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核心素养下的责任教育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中)1期   作者:陈星
[导读] 本文强调了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责任教育的重要意义
 
        陈星
        枣庄市第十五中学,277100


        摘要:本文强调了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责任教育的重要意义,结合实际教育教学经验,提出了推动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转化、组织多样性实践教育活动、积极更新调整课堂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出家校合作的优势这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核心素养下的责任教育展开路径。
        关键词:初中教育;道德与法治课;责任教育

引言:培养公民社会责任感是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具有极强的推动性意义。基于这样的情况,必须要积极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责任教育的相关内容,并对责任教育的策略方法实施持续性优化。
一、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责任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传统以“政治责任”为主的片面性社会责任教育得以改变,此时,“公民责任教育”已然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进行重点关注。从这一角度来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融入责任教育是必然选择,能够满足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要求。依托责任教育的展开,可以达到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效果,引领初中生健康发展,自尊自爱、自我提升,成长为既尊重他人权利又尊重自身权利的人。同时,责任教育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落实也推动了初中生素质教育的改革发展,强化了对初中生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核心素养的培养,推动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升级。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核心素养下的责任教育展开路径探究
(一)推动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转化
        在《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所包含的内容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增加了学生的理解与学习难度。基于这样的情况,相关教师需要推动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对教材内容进行生活化的解读,并融入一些更加贴近初中生实际生活的案例或是真实案例,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例如,在进行“集体”这一概念的解读过程中,如果直接向学生阐述“集体”的含义,则学生的理解效果难以达到理想水平。此时,可以设置一个判断活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与理解判断教师所述的哪些属于集体的范畴内,并自行归纳总结“集体”的概念定义,由此加深学生对相应抽象概念的理解与认识。在后续有关集体生活的相关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抗疫医护人员”作为教学切入点,让学生判断抗疫医护人员队伍是否属于集体,并向学生展示其真实事迹,让学生体会到责任的重量,由此丰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推动责任教育的升级。
(二)组织多样性实践教育活动
        充分发挥出班会的作用,延长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责任教育的展开时间,强化初中生的责任意识。例如,可以展开“让责任与担当同行”主题班会,以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为主线,从“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导入,通过“责任”、“担当”、“事件”、“议一议”、“说一说”、“想一想”多个环节层层递进,引导同学们学会责任与担当,最终升华为大国担当。班会最后在集体宣誓中圆满结束,进一步提升责任教育效果。整节班会安排合理得当,富有创意,一环紧扣一环,主题鲜明,形式活泼,教育效果明显。可视、可听、可演的情景感染着班级内的所有学生,同学们在丰富知识的同时,能力得到提高,情感得到升华。
        同时,应当联合校内所有的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校内发起责任教育主题活动。例如,在学校内展开“践行责任担当精神、争做有担当好学生”主题教育活动,要求全体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勇于担当责任。

利用升旗仪式的机会,组织全校学生宣读“践行责任担当精神、争做有担当好学生”的誓言:“我立志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在家孝敬父母、在校遵守纪律、在社会上奉公守法,做一个知责任勇担当的中学生!”,并引导学生有序的在横幅上签名。在此过程中,也可以安排学生作为值周生、风纪委员等等在校园内、班级内展开管理活动,依托赋予其责任的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切身感受到责任,并规范自己的行为,由此提升责任教育的效率效果。本次活动,不仅有益于学生们养成知责任、勇担当的好习惯,更有利于培育正确的价值观。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做时代新人首先要扣好人生的“扣子”,也要当好责任与担当的倡导者、传播者,带动、影响身边的人。
        另外,要积极引导学生进入社会,在多样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观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与文化博物馆或是进入社区、养老院,让学生参与志愿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积极更新调整课堂教学方法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多途径鼓励、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认识到责任的重要性与价值。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课堂起始阶段的前5-8分钟,让学生以“责任”为主题进行演讲或是知识分享,介绍介绍了“责任”二字的字词起源,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责任,责任代表什么。
        同时,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了解责任。例如,可以提出“同学聚会,每次都准时赴约”、“诚信考试,不作弊”、“发现同学有违法乱纪行为,主动检举”、“绿色出行,保护环境”、“勇于承担自己的过错”等情境,让学生认识法律义务与道德义务的关系与区别。同时可以带领学生“追溯时光”,回到了100年前,向学生展示100年前那些有责任感、敢于担当的著名人物的例子,树立起学习榜样,引导学生负起责任,做一个负责任的中学生,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及责任教育的效率效果。
(四)充分发挥出家校合作的优势
        家校共育是保证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法宝”,也是推动初中生更好发展的必然手段。因此,出于对提升初中责任教育效率效果的考量,结合家校合作共同推进责任教育具有极高的现实价值。实践中,应当充分把握家长会、学校开放日等一系列家校互动活动的机遇,深化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深度。
        例如,在期中考试过后,为了使家长更好地了解学生、了解学校、了解教育,更大程度凝聚家校教育合力,可以召开“家校合作 面向未来”主题家长会。在该家长会中,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向家长传递的内容重点也存在差异性,此时,、七年级侧重展示学生学习生活环境取得的成果,八年级注重优化学生学习习惯的目标达成,九年级强化升学关键阶段相关指导工作。在家长会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积极联合班主任教师,向学生家长讲述学生在初中发展阶段常遇到的问题及其正确的应对方法,让家长重视责任教育,在行为上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实践。
        另外,可以充分发挥出家长资源的优势,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引导家长进入道德与法治课堂,向班级内学生分享不同岗位所负担的责任,或是进入单位内参观,丰富责任教育及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内容,推动责任教育的升级。
总结:综上所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融入责任教育是必然选择,能够满足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要求。通过推动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转化、组织多样性实践教育活动、积极更新调整课堂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出家校合作的优势,推动了初中生素质教育的改革发展,强化了对初中生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了道德与法治教学及责任教育的升级。
参考文献:
[1]于秀波.基于服务社会思维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模式探究[J].新课程(中学),2019(10):11.
[2]师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责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家长,2019(02):152+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