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中)1期   作者:韩琼
[导读] 解答应用题时,学生只有准确把握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

        韩琼
        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镇舟镇中心校   645250
        摘要:解答应用题时,学生只有准确把握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才能在复杂的数学条件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思路清晰是解答应用题的重要因素,也是提高解题正确率的关键因素。因此,掌握相应的思维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综合提高应用题解答能力。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很多,需要教师结合本班学生的具体特点来挑选对应的教学策略,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策略
引言
        现在老师对于小学高年级应用题的教学形式和方法趋于模板化,缺乏创新性、生动性。因为老师更加注重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理解能力,这样逐渐忽视了小学高年级应用题所应达到的教学水平,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不达标。所以老师应该在确保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理解力能够稳步提高的同时,也要采用恰当的方式引导高年级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技巧,开拓解题思维,明确解题步骤。帮助小学高年级的同学们提高自身解题能力,确保高水平的教学质量。
1数学教学生活化
        数学是人们生活智慧的积累。如果让数学教学与生活相分隔,让学生在“数学世界”里遨游,而脱离生活实际,那么数学将成为空中楼阁,学生逐渐也就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只有数学与生活相结合,我们的数学教学才有血有肉、才能富有灵性。首先,数学语言要生活化。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语言交流占课堂的主要部分,也起主要作用。很多数学知识相对抽象,要让学生形象地接受,教师必备语言艺术方可胜任。教师没有幽默的语言和极具感染力的神态是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的。在数学知识具备科学性的前提下,教师需要通过列举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引用生动形象的比喻,举一反三,迁移与类比,让学生易于理解。曾经有一个学生遇到求几支钢笔和几个作业本总共需要多少钱的题目,解决不了,恰巧他家是卖卤菜的,我让他将钢笔换成鸡翅,作业本换成鸡脚,那学生很快就计算出结果了。其次,预设情景生活化。越是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学生越是有兴趣,预设生活化的情境,能够让学生利用已有生活经验,与同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共同探索新知。教师运用多媒体将相关视频、PPT、身边的故事或者生活实物等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创设极具生活化的情境,或者营造真实的生活情境,寻找数学与生活的契合点,提高学生的成就感,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比如学习平移时,找一辆玩具车,抽几个学生在教室里开一开,玩一玩,玩了之后让学生思考,小汽车在地面的移动是平移还是旋转呢?那么小汽车的车轮呢?无须老师过多讲解,学生一看就明白,学习效果不言而喻。再次,教学素材生活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教师挖掘更多的生活化素材,不断丰富教学内容。随着国家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数学素材也层出不穷,生活就是资源库。生活化素材的选择需要根据教学需求来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具有话题性、问题性、针对性的生活素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合作交流、分工协作、验证探究。比如,教学通过直线外一点给直线作垂线时,学生对点到直线的垂线段最短理解有困难,我们可将题目改为小明家新修了一栋楼房,房子修好了,没电,该怎么办呢?学生讨论如何从主干线连接电线,老师再问为什么这样连接好呢。再把小明家用一个点代替,主输电线用直线代替,学生画垂线标出点到直线的距离就简单多了。
2渗透生活素材,激发学生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生活素材,不仅能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而且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突出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观察意识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例如,在“认识分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生活化的问题:妈妈有4个苹果,要分给小红和小明两个人,怎么分才公平?如果有两个苹果该怎么分?有一个苹果呢?学生独立思考答案,并解释平均数的概念。接着,教师要问学生该怎么表示“一半”,让学生先用绘画和折纸探索、解释,再为学生介绍分号,引出分数的概念。然后,教师出示正方形、三角形、圆形,让学生画出这些图形的1/2,思考1/4该怎么画,提问:每天有6节课,那么,一节课可以用1/6表示吗?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可以用分数表示?这样,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就加强了。生活化教学能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改变机械的教学方式,锻炼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有利于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再如,教授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后,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观察家里的物品,分辨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思考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并用表格记录下来,为解决长方体的表面积等实际问题的教学做准备。
3培养学生解题技能,促进学生思维灵活转变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相较于低年级的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主思考方式还有较强的简单理解能力。解决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问题,需要学生掌握更多特殊的解题技巧。通过熟练使用解题技巧,有利于学生思维的灵活转变。学生在做题时应牢牢抓住问题的中心,找到真正的目标问题,教师应该逐步引导学生学会从现象看本质。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应对前后多次遇到的类似问题。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有其自己的思维特点,所以教师应该根据该阶段的学生特点,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审题辨题能力。比如在题目:鸡兔笼中共36只,脚数100只,问鸡兔各多少只?在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时,可以通过运用公式:兔=(实际脚数-2×鸡兔总数)÷(4-2)=14(只),鸡=(4×鸡兔总数-实际脚数)÷(4-2)=22(只)来解决此类问题。
4传授解题技巧,培养学生自主思维能力
在应用题教学中,教给学生解题技巧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也是他们正确解答综合应用题的关键。如果学生可以靠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解决应用题,那么,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就会得到提高。学会分析应用题、思考应用题后,学生的思维发展才能使其终身受益,解题的思维过程才能清晰、顺畅。因此,在解答应用题时,学生应学会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运用恰当的解题技巧,提高解题的正确率和速度。例2某学校的三年级学生有5/9是女生,而女生比男生多6人,问三年级学生有多少人?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对这类题目,如果采用从前至后的顺序分析,学生很难理清思路。因此,学生可以将全班学生看作单位“1”。由于女生有5/9,男生则是4/9,再加上女生比男生多6人,学生就很容易列出数量关系:6÷(5/9-4/9)=54(人)。这种倒推的方式更容易打开学生的思维,使其能更有效地解决数学应用题。
结语
在当前追求高效教育的背景下,教学方式也应紧跟当前时代发展方向进行改进,因材施教针对阶段性的学生制定特定的教学制度。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不是固定不变的,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多尝试多种教学方法,不断改进创新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找到学习乐趣,在自主思考中挖掘出学生更多潜力,这样一定能够有效地提升小学高年级的应用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唐延梅.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问题及优化策略探析[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贵阳会场)论文集(四).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149-151.
[2]柯海.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实践[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重庆会场)论文集.2020:200-201.
[3]康利军.依托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重庆会场)论文集.2020:783-7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