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璇玉
(广东省平远县第二小学 广东 梅州 514600)
摘要:小学生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各种思想观念、意识形态还不太完善,心理素质尚不稳定,容易受到情绪的困扰和影响,小学班主任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触动学生的内心,驱散学生心灵的阴霾,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思想与价值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本文以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展开研究,阐述了小学班主任德育的工作思路,并对如何走进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结提出了一些对应策略。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应用策略
德育作为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重要内容,班主任应重视这项教育工作,将德育工作化为德育艺术,以心触心,以爱感心,用德育艺术引导学生的成长发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人品质,建立积极的人生理想,奠定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班主任要贯彻落实“立德树人”、“以德育人”的教育理念,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
一、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思路
1.1明确德育工作的地位
以往的班主任工作事务中经常缺乏德育教育的内容,忽略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所以,为了有效的开展德育工作,就要先明确班主任工作中德育工作的地位。新课改强调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中提到,在教育评估机制当中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核心素养观,摒弃以往的以成绩为主要评价内容和标准的评价机制,要体现评价形式的过程性与专项性,凸显评价结果的科学化与多元化;学校应把德育建设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制定德育教育的短期和长期目标,要科学合理的制定德育工作计划,并建立完善的评估机制督促德育工作的落实,营造德育艺术的校园范围;班主任作为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和负责人,要勇于承担使命,提高德育工作的认识,有机结合德育教育与班级管理工作,明确自己的工作内容,积极面对德育工作中出现的困境,提高德育教育的效率[1]。
1.2开发德育工作的形式
小学班主任要积极参加德育教育相关培训,提高班主任管理工作、德育工作的认识,加强德育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2]。小学班主任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德育素养发展的榜样,用自己的行为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强化德育的表现力与影响力;班主任要结合德育工作和管理工作贯彻德育教育的形式,创建良好的班级氛围和班级环境,引导学生在这种氛围中修身养性,升华自身的道德情操;班主任要灵活运用多样化的德育形式,提升德育工作的质量;最后,班主任要提升自身的德育艺术,德育是通过心灵感化心灵的,和教学活动中知识的传播与接收存在一定差异,所以班主任要积极学习教育心理学知识,以此巩固德育工作的成果。
二、走进学生内心的德育策略
2.1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奠定德育基础
班主任走进学生内心打开学生心结的一个基础前提就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班级凝聚力,为德育工作的开展奠定扎实的基础。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意识的融入德育教育,积极开展班级活动,提高学生的集体意识。
班主任可以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去远行,带领学生亲近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疏散内心的不快,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频率,强化生生与师生的联系,在班集体中建立亲密友好的关系;班主任也可以召开“谈一谈”的主题班会,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在学习生活或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或者烦恼,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心理状况都是相似的,一个学生反映的问题,其他学生可能也会遇到,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集思广益,然后选出最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还学生一个开心的笑脸;班主任也可以定期更换班级黑板报,在上面张贴誊写一些积极乐观的事迹,比如集体荣誉方面、团结互助方面等,无形中感染学生,让学生更加热爱同学、热爱班集体。除此之外,班主任还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身心发展情况、发展规律、发展需求等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或情绪问题并跟进,和学生进行聊天谈心,疏导开解学生的心理,让学生对班主任产生信任、尊敬的思想感情。
2.2发挥班主任的榜样作用,提高德育效率
班主任是学生在学校接触最多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非常大,小学生具有一定的向师性,经常会不自觉的模仿班主任的语言与行为举止[3]。所以,班主任有必要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做好师德建设工作,带动学生良好学习发展,充分发挥班主任的榜样作用,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接近学生的内心,提高德育教育的效率。
班主任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自己的教育语言,严禁说脏话,给学生造成不良影响,语调要平缓,态度要有耐心,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爱与温暖。当学生产生困扰的时候,班主任要抱有极高的耐心和责任心,深入学生的内心深处,用师爱感化学生,引导学生遵守课堂纪律、班级纪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此同时,班主任在课下也要做好学生的榜样,在学校遇到领导和同事要主动问好、打招呼,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激励学生,让学生养成看到老师同学主动打招呼的良好习惯。
2.3发挥班干部的带头作用,提高德育感染力
班干部不仅是班主任处理班级管理工作的得力助手,也是班主任进行德育教育的优秀素材。班干部一般是班级里性格比较外向、学习成绩比较优秀、和班级同学相处友好的一类学生,他们的日常行为会在无形中感染周围的学生,班主任可以借助这一特征,有意识的培养班干部,深化德育工作的力度和范围。在班干部选拔环节,班主任要采用多样的选拔方式,比如推崇民主选举、竞争评选、学科教师推荐、自我推荐等形式,重点考核学生的表现能力与沟通能力,从中选择各方面都较为合适的学生作为班干部。此外,班主任要根据德育教育的要求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行为准则,保障班级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在班干部维护、执行的过程中强化班干部的综合能力。
2.4开展班级活动,内化德育教育
科学合理的德育教育是多形式、多样化的,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时不要局限于口头讲授,也要运用于实践,通过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得德育教育。班主任可以积极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周,比如爱国、诚信、助人、安全、卫生等,要求学生在这一周中要严格按照活动主题进行学习活动,并开展相关游戏提高活动的趣味性,一点点的践行德育教育,在活动中内化德育教育。此外,班主任还可以组织道德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去敬老院拜访老人、去郊外参与植树活动、清理街道小广告等活动,日常也要帮助学生养成垃圾入篓、收集废旧电池的良好习惯,扩大德育教育的氛围,让学生建立良好积极的生活心态,杜绝心结的产生。
结束语:
小学阶段是学生体系化、层次化学习发展的起始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各项素质与思想品德的黄金时期,此时的学生各项观念还不太完善,班主任在进行教育引导起来较为方便,但也是因为学生的心理素质尚未成熟,容易受到消极情绪、不良状况的影响和诱导,所以小学班主任要注重小学生德育教育,深入学生内心,走进心灵打开心结,从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谭双. 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J]. 亚太教育,2016(03):7.
[2]马玉霞. 以爱施教 以情动人——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A].教育理论研究(第三辑)[C].2018:1.
[3]许琼. 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探讨[J]. 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1):206-207.