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朝贵
广东省茂名市博雅中学 广东省 茂名市 525000
摘要:伴随我国素质教育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早已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在小学教育体系中,美术是基本学科,可有效提高学生美术学科素养及审美能力。于小学生而言,审美能力是学生必备的修养与能力,对其日后发展具有积极价值。为此,本文就围绕小学美术教学,积极探索小学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方法,以供相关教育者参考。
关键词:美术教学;审美能力;培养
小学时期是学生美术学习的启蒙时期,对学生一生成长都有有一定影响。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需围绕美术课程教育功能,全方位促进学生挖掘美、深入体验美以及创造美,力争提高学生美术综合品质。不可否认,在当代美术教育者,由于倍受传统思想影响,致使众多小学么诶书课程都得不到重视,美术教育日益处于边缘化地位,严重影响美术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所以,以小学美术教学为切入点,积极分析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的正确途径,俨然是刻不容缓。
一、小学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意义
1.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举措
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求中小学学校培养学生综合发展的能力。在培养学生之际,“应试化”教学模式早已不适用,只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才能切实落实培养新时代人才的目标。纵观人才素养组成体系,“美”是重要的内容,应被高度重视。小学美术课程是学生美育教育的关键,不仅可以提升学生艺术修养,还能助力学生养成寻觅美好事物的眼睛,促使学生形成高尚品质,从而为其全面发展夯实基础[1]。
2.激发学生美术兴趣的途径
生活中处处都是美,这就需要我们能时刻保持一双善于感受美的心灵与眼睛。小学生天生活泼,美术课程恰恰就是培养学生性格与修养的重要课程。在小学美术学习中,如果学生懂得挖掘美、感悟美、创造美,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诱发学生美术学习潜力,最终收获良好的美术教育成效。基于此,美术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促使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之际提高对美的品悟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美术创造能力。
3.促进美术教学改革的渠道
当代美术教师需重视美术课程,强化课程实践的构建,促使学生综合素养得到提升。同时,教师要注重转变个人美术教育理念,促使广大学生越来越重视美术教育。此外,教师应进一步展示美术课程教育功效,打破“应试教育”模式下的美术教学窘境,从而促使小学美术教学改革目标落实到底。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对策
1.强化教学方式,改善学习氛围
长时间受应试教育影响,小学美术教育尚未被规划到升学考试的范畴,语数外等主科饱受重视,美术教学的重要性却未曾被真正凸显。由于小学美术没有得到充足的重视,导致部分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依旧采取传统的教学手段,严重忽略学生身心健康及审美能力的提高。在这种态势下,导致学生在学习美术内容时,一度处于被动状态,致使美术教学意义被淹没。在新课程改革之际,教师应坚持与时俱进的新教学理念,重视美术教学。立足学生年龄特点、认知需求,采用多样性教学模式,充分凸显美术教育优势,促使学生全面成长[2]。例如,在教学《环保小发明》时,教师便可打破固有的教学形式,带领学生投身于实践活动中,通过应用“废旧物品”完成小艺术品,以此开阔学生创作思路,培养学生集体协作能力。如,可以带领学生将废置的饮料瓶制成“喷壶”,用来为花草浇灌。
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废旧物艺术展”,邀请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废弃物品制作独特的工艺品,并说明它的“美”,以此培养学生“变废为宝”的双眼与双手,令其进一步感受其中的乐趣,最终形成独到的审美意识与爱护环境的意识。
2.展开小组合作,促进美学交流
立足新课程改革,小组教学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一种关键形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之际,教师应积极转变课堂教学形式,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邀请小组成员在共同创作中互相对比,相互提高审美水准 [3]。例如,在教学《绘画作品中的劳动者》时,目的在于促使学生感受劳动的乐趣与光荣,并应用已学的美术知识、术语等体会美术作品,以此透彻掌握劳动者动态、表情等。为此,教师就要指引学生合作讨论,分别从画面构图、画面色彩、画面内容等方面感受列宾笔下的纤夫动态、表情及衣着特征等,以此品味纤夫之苦难与毅力,最终体验“劳动的美”。
3.深入现实生活,发现生活之美
生活中永远源源不断的美,所有美术作品都源于现实生活,是对现实生活中美的提炼、升华。在当代小学美术教育中,不管是教师,亦或者学生,始终都将欣赏美的视线锁定于课堂,从而忽略了生活中的美好。为此,在展开小学美术教学任务之际,教师应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鼓励学生走入现实生活,以便在生活中捕捉灵感。例如,在教学《门画》时,教师就应为学生阐释门画“传说”,并进一步说明门画在春节中的作用,重点加深对门画含义、作用及表现手法的了解。与此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观察自己家中的门画,从而感受门画文化。此外,教师要指引学生选择一幅自己挚爱的门画,针对其形式、人物特点及色彩搭配等进行观察与创作,最终发现传统版门画、潮流版门画及民俗版门画的差异,品味不同的艺术效果,最终形成独具一格的审美意识与能力。
4.推进美术实践,提升创作能力
能否有效创造美,是检测学生是否具备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具体的美术教学实践中,教师在加大力度讲解美术在美术理论之际,还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学生审美标准。在传统美术教学之际,教师习惯以教材图片为依据指示学生临摹,又或者邀请学生仿画自己的作品[4]。这种教学方法,很难真正激发学生想象力、创造力,严重制约学生审美情感的发展。基于此,教师应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学习空间,鼓励学生独立实践、独立创作美术作品,通过灵活调整创作主题,鼓励学生走近生活,并观察生活中的“美”,以此为美术创作丰富灵感,以此培育学生审美水准。
5.营造美术情境,促进美术鉴赏
在小学美术教学时,审美能力的培养尤为关键,主要在于增强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品悟,诱发学生创造美的潜力。然而,培育学生审美能力,需要教师在美术教学之际,积极营造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氛围,助力学生形成优良的审美见解,从而善于通过多种视角观察生活事物。为此,在教学推进美术教学活动时,要结合教学内容,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配合音乐、图片等,将学生带入到艺术氛围浓郁的美术课堂中,从而调动学生审美体验,强化学生审美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要注重点拨学生、雕琢学生,以便促使学生在美术学习方面成就“大器”。所以,若想切实提高小学生审美能力,教师就要优化美术鉴赏课形式、流程等,通过展示优秀的美术作品,指引学生挖掘美术作品的奥妙与魅力,促使学生形成审美概念。另外,在创造美术时,教师要充分包容学生个性,允许学生发散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创造力,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为日后美术创作蓄积能量。
结束语:总而言之,美术学生注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与情操,促使学生善于欣赏美、表现美以及创造美。在小学美术教学之际,教师应积极突破“灌输式”教学方法,将培养审美能力视为美术教学的核心目标,在美术教学内容中融入美,逐步渗透美,助力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观念,从而不断提高鉴赏美术作品的能力,促使其在美术学习方面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夏静.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途径探究[J].考试周刊,2020(A1):159-160.
[2]王瑞萍.小学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实践路径[J].黑河教育,2020(12):66-67.
[3]徐宏琴.论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2):36.
[4]王小凤.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考试周刊,2020(89):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