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幼丽
(华南师范大学中山附属中学,广东 中山 528447)
摘 要:《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明确指出,指出要在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改进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即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引入议题式活动型课堂。活动型课堂的完成需要一个恰当的议题作为贯穿整个课堂、引领整个课堂的核心,本文将以《价格变动的影响》为例探讨正确选择议题的三个原则,即趣味性、学科性、逻辑性,来探讨怎么从细节入手,为活动型课堂选择恰当的议题。
关键字:议题 活动型课堂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明确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应该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正确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这是我们学科整个教育的努力方向,是在“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上的正确回答,也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品格和关键能力。那么要达到这一的育人价值,就要去我们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必然要发生转变,改变传统的以“灌输”为主的硬性植入教学,通过教学方式的转变来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学生身心成长的重要时期,在学生逐步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刻,能接受一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学生乐意接受而且真正有实效的课堂模式,来更好地完成我们学科的育人功能。
在这一形势下,采用议题式教学的活动型课堂,成了一个必然且必需的选择。所谓活动型课堂,是依据一定教育教学理论,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确定议题,以活动为根本特征,着眼于活动设计的内容化和课程内容的活动化,以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目标的创新课堂。韩震教授说,这是思想政治课程走出困局的关键抉择,也是修订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最具创新意义的亮点。在整个活动型课堂的实施中,议题是最首要的因素,确立了合适的议题,接下来的活动才可以顺畅有效地开展。如果议题选择不当,摆在学生面前的是“假大空”的“空中阁楼”议题,学生就会觉得没有兴趣议,没有内容议,那么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能得以实现显现出来,也没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整个课堂就会受阻,无法完成预期的教育目的。
那么如何才能选择恰当份议题呢?朱明光教授认为,“议题不仅包含课程的具体内容,而且展示价值判断的基本观点;不仅具有整合性、开放性、思辨性、引领性,而且体现教学重点,针对学习难点。”这给我们很大的启发,我们议题的选择既要脚踏实地,又要仰望星空,也就是说既不能离开教学内容,又要有一定的价值导向的拔高,具体如何操作呢?本文将以《价格变动的影响》为例,来探讨一下如何从细节着手,确定活动型课堂的合适议题。
一、议题选择的趣味性
近代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教育的真正目的并非增加儿童的知识,而是设置充满智慧刺激的环境,让儿童自行探索,主动地、自发地学习。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我们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实施中尤其是要注意这一点,由于长期的历史遗留因素,很多学生,包括部分老师,都认为思想政治课堂没有也不需要愉快的课堂氛围,只要把需要学生接受的各种理论展示出来,然后告知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就可以。这样的教育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把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和我们的教育宗旨背道而驰。正如皮亚杰所说,“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学生,而应该找出能引起学生兴趣、刺激学生的材料,然后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
作为整个课堂灵魂和线索的议题,是我们这个活动型课堂的起点。要想在课堂的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议题起着关键的作用。当代中学生特别是生活在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中学生,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有较高的要求,因此议题的选择需要紧密贴合他们的生活,能够唤起他们对问题本身的关注和兴趣。
在《价格变动的影响》这一课堂中,我们结合当下猪肉价格上涨的背景以“小鬼当家”真人秀来设置特定的情境,模拟小家长对家庭生活的调整,分为“买多少--高高在上的二师兄”、“买什么--人见人爱的喜羊羊”、“养什么--精心呵护的小佩奇”三个子议题,完成整个活动。 整个过程,由三位同学组成家庭成员,分别是爸爸妈妈女儿,另外有两位同学扮演猪八戒和喜羊羊作为整个活动的背景形象出现,通过新闻播放猪肉价格的上涨引发整个家庭一系列的措施调整,来展示价格变动的影响。对新闻价格播报毫不在意的妈妈去菜市场,结果拿回来了橡皮擦一样大小的层层包裹的一块猪肉;发现羊排和猪扒价格居然相差无几的妹妹,兴致勃勃地一口气干掉了两份孜然羊排;爸爸则经过冷静分析,决定尽管困难很大,风险很高,仍然宣布乡下的养殖场要增加生猪的存栏量。 同学们在熟悉的卡通形象和表演同学夸张的表扬中,欢声笑语不断.在欢乐中主动地区思考每个人物的行为,从而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对价格变动对我们的生活生产带来的影响的初步认识。讨论的话题即结合了当前社会的热点内容,唤起学生对国计民生的关注,又借用了他们喜爱的卡通形象,构思了诙谐但并不过分夸张的情节,使得学生愿意参与进来,真正做到有内容议,有兴趣议。
二、议题选择的学科性
当然,在议题的选择上,如果仅仅是一味地追求趣味性,认为只要让学生开开心心愿意上课就可以,而忽视整个课堂对学科应有素养的培育,那么一节课下来,留在学生脑海中的可能只是一场“瞎热闹”,同样没有达到我们应有的育人功能。因此,恰当的议题不仅是要以趣味性增加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进行思考,更要对所展示的社会问题并进行进一步的探究,采取合作共探、小组讨论等途径进行学科性深入思考,从而在灵动的课堂中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因此我们在选择议题的时候,要注意和学科的紧密结合。
