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金丽
福建省泉州师范学院附属鹏峰中学,362300
摘要:课堂教学情境的创建属于教学方法的范畴,通过创建课堂教学情境,教师可以更好地将学生带入课堂教学内容,充分展示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变化更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也更有利于科学地培养学生学科的核心素养。结合多年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经验,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如何有效创设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情境。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课堂;情境创设
历史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必须具有一定的情感色彩,要生动具体,既能唤起学生一定的态度经验,又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一、高中历史课堂创设情境的基本原则
首先,情境创造必须服务于课堂教学目标。创造情境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学习内容。因此,在创建课堂教学情境时,必须注意与教学目标相符,这样才有利于更好地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历史情境的创设必须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否则会使历史情境的创造变得形式化。 。
其次,所创设的情境必须具有历史氛围。历史不仅反映了过去的客观存在,而且也反映了人们对当今社会的的认识。因此,教师应依靠历史文学等来营造学习历史的氛围,以便学生感知,理解和评价历史。因此,创造历史教学情境需要提高教师选择历史材料和基于材料动员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的能力。
最后,情境的创设必须满足学生的认知水平并且要有趣味性。高中学生的知识结构仍在形成过程中,知识储备和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创设情境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材料,激发学生的情绪,引发学生的共鸣。有效的历史教学情境强调学生的情感发展,注重学生主体的感受和经历,使学生受到感染,从而加深学生的情感和审美体验。
二、创设高中历史课堂情境的有效策略
(一)注意语境与学科知识的有机结合,以提高有效性
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高中历史老师因过于关注教学情境的趣味性,而未能将在课堂上需要学习的历史知识与创设的情境巧妙地结合起来,导致过渡不够自然。会引发一些问题,比如,一开始学生因教师创设的情境有趣,对课堂参与的热情很高,但是当教师转向教学内容的话题时,学生们的思想又回到了课前的状态。这样,大大降低了教学情境发挥作用的效果,影响了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种现象启发了高中历史老师不应仅仅创造一种有趣的情境来激发教学气氛,要调动学生的兴趣归根结底需要回归教学目标。教师应该始终根据课堂教学目标正确把握课堂教学的总体方向,并将历史知识与教学情境相结合。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从而使学生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历史知识并形成历史素养。
例如,在向学生讲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时,教师可以首先向班上的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的背景资料,如中英《南京条约》签署后的状况以及其他的一些不平等条约,导致中国市场被迫开放,西方商人对此欣喜若狂,甚至有人想象只要中国人每年每人需要一个棉质睡帽,而不是更多,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会供不应求。那么,这样的情况在真实的历史中发生了吗?让我们通过数据图表进行分析。之后,教师向学生展示 “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的棉纺织品消费量”数据图。该表可以清楚地显示,中国和洪都拉斯的人口分别为3.6亿和1.46万,而人均棉纺织品消费量分别为0.75便士和934.5便士。这时,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西方商人的想象比较上述数据,并分析造成上述巨大差异的原因。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在图表的帮助下创设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历史教学环境,并引导学生考虑本节课的关键内容,即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从而使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有较大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注重细节,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课堂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在有限的时间内到达有效的教学效果。
高中历史知识相对复杂,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大多数高中历史教师忽略了历史的细节,只系统地总结了高考的知识点,然后以模块化的方式灌输给学生,机械高效,但是这种效果并不是很好。笔者认为,在运用情境教学法在介绍基本历史知识时,还可以巧妙地渗透一些历史细节,使课堂更加活跃,有趣,从而以微妙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例如,当引导学生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时,针对教材中提出的问题(两个对立阶级的形成和对抗的原因)进行何种程度的回应?学生们不知所措。教师可以关注这一历史细节,并为学生提供进一步的补充材料,并向他们介绍利物浦工人在1835年的工作。从儿童到妇女,他们在凌晨两三点被从肮脏的床上叫醒,并开始工作,直到晚上。当时他们的平均寿命只有15年。上述真实材料的补充使学生清楚地了解了两个主要阶级之间对抗的原因,并意识到当时工人的社会地位很低,被早期资本家残酷地剥削。
(三)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有效提问
高中历史教科书内容丰富,除了主要的知识表达方式外,还散布着丰富多彩的壮观图片。许多老师在创设情境时倾向于寻找大量的课外材料,却忽视了有效合理地使用教科书中的材料,这通常会花费教师很多时间,而且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例如,在“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课中有一个引言:1915年8月,袁世凯指示将所谓的“公民请愿组织”组合在一起,并要求将共和国转变为一个“公民请愿组织”—君主立宪制。此后,袁世凯加快了恢复君主制的步伐。面对严酷的现实,陈独秀认为“我们正在共和国领导下的专制政治中受苦”。原因是它没有激发“大多数人的意识”,于是,他将启蒙运动视为“拯救国家的主要途径”,并发起了新文化运动。在介绍新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材料并提出了以下问题:1.1911年革命推翻了清朝,但袁世凯想恢复君主制,它揭示了什么问题?2.袁世凯的方法是否符合中国思想发展的趋势?3.陈独秀认为“新文化运动”应成为救国的“主要途径”?他应如何进行?通过阅读简短的材料并考虑以上三个问题,这样,教师可以把上一课的内容与本节课有机联系起来,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带动学生对学习本节课的动力。
(四)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生动的历史局势
情境教学的应用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师的教学思路,改变教学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音频,图片等方法为高中生创造生动的历史教学情境,将复杂的历史知识渗透到为相对简单生动的教学情境中,并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历史的魅力,从一个导入开始,让学生从中意识到历史并不是那么难理解,这将缩短学生与课堂之间的距离,并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例如,当学习“迷人的书法,书法和歌剧艺术”的内容时,教师可以使用课件来辅助教学。在课件中显示北京奥运会的标志,然后问一个问题:标志中的文字元素是什么?引导学生回忆他们学过的东西。然后,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许多有关甲骨文,常规文字等的图片,并解释其演变过程,从而使学生受到视觉和听觉的刺激,加深印象,讲解教学内容后,老师可以带领学生研究和探索书法家的书法艺术,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教学内容。
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历史情境教学的发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得到极大的提高,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也能够得到不断提高。高中历史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改变传统僵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充分表达自我,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师生之间的情感完全融合在一起,从而有效地提高历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任伟超.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154-155.
[2]李雪琴.浅论历史故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33):83.
[3]沙红菊.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导入策略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