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承转合,与学生一起走近古诗文 ——《示儿》《题临安邸》组诗教学浅谈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中)1期   作者:吴玉珠
[导读] 古诗词言简意丰、韵雅音美,在中华文化史上散发着独特魅力。

        吴玉珠
        中山市小榄镇永康小学 广东省 中山市 528400

        古诗词言简意丰、韵雅音美,在中华文化史上散发着独特魅力。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中《示儿》《题临安邸》均为南宋爱国诗歌,内容相关,情感相近。笔者根据两首古诗时代背景的先后顺序开展教学,运用“起-承-转-合”四步教学法,与学生一起走近爱国古诗,感受澎湃的爱国激情,汲取古代文学的精华。
—、起——疏言
        疏言,即疏通诗句,初知诗意。囿于古诗词表达的特殊性,学生学习古诗词难免遇到语言障碍,疏言就更显必要。??
        1.诵读。诵读是疏通语言障碍最便捷最有效的方法。姚姬传说:“大抵学古文者必须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 由此可见,古诗教学无需赘言,琅琅诵读应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主基调。从纠正字音到把握节奏,从轻重缓急到抑扬顿挫,教师给予朗读技巧的必要指导,引导学生“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感受古诗独特的语言魅力,品味诗中蕴藏的情思与神韵。
        2.释词。古文词义疏通和理解的三个层次:意思、意象、意蕴。对于小学生而言,古诗运用的省略、倒置等手法过于晦涩难懂,教学时不必字字斟酌、句句计较,否则,只会让老师筋疲力尽,学生兴趣荡然无存。哪些词应当成为字词教学的重点呢?教科书有浅易注释可一带而过,而有助于理解中心的字词则应适当突出,唤醒学生潜在的语言积累,进行有效疏通。如《题临安邸》中“题”文中没有注释,老师需要将此词适当突出,出示“题”字在字典里的三种意思①题目②写上③姓,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选择。随之抛出问题:“在何处题诗——为什么题诗——抒发了什么情感?”如此突出、比较、揣摩,帮助学生疏通古诗语言,初知古诗大意,使教学流程更加紧密顺畅。
二、承——显象
        古诗词虽文短却意丰,表情达意别具一格——以言塑象,立象尽意。教师可借助生动的语言描述及直观的绘画、音乐、影视作品等媒体帮助学生将诗句转化为具体的画面,显现古诗词教学本色。
        执教《题临安邸》时,师(出示课文插图):此时的“游人”,看到是什么?(连绵起伏的群山、水平如镜的西湖,湖中小船悠悠,岸上楼阁幢幢,一派歌舞升平。)师(介绍诗歌背景,追问):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统治者仓皇逃窜,在江南杭州即位,史称南宋。北宋的遗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南宋的达官权贵们却偏安一隅,只顾寻欢作乐,不思国愁家恨。同学们,此处的“游人”是普普通通的游客吗?他们到底是谁?师(适当拓展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他们应该看到: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他们应该看到: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他们还应该看到: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师(出示战乱视频及诗中配图):透过这纷飞的战火,你看到了怎样的场景?(北宋遗民们在颠沛流离、水深火热中生活。)师(对比小结):同学们,你们看到的一切,那些达官贵人们看见了吗?他们不愿看到,他们不想看到!假如你就是诗人林升,看见这种黑暗现实,你的心情如何?请将这样的感情通过诵读表达出来!(生激情诵读)
        此处教者将“山外青山、西湖歌舞”与“战火纷飞、哀鸿遍野”两个画面进行强烈对比,引导学生透过抽象的文字符号产生丰富的联想,把字词转换为鲜活的场景,变平面为立体,变静止为灵动;还原古诗意象,窥察诗人情思。