首先,我们要关注学生,分析学情,认真了解学生已经具备的学科知识有哪些,学科能力达到了什么高度。陈友芳教授曾说,学科核心素养其实就是把学生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灵活运用到真实生活情境中的种品格和能力。议题式的活动型课堂,不能舍本追末,忽视课堂的教育功能,要关注学生已经具有的学科知识和技能,才能设置恰当的议题进行真实生活情境的灵活运用。比如学生在学习《价格变动的影响》这一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商品经济的初步知识,了解了价格的形成即影响价格的因素,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学素养,因此我们选择 “买什么”“买多少”“养什么”这三个子议题,涉及到的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商品交换的行为,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可以结合第一课所学的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只要拥有相同或者相近的使用价值,便可以成为消费者的选择,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妹妹的选择。同样,养殖场养什么的讨论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生产者的生产活动目的,是在第一课所学的“惊险的跳跃”,为了更好地实现商品的价值,生产者必要要选择适销对路的商品。
其次,议题的选择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在学生对社会现象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后,教师要及时地引导学生进行学科性的探讨,从而使得学生的思考有深度有思维张力,不是简单地表象认识。
例如,在“买多少”这个子议题中,通过妈妈的购物,体会到猪肉价格的上涨,然后是家庭成员各自对家庭消费的建议:
妈妈:中秋节的猪肉饺子还得吃,但会减少数量,增加其他菜品
爸爸:换车的计划得推迟实现
女儿:可以把猪扒改成羊排
学生在讨论并且认可这些现象之后,整个课堂活动不能戛然而止,教师此时要注意思维的学科拔高,引导学生在社会现象背后去概括分析,从而形成学科性的认识。正如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教师不能忽视这一过程的后半段,因此教师要把每一子议题再延伸:“为什么猪肉饺子要减少分量”“为什么猪扒和羊排可以替换”“为什么爸爸的买车计划要搁置”,从而引出“需求法则”“需求相关理论”“需求弹性理论”三个重要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上升为学科专业化,真正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
三、议题选择的逻辑性
在整个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逻辑思维是我们尤其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新课标要求学生要能够把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灵活运用到真实生活情境中,这种运用就是一种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的能力。逻辑思维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它是作为对认识者的思维及其结构以及起作用的规律的分析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只有经过逻辑思维,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才能达到对具体对象本质规律的把握,进而认识客观世界。因此我们的议题式活动型课堂尤其要关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议题的选择上,要充分体现逻辑性。
首先,选择的议题本身要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教师应在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社会阅历的基础上,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地循序渐进,逐步探究。本节课出现在经济生活的学习初期,学生自己也刚刚完成高中生身份的转换,因此议题的选择不宜过难过深。我们在议题的生成背景角度,选择了当前备受关注的猪肉价格上涨这一现象,大多数的学生都能感知到这一现象及其对自己家庭日常餐桌的影响,这就降低了学生与时政材料之间的陌生感,可以让学生更快地走进情境。在讨论过程中,讨论的对象是一日三餐的选择,虽然是经济问题,但不要借助深奥的经济学理论,只要具备简单的分析能力,即可找出不同商品需求量的不同变化趋势,因此避免了学生无话可说,课堂重新变回教师单向灌输的尴尬局面。
其次,议题的选择要在预设的讨论结果上遵循思维逻辑的规律,能够对学生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性有较好地培养作用。教师选择的总议题、子议题不能是同一思维层次,而是要做到层层递进,体现一定的结构性。
在《价格变动的影响》一课中,我们选择的 “买什么”“买多少”“养什么”这三个子议题,不是随心所欲设置的。一方面是根据学生的知识构成、社会阅历层层层深入,另一方面是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角度的全面分析。由于猪肉价格的上涨,学生讨论得到了自家餐桌的变化和乡下养殖场的变化,这是教师可以适当总结,这就是市场经济中重要的供求双方,即生产者和消费者各自对价格变动作出的不同调整。初步引导学生对市场经济理论进行初步了解,接触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学生学对社会经济中经济现象的分析不再是一团混乱,而是树立了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自觉地从供求双方的影响来阐述自己的看法,这对经济生活接下来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议题为核心的活动型课堂是我们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要努力打造的课堂类型,议题选择是否恰当是首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更多更好的方法来帮助我们选择恰当的议题,这有待于我们更多同行的共同研究探析。
参考文献:
[1]李晓东:议题式教学设计与实施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J]. 教学月刊.中学版 《政治教学》2019(Z1):25-2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S]. 北京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7:4.
[3]朱明光: “关于活动型思想政治课程的思考”.《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4)
[4]陈友芳:情境设计能力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思政治课教学》2016(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