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解读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中)1期   作者:熊晓晖
[导读] 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一种比较重要也比较常见的教学形式,

        熊晓晖
        (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镇中心小学 广东 东莞 523000)
        摘要: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一种比较重要也比较常见的教学形式,通过朗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学习。因此本文将阐述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情况,根据当前情况所表现出的不足,给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最后简单分析了小学语文课堂有效进行朗读教学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性
        引言:小学的语文学习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阶段,因此这个阶段的语文教学不仅是要教会学生书本中的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朗读是一种通过语言将文章演绎出来的方法,好的朗读可以让听者感受到文章里丰富的感情色彩并为之动容,有效朗读还能提高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由此看来,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教师们在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朗读教学的作用,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寻找更多方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朗读教学,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一、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情况
        (一)学生积极性不高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总是不可避免的要有朗读的环节。在朗读环节中,教师主要会采取两种朗读形式,一种是全体学生齐声朗读,一种单个学生进行朗读。在这两种朗读模式中,都不同情况的存在一部分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不高。在群体学生进行朗读时,有些学生就蒙混过关,朗读不认真。在教师让单个学生进行朗读时,有些学生长期不积极参与。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照顾到全体学生,因此,即使只有一部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教师也应该重视。
        (二)学生朗读能力不足
        在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中,存在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学生的朗读能力不足。学生在对文章进行朗读的时候多数都是大声念出来,无论课文所表达的感情色彩如何,学生的朗读总是千篇一律,平铺直叙。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教师都没能及时的发现问题,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长此以往,学生对朗读没有正确的认知导致学生朗读的能力不足[1]。
        (三)朗读教学形式单一
        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使用朗读教学模式时,大多形式单一,缺乏创新,只是让学生把文章读出来,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受不到文章的情感色彩,感受不到朗读的乐趣,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自然也就不足。
        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一)采用适当的策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因素就是学生参与课堂朗读的积极性不高,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教师应该与那些积极性不高的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具体的问题,根据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比如,对于那些因为自卑而不敢朗读的学生,教师应该与之谈心,建议其平时与其他学生对交流,鼓励其积极参与课堂朗读,在其朗读后,带动全班学生对该生进行鼓励。对于那些因为觉得枯燥和无趣的学生,应该采取措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综合来讲,教师可以设置合适的奖励机制,每隔一个实践统计一下,参与朗读的学生的表现,对于表现好的学生和那些进步比较大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奖励,并鼓励其他学生向这些学生学习[2]。
        (二)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首先得知道造成学生朗读能力不足的原因都有什么。一般来讲,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学生在学习文章时,由于学生不能充分地体会到文章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因为体会不到那种情感,在朗读的时候也就不能朗读出情感来。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帮助学生去理解文章的情感。例如,教师在给学生教授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中《好天气和坏天气》一文时,有些学生可能会对文中老奶奶的心理感情感到难以理解。教师这个时候就要帮助学生去分析这篇文章的内容,让学生分别站在文中四个人的角度去看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文中各个任务的内心想法,把握文章的感情色彩。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学生的朗读经验不够,没有足够朗读技巧,不知道一些地方该怎么读。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可以与学生交流自己的朗读技巧,应该注意的事项等,或者教师可以让学生课下多了解一些朗读方面的知识。可以推荐学生观看一些关于朗读的节目,如《朗读者》,让学生去体会节目中的人都是怎么朗读文章的,根据自己的观看写一些观后感并在学校与同学和老师交流自己的感想[3]。
        (三)灵活设置课堂教学,丰富教学形式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环节中,教师让学生进行朗读时,多数都是让单个学生或者群体学生把文章读一遍,而这种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学生无法从中找到乐趣,也就很难集中精力去体会文章的内容。小学生学习时趣味性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的设置教学情节,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例如,教师在教授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开满鲜花的小路》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分别扮演邮递员黄狗、鼹鼠先生、松鼠太太、刺猬太太、狐狸太太、旁白等角色,旁白的部分比较多可以多分几个学生,再适当使用一些道具,对文章内容进行表演式朗读。让学生沉浸到文章所描述的情境中去,体会到文章中各个人物的感情是色彩,学生既能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也能更好的掌握朗读技巧,进一步实现对文章内容的把握。除了情景式扮演形式的朗读,教师还可以根据文章内容选取其他的形式。例如,教师在教授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这篇文章的感情,教师可以现在课堂上播放一些关于雷锋的英雄事迹,让学生对雷锋有清醒的认识。然后在朗读环节,教师可以配上比较适合本文基调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咋这个音乐中进行朗读,帮助学生把握文章情感,学习雷锋精神。
        三、小学语文课堂有效进行朗读教学的意义
        (一)提升语文教学效果
        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在语文教学中应用朗读教学的初衷就是希望学生通过对文章的朗读,把握文章的感情色彩,理解文章内容。教师在教学环节中采取适当的措施,实现有效的朗读教学,就能使朗读教学实现这一初衷,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提升语文教学效果。
        (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以往的那种朗读教学模式下,由于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式枯燥等原因,导致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趣味性,进而影响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果教师能在教学环节中,与学生充分沟通,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情感,改善朗读的技巧,通过设置有趣的教学情景,提升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够融入到文章描述的情景中去,学生自然也就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朗读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进行朗读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在课堂上的朗读,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与其他同学进行情境化演绎,提高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四、结语
        总的来看,有效的朗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探索更多有利于朗读教学的途径以提高朗读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们感受到课文的感情色彩,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孙海玉.关于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课外语文,2017(30):43.
[2]谌效芳.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报刊荟萃,2017(12):134.
[3]杨章来.对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江西教育,2017(18):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