        
三、转——悟意
        悟意,就是感受领悟诗词意蕴。美国诗人庞德指出:“意象任何情况下都不只是一个思想,它是一团或一堆相互交融的思想。”因为生活背景、知识水平、文化素养诸方面的不同,学生对诗情诗蕴感悟深浅不一,见解不一而足。因此,“悟意”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允许多样表达,鼓励创新表达。
        如《示儿》《题临安邸》两首诗都表达诗人渴望早日收复故土的真挚情感,但意蕴略有不同。教者深挖教材,紧扣标点符号引导学生启思悟意。师:一花一鸟皆有意,一字一句总关情。同学们,请别忽略了诗中的标点符号。“西湖歌舞几时休?”这个问号蕴藏着什么情感?学生略作思考后明白:这个问号是大声的质问!是有力的抨击!它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老百姓郁结已久的义愤,它是诗人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深切担忧。师:带着这种愤慨与忧虑,我们也忍不住发出质问:西湖歌舞几时休?让人遗憾的是,直到陆游临终之日,西湖歌舞尚未休!教学随即转入《示儿》,思考:假如让你修改此诗的标点,你会修改哪一个?生多次诵读后发觉可将“家祭无忘告乃翁”中的句号改为感叹号。如此改动,学生从极易忽视的标点符号感悟到两首诗不同之处:《题临安邸》对当今权贵醉生梦死的生活发出的严厉质问与无比的愤慨。《示儿》则在一丝沉郁、一腔悲愤、一份遗憾之余,平添了一份坚定与信念!如此教学,学生通过文字及标点产生联想,触发战火中权贵苟且偷生、百姓家破人亡的意象,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在领悟诗情意蕴的基础上感受炽烈的爱国激情,情感得到理性的升华。
四、合——化言
        化言是指内化古诗词的言语,运用到自身的语言表达上。在内化语言过程中,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对古诗的丰富内涵进行挖掘、沉淀,生成独具个性的感悟与表达。
        1.品味。“言为心声”。古诗虽然言词精当却意蕴颇丰。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诵读,更应引导学生品味:品味诗人的字斟句酌,揣摩诗人的情感态度。教者应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提高感知文字的敏锐度,精心备课,深挖教材,抓住精当传神的字眼,领会诗人遣词造句的精妙。如《题临安邸》中的“醉”,不仅仅是陶醉的醉,醉酒的醉,更是醉生梦死的醉!《示儿》中“但悲”中蕴藏着的悲愤、沉郁、渴望……如此细细品味思索,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在表达时内化语言、积累言语。
        2.积累。《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中国是诗的国度,古诗文的积累更应成为重中之重。一首古诗,寥寥几十字便生动地描述种种意境,通过各种意境表达思想,抒发志向。教师应引导学生细细揣摩,触摸诗词的温度与深度,通过朗读、感悟、背诵、默写等方法感知古诗意境,形成文化自觉,积淀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3.运用。古诗文教学应立足学生感悟、体验与运用,提升学生的鉴赏品位和语言素养。教者可以积极创设语境,引导学生从浅层的诗意理解进入精妙的诗情诗境,在诗句运用中借鉴、启发,形成立体交互的思维体验。如教学《示儿》,创设情境练习:陆游挣扎着从病榻上爬起来。他望着远方的故土,挥泪写下临终遗言:         。课后,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古诗新编,让学生把诗中一个久病老人的执念通过现代文表述出来。如此一课一练,一课一得,古诗词从简约的书本走向学生多姿多彩的生活,渗透到学生的言语之中,语言积淀越来越丰富深厚,文化品位越来越文明高雅。
        古诗语言含蓄凝炼,意蕴深邃悠远。教者运用“起-承-转-合”四步教学法,引导学生疏通语言障碍,还原古诗意象,感受领悟诗词意蕴,内化古诗词的言语,提升语文素养,形成文化自信。
?
参考文献:
?        [1]王海霞.小学语文的古诗教学策略探析[J]学周刊2013
        [2]夏淑华.疏言、显像、悟意、化言 [J].教师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