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大芳
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香口乡初级中学 442612
摘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读写结合的训练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应该掌握的基本要求,对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具有很重要的奠定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读写结合
引言
语文最基本的是要学会阅读,而写作则是实践的操作,学生如果想要写出优美的文章,就必须要有扎实的阅读功底,所以说阅读是写作的基本保障。教学生如何阅读,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写作奠定基础,并且提供丰富的写作材料,教学生如何写作,则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将阅读和写作两者相互融合,这样可以更进一步使学生提高了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一、初中语文教学读写结合存在的问题
有一部分初中语文教师由于他们所受的教育背景是应试教育,导致在成为教师之后,他们自身的教学观念并没有发生很大的改变。教师采用生硬的说教式教学,过分关注学生取得的成绩,并不重视语文教学的知识完整性,忽略了语文这门学科的人文性和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的真情实感,导致学生的读写能力随着生活压力和课余时间的逐渐减少而下降。由于上课的时间有限,有些教师对重点知识来不及进行详细的讲解,导致学生对整体知识的掌握不高,框架不够系统。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阅读课只读而不写,或者写作只是流于形式,缺乏真正的实践,重读轻写的现象较为严重。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读写结合教学的重要性
语文是初中阶段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门学科,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是我国一直以来的优良传统,学生学习语文,会对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都有很大的帮助,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在语文教学当中,阅读和写作这两项是最为重要的两个环节,也是教师的重点讲解对象。之前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用,教师应该适当的创新,开展新的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教学理念,当前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当中已经很常见了,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有了很积极的带动作用,在教育行业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还需要继续完善。教师可以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对文章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接着让学生整理文章的中心思想,尝试用自己的理解来归纳总结,这样做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情感和表达能力,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在进行写作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适合学生的并且在他们能力范围之内的题目,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并查阅相关的阅读和写作题目,借鉴作者的写作方式和特点,并且进行摘抄积累,有效地运用于写作当中。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因此,阅读和写作这两者是相互结合、促进的关系,紧密相连。通过进行阅读和写作,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对作者的看法产生共鸣。阅读和写作两者结合对于学生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三、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读写结合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养成心得记录的习惯
如今的学生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学生在阅读完毕后并没有养成良好的记录自己心得的习惯,导致最终的阅读效果不是十分理想。教师应该在阅读课堂上为学生讲解如何科学地阅读,可以有效地提高阅读,并且教师还应该在阅读课堂上,控制学生阅读的节奏,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让学生在适当的时间内读完之后,将自己心里所想写下来,进行详细的记录,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于上课的积极性和阅读的效果。同时学生进行写作时,就可以运用自己所积累的句子,这样让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一个深度。
(二)在学生写作过程中激发其阅读兴趣
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应该对读写的先后顺序有一个很好的整体把握。到底是应该在经过大量阅读之后开始写作比较好,还是应该在随意的写作之后再进行阅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能够很好地提高,这个问题教师应该有一个准确的认识。
初中生阶段,学生并没有丰富和充足的写作知识,导致在正式开始写作时,往往会碰到很大的难题。想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使其对写作能力有很好的协调作用,高度重视阅读对于写作的重要性。教师在进行人物传记等文章讲解时,应该先让学生在自己进行阅读之后,将对这些人物的形象进行思考,表达自己的见解,接着教师再进行引导阅读,一句一句地揣摩人物的心理,从而激发学生对人物传记这种类型题材文章的阅读积极性,提高阅读的能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思考和积累,让学生用心去体会文章的寓意,使其真正地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三)在阅读赏析过程中增加读写能力
初中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根据学生的时间情况来进行调整上课的教育方式。比如对于一些阅读能力较强,对课文的理解能力较深入的学生,教师应该调整教学方式,适当地培养学生对于课文的思维逻辑能力,这样可以让学生有效地避免面对课文不知从哪步下手和从何处赏析的情况。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将分类训练的这种方式运用于阅读教学当中。让学生大声朗读并且背诵优美的文章,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细细品味作者想要传达的感觉,以及十分美的意境。通过背诵将这种美的表达方式记得更加牢固。
(四)开展模仿学习,先读后写
学生刚刚步入初中,面对眼前的一切还是很陌生的,如果教师枯燥式教学,可能学生对上课提不起兴趣,渐渐地丧失了对知识的新鲜感和积极性。学生很有可能在上课的过程中由于一些小失败而采取消极的态度。而在语文的课堂教学过程当中,阅读和写作是难点也是重点的课程,此时教师可以适当地采取模仿学习,进行先读后写的教学模式进行训练,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五)重视读写创新,发挥想象
在初中,学生明显会感觉到写作和阅读的能力要比小学时难度增强,那么教师应该如何适当地降低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教师应该重视读写创新,在读写的过程中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积极地创新写作的模式,让学生在自己的能力水平之内,写出更为优秀的作文。比如,在进行讲解古诗文时,由于古诗文较难理解,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读几遍,然后思考作者想要表达的大致意思,教师在学生思考之后再进行讲解,从而让学生更加理解文章的内容。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根据文章讲述的事情和自己的联想写成一篇文章,这样做可以让学生将之前较难理解的古诗文变得更加容易理解,同时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写作,就可以很好地将阅读和写作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进行课外延伸
在课堂进行学习的时间相对来说是十分短暂的,这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所有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对学生科学合理地进行课外延伸,通过读写结合,促进创意的写作,这样可以培养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深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对学生构建语文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专业文学素养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并且学生在初中阶段掌握语文学习的文学技巧和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融入人性化、灵活的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国海.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策略浅谈[J].学周刊,2021,(06):51-52.
[2]陈立永.初探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教学法[J].天津教育,2021,(03):141-142.
[3]高莹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策略浅谈[J].新课程,2021,(02):62.
[4]常从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方式分析与研究[J].学周刊,2021,(05):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