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超
横县教研室,530300
摘要:在社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教学事业不断优化完善。当前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工作中也逐渐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提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质量,教师就应发挥出分类指导教学的利用优势,从而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并以一种正确的眼光看待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落实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工作的创新,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本文将围绕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指导教学的创新为主题来展开分析,通过详细了解当前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指导教学现存的问题,再提出促进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指导教学顺利开展的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指导教学;创新
一、针对于落实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指导教学价值的探究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工作中落实开展分类指导教学工作是至关重要的,能够在实现确定了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标准的背景下,综合考虑学生实际的学习能力和个性化需求来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学习标准,让班级中各层次的学生获得良好学习体验,实现共同进步。分类指导应当重视考量学生性格、认知能力、综合品质所具备的差异性,在语文作文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始终重视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这也是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提出的新的要求。如果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语文作文分类指导教学效果和价值未能够全面展现出来,那么学生在写作文时也很难将自身的真情实感融入其中,抄袭现象随之出现。尤其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都有着广泛应用空间,为学生抄袭作文提供了便利条件,这种问题的存在会严重地阻碍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1]。
二、针对于当前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指导教学现存问题的探究
当前在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指导教学工作中依然存在着各种问题有待完善,其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较为深远,依然采用着灌输型、填鸭式的手段教学,导致学生对写作缺乏浓厚兴趣。在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指导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更加关注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但是部分教师由于将关注点都放在学生作文能力提升上,也就忽略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大部分教学实践中教师都是依据教学任务以及目标来分配教学时间,重视作文整体结构的合理安排,再将各种重点知识以灌输形式传授给学生,导致整个教学过程缺乏趣味性,过于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学生将会产生抵触心理,影响写作水平的提升。
第二,未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要求教师落实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工作,这也是新课改对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指导教学提出的具体要求。但是针对当前实际教学现状分析,部分教师会占用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来把各种理论性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导致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减少,导致部分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在这一学习背景下,学生只能跟随教师的节奏学习,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状态,思维过于固化,在遇到存在疑惑的问题时,也不敢寻求教师解答,以至于师生之间存在隔阂[2]。
三、针对于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指导教学开展可行对策的探究
(一)设置分层次目标
为促进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指导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师应注重为学生设置分层次目标。需要注意的是,在为学生制定分层次教学目标的同时,不仅要发挥出教材的利用优势,同时还要综合考虑学生所存在的差异性,依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分层教学目标,确保班级中的所有学生都有着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任务,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来达到理想的学习目标。
例如,当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一节内容时,教师为了指导学生以该文章的所表达的含义为主题进行写作时,应制定分层次的教学目标。第一,先让学生对该篇文章细致朗读。第二,朗读完文章后研究首尾呼应的写作手段。第三,根据自身对文章的理解来写一篇读后感。通过设置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能够让学生有着更加清晰的学习方向,对于班级中的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前两个学习目标很容易就能完成,而最后一个问题则是依据学生实际学习需求而设置的弹性学习目标,通过这种手段来促进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指导教学工作的创新[3]。
(二)激发学生积极性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主动融入各环节中,获得良好学习体验,达到理想教学效果。在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指导教学工作中教师则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合理利用各学习资源来转变传统教学形式,迎合新课改提出的各项要求,把学生感兴趣、认为具有价值的内容融入到分类指导写作教学工作中,并积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通过这种手段来创设具有趣味性、人性化的语文作文教学氛围。例如,当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天鹅的故事》这一内容时,教师则应改变传统教学形式,发挥出游戏教学法的利用优势,采用游戏的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为处于小学时期的学生,其生理和心理都处于发展阶段,这一切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活泼好动、爱玩,而融入游戏则会激发学生的天性,让学生跟上教师的授课节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模仿天鹅的叫声以及各种动作,像模仿天鹅游泳时的情景,通过这种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模式来让学生对天鹅这一动物有着更加全面的认知,激发学习欲望,然后再让学生以“美丽的天鹅”为主题写一篇优秀的文章[4]。
(三)注重联系实际生活
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回归于生活,为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实现促进小学语文分类指导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教师应注重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具备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积极地观察生活。教师要和学生的交流沟通,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存在的差异性,显著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像对于班级中有些学生喜欢收集标本,而还有一部分学生喜欢观察小动物、天气等。而教师则应因势利导,促使学生将自身观察的事物记录下来。例如,当教师为学生讲解《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这一内容时,其中在文章中有“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教师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走出教室,和学生共同观察校园中的花花草草,研究各种植物的生长过程,并将自己观察到的内容以记录的形式写下,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促使其加深对文本的认知。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所采用的表达形式,鼓励学生模仿,再联系实际经历融入自身情感因素,以此来促进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指导教学工作的创新[5]。
总结: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我们充分地意识到在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指导教学工作中落实创新优化的重要性。而教师则应当以一种正确的眼光看待当前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像未能够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缺乏对作文分类指导教学手段的优化创新。因此,在后续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设置分层次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注重联系实际生活来提升教学质量。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落实培养学生形成善于观察生活的良好学习习惯,促使学生将自身的所思所想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提升文章的内涵,为确保让学生写出更多具有真情流露的文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万灵.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19,5(8):66-67.
[2]庞丽蓉.激发学生写作热情提高写作教学实效性——小学语文作文的兴趣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12):83.
[3]许枫.基于叶圣陶生活化作文教学理论——谈小学语文体验作文的课堂建构[J].华夏教师,2019(3):66-67.
[4]巴哈提古丽·都依散.社会性软件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以微信为例[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9(1):123-124+133.
[5]陈爱华.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指导教学的组织与实施[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7,2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