结合教材第6页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在好奇中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能加深趣味中提出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印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创新、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希沃白板将“魔术”搬进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
        师:因为有了前后重叠和遮挡所以变成了层峦叠嶂的效果,让这片大树有了层次。这是我们本节课第一个知识点,把一样物体放在另一样物体的后面有了遮挡关系产生前后层次美感。
        设计意图:知识点分散总结,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个层层递进的过程。


        创新、信息技术手段:知识点的展示以前都是逐条展示,现在用希沃白板的蒙层功能可以将知识点融为一体。
        课堂效果:学生对第一个知识点顺理成章的掌握并牢记。
        2、合作
        师:除了用遮挡关系表现前后的变化,还能用什么方式表现前后的变化呢?结合教材6、7页小组讨论寻找答案。
        课堂效果:学生讨论问题思路广,参与度高,充分体现了互助的教学模式。
        生:......
        师:现在来验证同学们的答案是否正确,我们做个游戏,老师这里有一条高速公路,请两名同学上来将小汽车填满整个高速公路并体现出前后关系,注意,小汽车是可以放大或缩小的。
        设计意图:做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之一,对于学生的答案老师没有立即给出答案,而是用学生做游戏的方式验证他们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这样学生在做游戏时需要二次思考他们的答案是否正确也给其他同学二次思考知识点的机会。
        课堂效果:提到游戏,学生们都争先恐后的想验证自己的答案。台下的同学也能够全神贯注地思考台上同学完成是否正确,将学习提高最高点,也是本堂课的亮点所在。
        生:......
        师:同学们结合小组讨论的答案看看前面同学的摆放是否正确。
        创新、信息技术手段:之前,学生只能通过看视频、看图片对特殊环节去直观了解,这次学生通过希沃触屏自己可以随意摆放出自己想要的效果,从而发现问题,找出答案。
        生:......
        师:将小汽车尺寸逐渐缩小或放大,产生视觉上的远近变化,这种近大远小的变化也称为前后的变化。这是我们要学习的第二个知识点:物体的尺寸逐渐缩小或放大,产生视觉上的前后变化。刚才学的是同一样物体有遮挡摆放,现在是尺寸的缩放,大家记住了吗?
        设计意图:老师总结游戏结果并归纳第二个知识点,学生图文并茂的牢记。
        3、探究
        师:无论是绘画还是粘贴,我们都要学会画面的构图。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三个元素:太阳、山脉和房屋,把一幅画分成三个部分理解,分别是背景、中景、前景。同学们小组讨论这些元素应该怎么摆放才合理呢?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尝试构图的方法,加深记忆。
        创新、信息技术手段:学生通过在触屏上尝试摆放总结出构图的知识点。锻炼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效果:学生通过自己的尝试构图得出构图的重要性。能够掌握构图的要领。
        生:......
        师:同学讨论的结果完全正确,最常见的现象中,太阳是离我们最远的元素,所以应该放在最后面;山脉是在中间位置,所以放在画面中间部分,房屋是距离我们最近的物体,所以放在画面的最前面。
        知道了每个元素的位置应用我们在创作中应该怎么操作呢?粘贴画由远至近完成;绘画由近至远完成。在创作中可以根据你的画面内容酌情考虑从哪个景入手,比如......
        4、知识点思维导图
        过前面的学习,现在我们巩固下本堂课的知识点(出示完整的知识点框架)
        设计意图:巩固本堂课的知识点,并用举例子说明,加深印象。
        创新、信息技术手段: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知识点框架。能够体现知识的连贯性。而以前只能是用逐条的形式展现,不能随机展现。
        课堂效果:知识点梳理时,学生能够抢答的完成本堂课知识点,达到预期效果。
        (三)灵感碰撞,实践创新
        请看作业要求:
        1、小组合作,组内人分工明确谁负责哪个景区的内容。
        2、可运用绘画或粘贴的形式表现画面。
        3、注意剪刀使用安全、保持地面卫生。
        (四)展示、评价
        1、优秀作品展示。
        2、生生互评,选出自己喜欢的作品并点评喜欢的理由。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充分体现自主互助型课堂的教学模式。
        创新、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希沃白板中投屏功能将学生作画过程用摄像和拍照在大屏幕上展示,学生能够时刻学习其他同学作品的优秀之处。
        课堂效果:学生能够随时欣赏同学间的作品,提高了取长补短的效率。
        (五)总结提升
        1、学生汇报本课学习内容。
        2、老师拓展提升
        在一幅画中,无论你用什么形式表现前后关系都会呈现出不同角度的美感,生活亦是如此,只要你留心发现美就在你的身边。下课。
        设计意图:学生总结本堂的收获及学到的内容,在此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